学校计算机机房如何有效科学规范管理

2009-01-14 10:16吴仁昌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上机硬盘机房

吴仁昌 许 斌

目前,学校的机房管理状况不甚乐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着重从人、制度、意识、技术等方面探讨机房管理问题,提出科学管理学校机房,减轻机房管理人员负担,使学校机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渗透到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成为不可缺少的使用工具,学校机房也日益凸显其特殊地位和重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更新,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受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开始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2007年,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测试成绩直接影响到每个高中学生的毕业和高校录取。学校机房主要承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为教学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是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的窗口,是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桥梁,也是学生实现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平台。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大量现代化设备进入校园,特别是学校机房,投入多达几十万。电脑设备属于固定资产,管理好可以使用3~5年,管理不好一年内就可能出现硬盘等硬件的损坏,维修更换费用都不少。

目前,学校的机房管理状况都不甚乐观,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对机房的管理尚处于摸索状态,不少教师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不能及时发现、排除机房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导致机房管理的效果不甚乐观。

人的问题尽管信息技术学科地位逐渐提高,但学校对机房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其管理的内容、标准了解不多,以至于出现无专人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现象。许多机房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一人管理2~4个机房,不一定能管好;就是由专人负责,也存在一定专业技术要求,不是一个普通的教师能胜任的。

制度问题机房中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不够,一般学校新机房只做一次固定资产统计,缺少过程管理,不能及时做好设备损坏、维修、报废手续。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制定和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师生操作就缺少规范,损坏也不能及时处理。

意识问题机房管理好坏还受学校领导、机房管理员、使用教师、上机学生的影响。学校重视程度不够,会导致管理教师积极性不高,日常维护跟不上,使用教师只管上课,上机学生乱改电脑设置,甚至恶意破坏软硬件。

技术问题机房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管理员只有不断学习,平时积累经验,有一定的可预见性,取长补短,才能高效管理好机房。

从广义上说,硬件设备的购置或添置、各类软件的选用、软硬件故障检修、用电的安全保障、机房网络联接及其技术、机房内外部环境等都属于机房管理内容。狭义的中学机房管理,大致包括对计算机和网络的硬件设备(特别是硬盘)的保护、维护,合理选择机房管理软件并高效使用,在机房上课的课堂管理(主要是对学生行为的管理)等方面。

机房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人的管理是机房管理的核心,它包括机房管理人员的管理和上机学生的管理。管理人员是科学管理机房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机房管理的质量。一般的中小学都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与资金。信息技术教师兼职管理维护机房可以为学校节省开支,具有维护及时、方便、可行的优势。只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资源优势,才能及时地、更好地维护电脑,确保电脑正常运行。

目前在机房管理人员相对匮乏条件下,一些学校多采取轮流值班,按机房分工负责的管理方式进行。由于轮班制,很多时候不能直接找到该机房管理人员,找其他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地排除故障,任课教师反映强烈,严重影响课堂教学。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也直接影响到机房管理的整体水平。笔者建议学校由专人对学校机房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这样在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方面会做得比较到位。但是一般信息技术教师要带整个年级或多个年级的信息课,任务比较重,如果再承担机房管理任务,确实还需要拿出很大的精力,劳动量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一部分用于教学的精力。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有电脑维护兴趣、特长的学生的协助,由信息技术教师和兴趣小组学生一起对电脑进行检修,大大减少信息技术教师的维护时间,同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学校计算机教学的需要,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工作中,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增长自己的管理学识。同时,机房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高排除计算机故障的能力,力求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计算机故障作出最准确的判断,并能够及时处理。

规范化的机房管理是机房使用的前提和保证

建立、健全机房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机房管理的关键,一方面使机房管理走向规范化,另一方面也是机房良好使用的前提和保证。机房日常管理根据实际需要,必须以较为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机房使用制度》《学生上机要求》《机房公物损坏赔偿制度》等规定和制度为依托。有了章法,机房管理就有了依据,机房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就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管理的指导思想也能落在实处,做到言必出,行必果。有了制度就必须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怠慢。

对机房管理人员的严格要求机房管理人员不仅仅是会开机关机和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懂维护、会维修、有很强的责任心。为了能更好地管理机房,学校应对机房管理人员严格要求,以保证机房管理能够责任到人。主要工作有:1)保证机房电脑正常运作;2)负责机房卫生;3)负责机房安全;4)防止计算机病毒;5)协助上课教师上好机房实践课;6)定期检修;7)负责机房的电源管理。

对学生上机提出管理要求少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因此对学生上机必须有明确的管理要求:1)进入机房必须穿戴鞋套;2)非上课学生不得进入机房上机;3)不得在机房玩游戏;4)不得在机房打闹、大声喧哗;5)不得私自带软件上机;6)按学号、机号对号入座;7)不得插拔电脑硬件;8)不得对电脑系统进行恶意破坏;9)不得携带任何食品、饮料进入机房等。

对其他非授课教师上机提出管理要求非授课教师上机是提高教师电脑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应加以鼓励和提倡。但教师上机不是无限制的,也应提出相关要求,加以管理:1)在上课期间,不得进入机房上机;2)不得在机房玩游戏;3)任何人不得在机房吸烟;4)严格遵守机房管理规则等。

对上课教师提出管理要求参与机房管理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每堂课的电脑故障登记情况是对机房管理较大的支持。很多学校已经在用网络登记管理。学校可以专门设计一份表格,针对上机电脑出现的故障进行登记,便于机房管理人员维修。课后教师要检查机房设备,有问题及时登记并向机房管理人员反映,做到早发现早修理,以保证每节课的顺利进行。

机房管理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工作,面对诸多因素,必须“严”字当头,部门领导和机房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有从严管理的指导思想。新建机房从一开始使用就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并使这种严格思想贯彻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机房使用的始终。

注重人的建设,提高师生素质

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人的建设,即注重师生素质的提高,培养主人翁精神和责任心,让学生在机房就像爱护自己的家、爱护自己的电脑一样。比如机房卫生维护,首先教师要保证自己不乱丢垃圾,以身作则,随时清理教室中的纸屑、杂物,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受到教育,这比任何训斥棒喝都有效得多。另外也可在网上展开相关讨论,向机房的不文明行为宣战,大家相互监督,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这样,教师的有意引导与学生之间的正面影响相结合,逐渐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有关规则的习惯,成为一个有涵养、有公德、有责任心,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的人。

良好的机房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机房管理是一种技术性和事务性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从事机房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会管理物,也得会管理人。物的管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网络设备的管理,以及机房相关设施如桌子、凳子、门窗等的管理等。环境管理主要是指机房卫生情况、用电安全等,以确保机房安全、高效运行。同时,机房管理人员应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和理论基础,包括从单机、网络到多媒体,从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到工具软件、专门的管理软件等方面,要能从机房管理的角度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知识及其应用技能;了解网络的各个环节,掌握网络的基本软硬件知识,对网络管理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可以进行网络规划和管理,能够分析排除一般的网络故障,并能较好地预防一般性针对网络的破坏行为。除此之外,机房管理人员还需要了解必要的机房环境技术和机房环保知识,熟悉有关机房行为管理知识,能处理一般性的突发事件。机房管理人员应当了解机房监控的原理知识,在机房开放过程中合理选择机房管理和监控程序。

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机房管理可以事半功倍

机房管理工作还涉及管理方法。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机房也是管理不好的。

加强病毒防范工作病毒大多数都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能够通过网络和磁介质传播,大量耗费系统资源。一个局域网内只要有一台电脑中了病毒,如果不及时杀毒和隔离的话,其他的电脑很快便会被感染。如何防止病毒和快速地杀毒成为每个机房管理员所迫切需要考虑的事情。常用的防毒手段有设置路由器过滤器、在网络服务器上增设过滤网、开发终端机过滤软件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速度,但也会有效地控制病毒的泛滥。另外,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及时下载软件补丁,对于电脑维护也很有帮助。

保护系统,做好备份与恢复工作学校机房的使用频率很高,学生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难免会进行一些有意或无意的误操作,从而导致计算机病毒发作、文件丢失、甚至系统瘫痪,这样既影响计算机的实践教学,又会增加管理员维护计算机的难度。对此类情况,管理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做好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工作。通常情况可采用2种措施。

1)安装硬盘保护卡。硬盘保护卡也称为硬盘还原卡,它可以让计算机硬盘数据在非物理损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恢复到最初设置的状态。即不管是病毒、误操作还是故意破坏硬盘的内容等情况,只要重新启动计算机,硬盘上的数据就可以轻松地还原。在安装硬盘保护卡前,管理人员应首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如合理规划硬盘分区、扫描病毒、整理硬盘碎片等。在硬盘保护卡的安装设置上,管理人员可以将整个硬盘上所有分区设为只读;也可以将需要保护的分区设为只读,例如将通常安装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C盘设为只读,加以保护;将还原方式设为开机自动恢复。这样,只要重新启动计算机,系统就会自动恢复,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当然,这种硬盘保护卡的功能还得由管理人员来掌握,即设定密码,只要妥善保管好密码,就不会被他人轻易地破解保护卡的保护机制,达到系统保护的目的。

2)备份整个系统。备份整个系统,即对整个系统进行克隆,当需要恢复系统时,只需要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便可以轻松解决,免去重新安装系统的麻烦。常用的工具软件是一键恢复和ghost,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以ghost为例,使用这类软件首先要优化系统,然后在DOS状态下启动ghost,进入ghost操作界面,接着通过选项Local→Partition→To Image,做好系统盘(C盘)的镜像文件(文件名为sys.gho),存放在F盘中。在需要恢复整个系统时,在ghost操作界面上,通过Local→Partition→From Image,从F盘中的镜像文件sys.gho恢复整个系统,只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恢复工作就可以完成,计算机就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更多的软、硬件技术会应用到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中,如何对已有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更好地发挥机房的教学职能是一个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

总之,对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应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制度,做好日常事务管理,加强硬件设备的管理,尤其是在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方面,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与运行效率,保证机房数据安全及设备的正常运行。机房管理是一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很繁琐的工作,只有不断总结机房管理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中心;2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上机硬盘机房
周金应
标准化护理程序对体外膜肺氧合术患者上机各阶段用时的影响
HiFi级4K硬盘播放机 亿格瑞A15
Egreat(亿格瑞)A10二代 4K硬盘播放机
上机数控“可疑”的高毛利率
N通信公司机房节能技改实践
新型有线电视机房UPS系统的配置
大功率发射机房冷却送风改造
我区电视台对硬盘播出系统的应用
谈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防雷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