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2009-01-14 10:16韩立秋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观念新课程理念

韩立秋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只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只要把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就足够了。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教育的终身化、民主化、个性化、生态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教育等理念的提出,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各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但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课程理念。无论哪一种课程理念的执行,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或完善目前的角色定位,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如发现学生有问题,教师就要主动与他交流,给学生知识上的启发和心理上的支持,并鼓励他与同学交流。教师要用爱心与学生一起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下,同学的帮助下,受到激励和鼓舞,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要摒弃权力与服从,建立平等、健康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伴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成功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置于问题之中。创设的问题要能引发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取知识和经验。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改革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愿望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帮助、引导作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安排学习程序、制订学习计划,依据学习目标,对自身的学习方法、计划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学生要按教师的指导学习,对照学习目标,寻找学习差距,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以促进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获得学习成功,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学习状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依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和处理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和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

教师不仅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知识有所了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扮演多种角色,从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学生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有时要求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而教师付出的劳动可能会更多。因此,教师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另一种落差。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这是教师在心理上要接受的事实。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分析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多渠道获得信息,找到改进要点,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要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学生是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每个学生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不足与失误;要认识到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中来;要时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焦点放在促进学生学习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总之,要适应课程的改革,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变角色。作为教师,要认清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发展自我,构建适合时代要求的新形象,成为一个真正的个性化的教师。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六家子小学)

猜你喜欢
观念新课程理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