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创新教育中应具备的素质

2009-01-14 10:16李秀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素质主体教育

李秀丽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实施创新教育,实现教育创新,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使其创新潜能得以激发、展现和生长的环境。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如果把创新教育比作培育人才的高塔,那么教师素质就是高塔的塔基,塔基坚牢,高塔也就巍然屹立。作为创新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应具备以下一些素质。

有敬业奉献的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受教育的学生形象地比作大理石,教师则是创造未来人的“特殊雕塑家”,可见,教师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有很好的思想素质。

教师思想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每个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身教为先。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将会给学生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言教者讼,身教者从”,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只有身教为先,才能立身为范。

教师所追求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要有诲人不倦、谆谆善诱、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而且要有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自觉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于律已,热爱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的“蜡烛”精神。

有渊博精深的知识

传统的观点认为,“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如今是信息时代,教师有“一桶水”是永远不够的,教师所储藏的知识应该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首先,“这条河”的“河水”是充足的。教师必须有渊博精深的知识,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本学科的窄小内容和层面。第二,教师的“这条河”要“清澈”,不得污染学生这片纯净的天地。第三,教师的“这条河”的河水是流动的。一名教师,不愿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整天就靠一套课本打天下,几本教参定乾坤;或者只是用“三座大山”——满堂灌、题海战、考不断——来压迫学生,即使教材发生新变化,教学时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教师与其说在培养人才,不如说是摧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越来越快,教师应该不断地“充电”,涉猎广泛一些,获取更多层面的知识。

学生能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深浅和眼界的开阔。“居高”才能“临下”,“深入”才能“浅出”。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左右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探求更新知识,力求广博精深,广中求长,一专多能。学高为师,才能适应新的创新教育环境。

能运用科学艺术的教育方法

教育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社会的人才。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高科技高技术层出不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社会推进一个新时代。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更应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运用思考,学会利用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教师给学生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渠道中,教师应该“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让学生得到“捕鱼的本领”。课堂上,教师清晰透辟的思路,敏锐快捷的反应,深入浅出的讲授,幽默生动的语言,会把学生带进如诗如画的境界,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驰骋。

有典雅清新的气质

教育教学中所进行的一切,即观点、信念、理想、宇宙观、兴趣爱好等,犹如焦点一般,集中反映在教师人格这个点上。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教师应当成为他的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和丰富精神世界的榜样。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的眼神、表情、动作、言谈、语调、仪表、着装、教风、教态,无不将“内功”暴露无遗。学生的眼睛在注视教师、模仿教师,没有堂堂仪表、高雅清新的气质,怎么能影响学生?有着高雅清新的气质,教师也就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境界。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想创造美的道德情操,塑造一代新人,教师除了应具备优良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外,还应具备必要的审美素质。”

教师审美素质的影响力,主要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心灵的关系上,同时也表现在教师的情趣、爱好、仪表风度上。教师良好的审美情趣有着示范性作用,影响着学生,使之成为具有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他们按照时代要求去创造美、发展美。

实施主体教育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直接以塑造和建构主体自身为对象的实践领域”。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会的行为主体。学生作为个体行为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其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的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就要求教师实实在在地开展主体教育。所谓主体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

创新教育是一个大舞台,肩负着创新教育重任的教师是舞台上的一个个演员。为了使这个舞台节目更精彩,教师必须做优秀的“演员”——以敬业奉献的精神塑造人,以渊博精深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艺术的方法引导人,以典雅清新的气质影响人,实施主体教育。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素质主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