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院校文科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探索

2009-01-14 10:16李月晶马东雄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期
关键词:文科学生素质加工

李月晶 马东雄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等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长春工业大学对文科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情况和教学效果。

面向21世纪世界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更多能够适应上述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前窄而深的专业教育很难适应这种变化。为此,理工科学生要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而文科学生则要加强理工素质的培养。文科大学生参加工程实践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课堂。利用工程实践教学是文科与理工科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长春工业大学为文科大学生开设工程认识实习这门实践课,以此实现文科与理工科交叉,让文科学生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获得一定的工程实践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理工技术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并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更容易在现代社会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认识实习与制造简单机械产品相结合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实习的兴趣,教学中安排学生实际加工钣金锤的内容。产品从钳工划线、零件加工到最后装配,整个过程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这种结合产品的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认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化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同时,学生看到自己制作的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内心会充满成就感。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有机会使用各种手工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如锯、锉、扳手等;有机会调整和操作各种常规设备进行切削加工,如车床等;有机会观看各种加工过程和各种工艺技术表演,从质量、安全、环境、群体、经济、管理等工程素质的诸方面获得感性认识。对这些常规工艺设备的观察、调整和动手操作,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工程技术的联系,增强工程素质,有效地提高工程实践能力[1]。

在个别工种安排富于创新的教学环节

工程认识实习教学对象是大一、大二年级的文科学生,在教学中留给他们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参与空间,可提高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潜能,活化创新灵感。因此,针对一些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为某些工种安排富于创新的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1)电火花线切割实习之后,让学生在课后根据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范围和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一笔画独立设计自己喜爱的图案。设计完成后,指导教师进行检查,根据出现的典型问题组织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检查合格的学生就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设计图扫描到计算机中并用Photoshop软件修改,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料,独立加工出与设计图完全相同的作品。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操作机床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工程素质。

2)激光加工实习中安排创新实践活动。在实习动员时向学生布置设计作业,要求每个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设计文字或图形。在激光加工实习中选择比较好的给学生演示加工,其余的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加工完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这种“以我为主”的训练方案,实际上就是一次成功的创新策划。只有在教学计划中给学生提供这种机会,学生的创新策划才能得以实现,才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完善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达到新的教学目标,学校完善教学内容:增加现代工程技术中数控车、数控铣和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实习,使学生对现代先进的工程技术有深入的了解,增加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现代制造工程的实践能力;增添先进制造技术中激光加工、快速成形加工、柔性制造技术、机器人、先进测量技术演示实习,拓宽学生知识面,开扩视野,诱发学习兴趣;增加机械零件质量检测演示实习,按照产品质量检测的各种过程,以真实机械零件检测项目为载体,对零件加工精度进行测量、检验,加深加工精度对机械产品性能影响的认知,同时深化对机械制造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加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认知和应用实习。

改革教学方法

创立“讲—作—观—问—论—答”六步教学法“讲”是由指导教师按教学规范化文件的要求将所讲解内容、示范表演内容分层次、有重点、系统地向学生讲述,使学生通过指导教师的讲解,了解机械制造业常见的加工方法、所用的设备及各种设备的结构和使用。“作”是指在上述指导教师讲解、示范表演之后,选出重点的几个工种(如车工、钳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并按给定的简单图纸独立加工相应的零件,然后装配成产品。这个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训练学生将所学内容综合运用(如读懂简单的图纸、学会使用量具进行测量等),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是由金工教师以现场参观讲解和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将机械制造业先进的制造方法、所用的设备及相应设备的结构和使用过程向学生介绍,如数控加工、激光加工、快速成形技术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先进制造工艺方法和设备,了解先进技术发展史,同时增加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现代制造工程的实践能力。“问”是让学生在实习期间根据感受到的机械制造全过程提出有关问题,同时也可以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习之余去思考、去查阅资料。“论”是针对学生提出的有代表性、有一定难度和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解决。这两个环节主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使学生在认识实习中能够进入发现、探索情境,经常处于欲提问题的被激发状态,将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答”是指对上述提出并经过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做出正确的答案,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上述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个别工种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由于文科学生的工程认识实习只有一周时间,学生独立操作设备进行加工的时间有限。因此,对于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工种(如激光和电火花线切割)向学生实行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将自行创新设计的内容进行加工,也可以根据各工种的加工特点自己选择符合要求的创新内容进行加工。加工后的产品作为纪念品留给学生,只收取部分成本费。这种教学方法既能够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扩展实习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利用工程训练中心良好的基地条件和教师的精心安排,完全可以实现对文科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激活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学政.傅水根教育教学研究论文集[C].南京:《金工研究》编辑部,2000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猜你喜欢
文科学生素质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如何提高高中文科学生数学成绩
浅谈文科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足与策略
独立学院文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针对文科学生的通识教育实施策略研究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