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研究

2009-01-25 08:59程琳钰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统计图命题考查

程琳钰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对数学考试的内容和方式进行研究。以寻求体现素质教育的、科学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正确认识评价与考试的关系

评价是课程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及时提供反馈信息,改进教育决策的重要途径。考试则是被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之一并因其所具有的导向、反馈和促进功能,以其传统、灵活、易操作的特点,仍然是一种有效手段。

二、改革考试评价模式

1克服单纯以纸笔为主的考试形式,尝试多种形式的考评模式,使评价与学生的认识发展同步,向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发展。

2改变只看重学习的结果,不能考查学习过程的终结性考试。

3改变考试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状况。

4改变单纯的教师评价模式。建立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同学、家长等民主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总之,要突出考试与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这一功能,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实现“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目标的整合,发挥评价的导向、改进和激励的作用。

三、改革考试命题内容和方式

改革考试命题的内容和方式,应更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考查、实践与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创设生活情境,显示现实性。在数学命题中应努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教学楼的走廊长60米,从头到尾每隔6米摆1盆花,一共要摆几盆花?”这样的题目,在命题内容的设计上就注重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

2关注动手实践,倡导适度开放。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图形的观察、测量、拼摆等活动,既能培养和考查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又能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双基、智能、情感得到了统一和谐的发展。

如:①请你量一量这张数学试卷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并算出它的面积,

②请观察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A,你认为这个统计图可能用来表示什么?

B按你的想法给这个统计图起个名。

C根据这个统计图写出你所想到的一些事情。

像第②题这样的开放题,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统计知识的理解,更能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统计意识,是否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学生可能写出一些老师意想不到的东西,比如:可能是某工厂几个季度的产量,也可能是某超市几个月的营业额等等。

3注重拓展延伸,展示思维过程。各项水平测试,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也应注意渗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考查。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科学地论证自己的结论。

如:①按规律,接着画。○、○○、○○○、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王明今年9岁,他比妈妈小26岁,去年,他比妈妈小()岁。

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过程。

4命题要体现人文关怀。卷首可以有这样一些充满期待、激励的情感话语:“小朋友,你真棒!一个学期来,你认真地学习,学到了许多知识,老师相信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好,开始吧!祝你成功!,卷尾也可以有温情提示:“小朋友,祝贺你,终于将考题做完了!不过,有没有错的、漏的?可要仔细检查哟!”让学生感觉到考场的温馨,考试不是件可怕的苦差事,而是一次愉快的旅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考试命题上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试卷命题时可适当增设一些有弹性的附加题。如:

光明小学学生去春游,每辆车最多能坐70人。

总之,考试的题目、题型要有创新,图文并茂,布局合理,向数学课程标准靠拢,面向全体学生,体现课改理念,在重视学生双基、关注学生差异的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既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统计图命题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