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2009-02-13 05:31张永红
甘肃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创造力体育教学兴趣

张永红

〔关键词〕 体育教学;学生;创造力;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1(A)—0031—01

一、体育教学与学生创造力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一个人如果适应不了新的形势,不能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综合问题,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发展。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锻炼出来的,它深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创造力、体魄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人的创造力与认知风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其中倾向于分析性和逻辑性的被称为“左脑功能”性认知。体育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在一定的时空内学习体育知识和技术运用。完成这些技术动作需要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以及丰富的联想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这就为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二、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事物的带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特征,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学生体育兴趣的广度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低年级学生的体育兴趣广泛而多变,并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在教法上应具备灵活性、多样性、创新性、趣味性的特点。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满足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要求,只有丰富多变,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是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体育兴趣开始分化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争强好胜和喜欢表现自己。这就决定了此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可采用比一比、测一测的方法,既能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又能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和学习兴趣。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兴趣基本定型,他们的体育兴趣较为稳定,而且逐渐形成了兴趣中心。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选项教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正好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此,这个阶段的体育教学应努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收集自己所选运动项目的信息,扩大知识广度。只有运动技巧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的体育兴趣才可能保持下来,才能养成参加体育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分层教学过程中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1. 发现法:发现法用于体育教学,其突出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经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迅速掌握所学技术动作和有关知识、方法和原理。例如:跳远教学中可采用发现式教学:(1)设问:在你用同样的速度起跳时,采用蹲距式和挺身式哪一种姿势跳得更远?为什么?(2)观察与思考:组织采用蹲距式和挺身式两种不同姿势的同学跳一次,让同学们观察思考,教师给予启发,比较这两种姿势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总结跳得好与不好的同学有什么不一样?(3)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对比:师生经过讨论后再利用挂图、录像,结合教师示范和讲解,揭示跳远时合理的助跑节奏,正确的身体姿势,以及跳远时的速度力量,身体重心和腾起速度、腾起角度和起跳高度。(4)验证:学生根据自己身体条件在不减速的前提下,按合理的技术要求进行练习,并找出适合自己的技术动作和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2. 情景练习法: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是新内容还是复习教材,通过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气氛渲染,以及技术动作的提示,很容易将学生带入想象的天地,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入独自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录像、多媒体再现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可举行综合运动会、单项运动会、教学比赛、球类比赛等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从而激励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除了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外,还有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等等。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有效的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有利于各层次的学生在智力发展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相应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创造力体育教学兴趣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