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石子一定可以变宝石

2009-03-08 01:47崔婉梅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作文教学

崔婉梅

摘要:在作文课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作文不陷入窠臼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导之得当,导之有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培养创新;指导方法

前些日子,我曾上过这样一节作文课:

简单几句引人的话语过后,我请同学们阅读这样一道材料作文题:“夜深了,一位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拾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了几颗石子。可是。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里掏石子时才发现……”要求:根据上面提供的材料,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四五百字的文章。

我要求学生读完作文材料后,思考几分钟,然后说说自己的构思和拟好的题目。

教室里一片安静,显然我的作文要求引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几分钟后,我开始提问。很多同学举手,脸上是胸有成竹的自信。我点了五位表现最为踊跃的同学,他们的构思大同小异: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拾些呢?当然,五位同学的描述绝不雷同,他们对这位商人见到石子的表情和心理作了不同的处理。

应该说,这些构思是在我的预料之中的。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平常,学生能理解到这个程度,老师都会点头赞许,并由此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得出很有深意的结论:我们的一生有多少石子没有捡起,又有多少宝石被我们扔掉了啊!

显然,大多数同学都读过这则小故事,所以,这些构思都停留在巴甫洛夫理解的基础之上,作文的内容缺乏新意,未能展开联想和想象。于是,我启发说:“第二天,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看时。那石子就一定能变成宝石吗?也许石子会变成别的什么东西啊!同学们再思考几分钟。然后再谈谈自己的题目和构思。但展开的联想一定要符合情理。

又是几分钟的安静。

这一次,我发现同学们脸上大多出现了深入思考的表情:凝眉毛、翻眼睛、噘嘴巴……这才是我要的思考状态!

提问时,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争说自己的新构想。

第一位站起来的同学说:“我的题目是《野外生存的法宝》。可是,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里掏石子时才发现,那些石子变成了昨晚自己梦寐以求的野外生存的适用小器具,有小手电、小刀子、小钳子,甚至连纱布都有,想想昨天晚上的自己,独自走在夜路上,曾经那么绝望。”

第二位站起来的同学说:“我的题目是《商人和他的“星期六”》。可是,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里掏石子时才发现,那些石子已经不见了,手上是一个小人儿,这个小人儿见风就长,居然眨眼就长到了商人肩膀的高度,他长成后马上向商人行礼:‘尊敬的主人,您好,我是您忠实的仆人,将在以后的生活中帮助你,保护你,请您给我起个名字吧!,商人听后高兴异常,他说:‘鲁宾孙的仆人叫星期五,我就叫你星期六吧!”

第三位同学说:“我的题目是《外星人的任务》。可是,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里掏石子时才发现,那些小石子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锦囊,商人怀着好奇心打开了第一个锦囊,原来,锦囊中装着一张特殊材料制成的小条。条子上居然是外星人给商人布置的任务。”

第四位同学说:“我的题目是《制服贪心魔鬼》。可是,到了第二天,商人从口袋里掏石子时才发现,那些石子居然都连在了一起,连在一起的石子忽然在商人手中旋转起来,越转越快,越转越快,几秒钟的时间就从商人的手中跳到了地上。跳到地上的连体石子发出了恐怖的笑声,他说:‘你这个贪心的商人,我让你捡石子你就捡,石子能有什么用啊?我是贪心魔鬼,上帝惩罚我把我变成了石子,我再变回来的唯一办法就是连在一起被一个人贴身温暖一夜,哈哈,哈哈!我的魔咒解除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仆人了!”

这样说着,就离下课只有一分钟的时间了,我做总结:“刚才发言的几位同学都能够认真思考、联想,构思非常巧妙、新颖,都能抓住“石子”来写,想象丰富并且符合情理。真是不错。大家下节课在作文本上写作时注意,写的时候必须抓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心理活动来写。适当穿插动作描写,再者就是处理好和石子有关的细节,以更好地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第二节课,是同学们实践演练——当堂写作的时间,平时一写作文就发愁的孩子们纷纷埋头写作,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纸和笔的摩擦声。

课后,我收上作文批阅时,不住被精彩的构思和描写打动。

相当明显,这节作文课如果我没有用“商人从口袋掏出石子看时,谁说石子就一定会变成宝石”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构思,这节课也就会平淡无奇,成为一节没有新意、没有亮点的作文课。之所以后来同学们纷纷有了自己的创意,说明老师在辅导作文时,要避开旧的窠臼,要有引导学生创新的意识,要导之得当,导之有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写作兴趣,又会促使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既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会加强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既能开拓学生的想象力,又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课才会有意义。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作文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