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2009-03-08 01:47马秀珍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尝试兴趣实践

马秀珍

摘要:本文阐述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方法途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究;二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究。

关键词:兴趣;尝试;实践;探究

一、激发兴趣。大胆尝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奥秘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人们一旦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因此,成功的教学往往是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的,拨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利用他们的好动、好奇心理,发动他们动手操作,引导他们大胆尝试,努力去探究、发现问题或规律,使他们时时浸润在成功的喜悦中,就能达到“我要学”的境界。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教师可以首先出示三块小木板钉成的小板凳。然后请大家到讲台上来坐一坐。提出问题:“这样的小板凳坐了以后感觉怎样?”学生纷纷说:“坐不稳。”教师紧接着提出:“大家能动手把这个小板凳加固吗?”学生的兴趣来了,他们纷纷向老师建言献策。我抓住时机。把装有几支芦花棒、胶布和图钉等材料的袋子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发给的材料和自己的小刀先像老师出示的那样做一张小板凳,然后进行加固。比一比看谁做出的小板凳既美观又稳固,既省材又省时。

不到5分钟,学生的小板凳都做好了,可以看得出他们情绪十分高昂,正等老师给评价呢!于是,我让学生先相互交流自己的杰作:用手压一压谁的作品更稳固,仔细看一看谁的作品既省材又美观。而后我提出:“你们加固的部分与原先的部分构成了什么图形?这种图形与原先的板凳比较具有哪种优越的特性?”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三角形比其他形状的物体更具有稳定性,

接着,我又提出:“你们还想知道三角形还有哪些特点吗?”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把长度分别是3厘米、4厘米、6厘米、7厘米和10厘米的细竹棒各一支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先拿出10厘米长的竹棒,再随便拿两支竹棒,首尾相接围成一个三角形。

动手操作完毕后,让学生分组讨论:①哪些长度的竹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为什么?②哪些长度的竹棒可以围成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特点?接着,我指名归纳其特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而且培养了学生不断去探求未知事物的欲望,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未知世界,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学习是复杂的思维过程,要使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乐学、会学,教师的导在其中起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较肤浅,动手操作的能力有限,加上学识浅、经验不足,所以在动手实践中离不开教师正确引导,特别是要使学生自主实践,教师更应精心设计,导得奇妙,学生才能学得轻巧,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达到此目标,教师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导得适时。所谓适时就是学生欲悟又未悟,智慧的火花欲闪,但在无人点击下又无法闪烁、爆发之时。此时。犹如负重爬坡,爬到精疲力快竭,离顶峰只有几步之遥,需要别人推一把时;又如面临学习的悬崖,需要震醒时:更如人到十字路口,不知何往需要给予指点迷津时。这种点拨,太早了,智慧的火花就不那么灿烂;太迟了。就会暗淡无光。

2、要导在紧要处。紧要处是在思维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环节。这个环节若被阻塞,为师者当及时予以疏通,使学生产生顿悟。

3、要导之有方。(1)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2)利用已知事物的性质、定理、公式和法则、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去发现事物新的特性和规律。(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和交流,发现问题,矫正自己得出的结论,从而解决存在的问题。

4、要导在问题的症结。有的学生经验少。或是素质偏低,或是方法不对头,对存在的问题往往无法解决。这就需要为师者发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如,把一个圆等分,学生们总是无法均等分。为师者就应该引导他们利用对称原理用对折的办法把圆均分。

总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教师不能放任自流,应该精心设计、精心指点,要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现问题或规律,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点拨就显得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尝试兴趣实践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