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课堂合作性学习

2009-03-08 01:47王伟丽
学周刊·下旬刊 2009年8期
关键词:小组活动反思合作学习

王伟丽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合作精神。新课改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性学习々笔者从“合作学习的先导”、“合作学习的基本动力”、“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如何促进合作学习”、“如何使合作学习得到升华”五个方面浅析了化学课堂合作性学习。

关键词:合作学习;目标设计;小组活动;评价;反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合作精神。要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增强其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新课改中,我们到底该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性学习?

合作性学习多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解决一些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国内外也有很多教育者着手合作性学习策略的研究。所谓的合作性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这样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笔者就在化学课堂上如何进行合作学习谈几点看法。

一、目标设计是合作性学习的先导

在这一环节,要向所有学生讲明本课时的主要学习任务,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出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恰当的合作时机,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以阅读教学为例,可以先指定一个学习小组预习后。依据“提示”、课后练习及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抓住中心,突出重点,有层次性地拟定几个学习“主题”,由组长公布。供全班同学课堂自学思考。

二、师生、生生、师师合作是合作性学习的基本动力

在备课方面,我们应该加强集体备课。每一课时的教案、学案、同步习题等教学资源均先任务分解、个人精心准备。然后集体审定,大家共享。这样的师师合作,既减轻了老师备课的压力和学生学习的负担,又保证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高效率。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不同的课型,采用的合作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概念和规律的课题,可采用“问题讨论式”的师生合作学习,同时辅以其他教学方法。一些理论性不强,但知识性较强的课,可以让学生来上。台上的同学讲得神采飞扬,台下的同学听得认真仔细,那种同龄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使课堂更有生气。

学生被放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主人翁”意识,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在教师正确而巧妙地引导下,更会把学习当做乐趣,从中获得成就感。在成就感的促使下又会产生更高的学习要求。由此。学习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三、小组活动是合作性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

新课程教材中要求学生进行“学与问”、“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等活动,这些活动均需要同学、教师、家长和其他有关人员的合作,所以,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最基本形式。

根据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一般以3-5人为宜,这3-5人在学业程度具有差异性。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一是要保证全组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二是要求各组要在全体成员在自学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小组学习,以避免有的同学“随大流”、“浑水摸鱼”;三是全组同学要有一位组织者(即小组组长,可以由教师指定,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由同组同学民主选举产生,也可以由同组组员轮流担当)。

四、小组评价可以促进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特征是“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特别要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内心世界的感悟和人格品质的升华上多下工夫。评价后根据发言质量,仍由制定目标小组组长打出发言小组分数,再由发言的小组组长打出本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个人的行为表现分数。这样,既体现出群体的智慧和力量。也体现出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将合作与自主这两个对人才的要求同时在评价中反映出来,促进组间竞争,激励学生学习。

五、反思是合作性学习的升华

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反思,从备课材料的准备、收集学生的建议,到教学的组织、参与、问题的提出,学生交流、互动、吸收的情况如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何,该如何改进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可以写教后记,对合作学习的情况的总体评价和鼓励。最后教师还可布置些有针对性的练习。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更应该反思,一节课结束后,再看看预习时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没有,是不是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等等。要总结归纳,完成对学习内容的意识建构。它包括对重点知识的反馈矫正;对知识的归纳整理,使之网络化。

让合作性学习走进化学课堂,可以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的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

2、《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

3、《化学教师培训手册》

猜你喜欢
小组活动反思合作学习
小班环境下的英语课堂小组活动课例分析
职业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数学课堂上的“小组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