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课趣意盎然

2009-03-11 08:19陈亚利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陈亚利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趣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16—03

历史课首先要有趣意,使学生感到有意思。这样才有吸引力。历史教学在本质上是为了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历史课的趣意还要有思维的含量,应该让学生体会精神上的享受。如何才能让教学过程浸润着兴趣、情趣、理趣和无尽的妙趣?笔者以必修Ⅱ“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为题,进行了一次专题教学研讨课,现结合该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出于总体与务实的设计

《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一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商业经济讲的是概况与现象,相对比较枯燥,如何使高一学生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产生学习兴趣?笔者的思路是,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的经验相贴近的学习内容,突出主干知识,教学中进行恰当的联系和比较,提出学生能够思考的问题,使他们容易理解,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不过说到学生已有的经验,还要考虑到另一点,即高一学生不缺乏现代商业知识,他们往往会用现在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古代商业经济的内容,但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古代商业的认知可能会产生偏差。比如,古代的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现代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古代城镇的发展与现代的城市化;古代商业的经营理念与现代商业的经营理念,等等。因此,本节课不仅应该定位于“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现与特点”,还应注意理解的准确性。

本节课可资利用的材料很多,也很直观。比如,各朝代钱币,当时文人对商业繁荣的描述,《清明上河图》等绘画作品,利用这些资料使学生进入历史情景,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应当是教学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应在这一过程中引导他们捕捉和认识历史信息,利用文献资料说明问题,从而渗透“史由证来”的意识,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人民版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有关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出“认识商人在中国经济进步中的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笔者认为,商人的诚信古今皆同,可以联系。而古代中国商业经济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差别太大,不宜生拉硬扯。商人在经济进步中的作用,也没有太深的理论问题,因此,这节课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不是主要的。

三维目标在每一课中不见得都要并重。实际上,很多课的内容也不足以体现情感价值观问题。

二、基于材料与问题的教学

高中教学应充分展示学科特点,围绕课程内容,精选材料,以材料和史实说明历史情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史料,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先说课堂导入。如何在一开始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后面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笔者首先提问,你们是否知道借助哪些材料可以了解和探究“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这一课题。学生能够想到出土文物、古代文学作品与绘画作品、历史文献记载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肯定学生的思路并加以举例,在屏幕上分别呈现一套战国货币、两枚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唐朝时流通的阿拉伯金币与东罗马金币,请学生从中捕捉历史信息,如货币的形式、来源与质地,流通外国货币说明什么问题,等。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学习的信心。

在本课中,“市”的发展和演变是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重要现象,其中的实质是官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和放松,以及城市功能的问题。如果平铺直叙地讲“市”,不是不可以,但缺乏趣味性。我用一个小故事说明战国“市”。我问:“你们谁知道郑人买履的故事?”还真有学生知道。郑国有个人要买双鞋。在家用绳子先量好了尺寸,却忘记带到市上,回家取来量鞋尺寸的绳子,再到市场,“市罢,遂不得履”。这是《韩非子》一书的记载。我问:“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兴趣盎然。这是个笑话,当然学生都会说这个人太傻,脚就长在腿低下,何必再跑一趟?待安静下来,我说,那时的市,营业时间是有限制的,交易时间主要在上午,过午则渐散,至夕而罢,市场即空。否则,这个郑人也不会买不到鞋。学生恍然大悟。进而,我以齐国为例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繁荣。齐国把商业提到与农业并重的位置,管仲提出的“四民”,士农工商,商为其中之一。齐景公请教晏子如何巩固统治,晏子的回答是“民不迁,农不移,工商不变,士不滥(不失职)”,士农工商各守常业,就能维持统治持续。“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成为国力强弱的表现,可见商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部门。为什么商业在各国竞争中那么重要呢?我问。学生议论纷纷,有人高声叫道:能增加税收。对!我及时肯定,介绍所谓“市”就是城里商品交换的固定场所,市的四周有“市门”,设官管理,征收市场租税和商税,除此之外,商品过境还要征收关税。说完后,我又问:“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出现繁荣景象呢?”上两节课刚学完古代农业和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了更多产品,学生基本能够想到,教师只要肯定学生的思路即可。

汉代长安城中的市与唐代长安城中的市,只是分布不同,管理上基本一样。西汉时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面积仅占当时全国的三分之一,人口也不过十分之三,但全国五分之三的财富都集中在这里,是商业最繁盛的地区。唐朝前期,人口、耕地与西汉最高数字相差不多,但亩产量增加,国家统一,交通顺畅,又免征关税。汉代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在唐代更见繁盛。因此,唐代的商品流通比汉代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介绍基本情况是必要的。汉唐的商业状况都以长安城为例,有“西汉长安城示意图”和“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这两个图有共性,可以一并让学生观察。但是,仅看图还不够,我准备了班固《两都赋》中的一句话“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不得旋”,这正是指长安城市内按商品分列肆,买卖拥挤的场景。关于唐长安城东西两市的材料更丰富,在此不赘。教学的关键是将对图的观察与对文字材料的理解结合起来。

唐朝有没有夜市?这是“市”的变化的起点。我提供两份材料,请学生阅读后作出判断,并说出自己的理由。一个材料出自《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人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一个材料是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学生的思维迅速活跃起来,有学生根据《唐六典》说没有“夜市”,“夜市千灯”是文学夸张,不足为凭;有学生说,诗人描写的景象是他亲眼所见,扬州应该有夜市,唐朝应该有“夜市”。究竟哪个材料可靠?学生心中的疑惑凸显出来。我提醒说,王建生于767年,这是唐朝的什么时期?学生逐渐悟出了一点:唐后期,在一些城市确实出现了“夜市”,但政府对“市”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规定并没有取消。教

师进而补充说:“典”为政府文件,规定的是市的“应然”状态,而“诗”是诗人看到后描写出来的“实然”状态,说明实际发展已经突破了政府的限制。

我又请学生欣赏王建“汴路即事”中的两句:“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要求学生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学生对此也很有兴趣,回答出“来自天南海北、操着不同方言的人都汇聚在这里进行商业贸易”,“草市很繁荣”等等。诗中所说的“津桥”就是汴州的州桥。我的注解为后面讲宋代留下铺垫,话题仍回到“夜市”。我说,诗人王建生于767年,他的诗作应在唐后期。他的诗见证了“夜市”“草市”。出现夜市说明什么问题?打破了“市朝则慢,夕则虚”的传统。还说明什么?学生语塞。我说,你看“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是不是描述酒楼、歌舞?是不是一种高消费?有道理吧?那么,存留一个问题:城市的消费是否能促进生产?暂不必回答。我们现在了解宋代“市”的发展,请看著名的《清明上河图》。

从这幅名画中解读历史信息,很多教师都有经验,在此不再多言。唐时的汴州宋时上升为汴京,陆路驿道指向四方,水上交通大于全国。我用了《东京梦华录》中的一句话“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汴梁的繁荣表现在各种商店杂处于街巷,唐后期扬州“十里长街市井连”还只是个别现象,宋代其他城市也打破了“市”的界限。宋代是谁打破了“市”的限制?我引用了《宋会要辑稿》中宋太祖赵匡胤的话“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政府主动放宽政策,顺应了商业经济发展的现实,于是才出现《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情景。

从学习策略的角度看,有关“市”的教学设计要注意:第一,材料的选择要呈现多样性,为营造课堂情趣奠定基础。第二,所选材料应浅显易懂,稍有难度教师要及时解释,目的是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第三,材料不需太多,但要用足、用到位,使学生真正走进材料,理解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的情趣与体验结合起来。

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我认为,形式不是主要的,只有实现思维上的互动,才是有效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着眼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用“理趣”提升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责是不断用数据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例如,北宋商税的年收入达4600多万贯,占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汴京的商税年收入达40多万贯,有20多万户、几十万人口;南宋的临安每天要吃掉20多万升米,马可波罗在他的《行记》中盛赞杭州是“人在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等等。学生的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引导首先要使他们深入历史场景,这样再提出问题,才有可能使他们进入主动思考的状态。

三、见于感悟与拓展的收尾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主动学习,还必须考虑问题的价值。讲到“商业都会的崛起”,笔者以北宋东京和清朝四大名镇作为重点,最后指出:从北宋到明清,古代中国城市的规模、人口、商业经济的活跃,是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无法比拟的。巨大的城市消费需要全国各地甚至海外,输入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于是出现商业异常繁盛的局面。但是,我说:“你们都知道,伴随着现代化建设,我国当前也出现城市化进程。在历史上,18世纪发生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国家大都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这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崛起有什么不同?与西欧资本主义兴起同时代的明清时期,大量商业市镇的发展,对中国经济起到什么作用?在本学期的课程中你们还要学习工业革命的内容,这个问题留作以后思考。”根据学生的经验,我认为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仅就金华市,这些年就扩大了好几倍,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近30年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那么,比较古代城市规模的扩大,思考其中的问题,让学生感悟历史的特性与变迁之“理”,即使得不到圆满的答案,也是有意义的。

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切入点,力求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对接点,让学生获得一些“切己省察”的感悟。同时适当设置留白,让学生有回顾与升华余地,这样才能激起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把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留到课外,让学生体验“课虽已尽而意趣未了”的妙趣。

本课的收尾还涉及古代商业的活动主体,即“商人”的话题。我讲了《说林》中一个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懂行的宋国商人,在市场上看到一块含玉的石头,他在与卖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假装失手,摔坏了石头,于是按价赔偿,回到家他请人将石头中的玉雕琢成器,卖了上百倍的价钱。这个商人,你可以说他聪明,也可以说他狡猾;一般来说,成功的商人一要精明,二要懂行,还要能吃辛苦。“无商不奸”是贬义之词,没有商人市场不会繁荣,没有利益商人不会趋之若鹜。但是,古往今来,诚信是经商之本。“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秤平、斗满、尺满足”,“诚信不欺,利以义制”。这些是晋商总结出来的商谚。以“诚信”著称天下,成就了晋商数百年的辉煌。徽商也是如此。胡雪岩也是以“诚信”起家的。

说完,我转身在黑板上书写:“商人”——“商仁”。点到为止,下课。

我相信,学生的思维活动还在继续。

[责任编辑:任世江]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