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能用“人造史料”吗?

2009-03-11 08:19郭秀平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09年1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郭秀平

[关键词]历史教学,人造史料,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36—03

《历史教学》2008年第5期(上半月刊)张宏杰老师《谈“磨课”——以优质课比赛经历为例》一文,介绍了自己参加广东省东莞市初中历史优质课比赛的教学设计。张老师的参赛课题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在这节课中,张老师塑造了一个名叫阿牛的人,“根据他的人生经历,创设一个历史情景,使学生通过他的故事去体味历史的本来面貌,尽可能地让学生触摸到历史的真实”。并且设计了阿牛的日记,用日记的形式来展示当时的时代特点。张老师认为:“从总体上看,这节参赛课是按照新课程改革指引的方向走。”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度一直保持的比较好”。这种立意也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该课获得了东莞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历史教学》2008年第6期(上半月刊)方仙来老师《这样教,会使学生参与更有效》一文,介绍了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的教学设计,在这个教学设计中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十九世纪中叶一个名为William英国工厂主,方老师认为:“通过虚拟讲述工厂主William一天的生活:上班、回忆、工作、业务四个篇章……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中感受知识,在自主归纳中掌握知识,在教师点拨中升华知识,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在课堂试点中运用知识。”

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塑造相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我们可称其为“人造史料”。教师引导学生从事先设计好的“人造史料”中得出所需要的结论,教学自然如行云流水一样顺畅,课堂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因此,使用“人造史料”进行历史教学,老师省劲,学生欢迎,领导认可,甚至在新课程培训时作为课改经验被推广,如深圳唐云波老师在“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一课中,设计了一个生活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历史人物二毛,被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全国历史课示范课。但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人造史料”违背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与新课程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

首先,“人造史料”违背了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可见,尊重历史和追求真实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还原、再现历史真实,是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共同追求,“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等,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历史运动的事实和过程,这些都是历史存在,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依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具有客观实在性和真实性”。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有一个,而且历史事实已经发生,就永远不会改变,“历史事实是不以主体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成为科学的首要标准就是客观性。所以,对于历史事实,我们决不能虚构、想象、任意编造,也不能由逻辑推理得出。否则,历史就成为一种凭想象可以描绘“历史情景”的消闲艺术,成了“伪历史”“伪科学”。恩格斯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阿牛”“二毛”“William”等人及其历史活动是虚构的子虚乌有的人和事,不是既有的事实。将其引入历史课堂违背了历史的真实性原则,是一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这样的历史教学只能是“伪历史教学”,与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

其次,“人造史料”违背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过程与方法”部分指出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是:“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其中“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针对建国后我国史学界曾经出现过的“以论代史”“以论带史”“以论导史”等偏颇观点而提出的,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

虽然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使我们不能直接面对历史事实,也不可能借助实验加以再现,更不能亲身去经历这些早以湮没的历史事件,但我们却能通过史料作媒介来认识历史事实,所以史料在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史学大师傅斯年先生的“史学便是史料学”的观点也许有些偏颇,但没有史料一定不会有史学,没有史料的教学一定不是历史教学,用不真实的史料的教学更不是历史教学。

那么什么是史料呢?葛懋春在《历史科学概论》中指出:“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这类痕迹有实物,有遗址,也有用大量文字记录下来的东西,简单地说,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哄于史料的概念,史学界的主要分歧在于有的学者认为只有第一手的资料(原始材料)才是史料,即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的当时所产生的、可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资料才是史料。有的学者认为第二手的资料,即后人对第一手的资料所作的诠释或解释也是史料。虚拟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既不是第一手资料也不是第二手资料,绝对不能算作史料,不能作为我们学习历史和研究历史的证据使用。

胡适先生说:“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即结论不仅要严格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而且作为证据的史实必须是真实可靠的。历史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证据意识,学习历史必须知道什么是证据,什么是第一手史料,什么是第二手史料,哪些史料能够作为证据使用,哪些不能。“人造史料”既然不是史料,又怎么能作为证据用之于教学呢?梁启超就此认为“治玄学者与治神学者或无须资料,因其所致力者在瞑想、在直觉、在信仰,不必以客观公认之事实为重也。治科学者,无论其为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罔不恃客观所能得之资料以为其研究对象。而其资料愈简单、愈固定者,则其科学之成立也愈易,愈反是则愈难。”“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人造史料”是典型的“有几分话造几分材料”,“史”从论出,根据结论的需要任意编造“史实”,违背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

第三,不利于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知识与能力部分指出历史教学要“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是一门解释性学科,在史料中寻求历史事实、进行历史思维的培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途径。历史的无穷魅

力在于其包含着丰富的史料与内涵,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提供大量相互矛盾的史实,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情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探索,感受人文科学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争议性,经过归纳、演绎、推理、分析、解释,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主要功能不是在于能传授给学生什么具体技术,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于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近年来,国内外历史教学界对此有一些探索,都强调史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上海师大李稚勇教授在研究了世界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走向后得出如下结论:“我们可以说史料教学已经成为21世纪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

历史思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思维方式,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必须在众多矛盾的史料中努力寻求合理的历史解释,得出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史料应当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使其与学生的现有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认知冲突。但真实的史料往往因庞杂、繁复,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教学需要,会影响课堂的“效率”,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于是有的教师就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己编造“人造史料”,使其完全符合我们的需要。从表面上看课堂的“效率”提高了,教学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但“人造史料”是我们事先根据结论编出来的,学生虽然能顺利地得出结论,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没有困惑、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起伏,不能开拓思维。在长期的“顺畅”“高效”之后,学生必然会思维疲沓、意志消退,丧失历史思维能力。

第四,“人造史料”的运用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方法,更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方法论。它强调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求真、求实,讲究证据意识,摒弃信口开河。陶行知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是此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要体现的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只有在真实、生动的史料基础上,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才能使学生自觉走进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氛围之中,真正地触摸历史,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从而实现人类优秀精神与品质的传承,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丰富的历史情感,并怀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快乐地参与、体验、感悟,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在历史课堂上,历史教师的教学活动,如讲述、阐释、解答、板书等,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作依据,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信口开河,戏说历史,编造事实。要通过在历史学习中“用事实说话”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将求真、求实的意识内化,形成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和健全的人格。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内外的有关诚信的史实,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更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意编造历史事实,把客观的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但会使学生认为虚构和想象就是历史,而且会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产生负面效应,不利于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所以,“人造史料”能否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不仅是一个学风问题,也事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确实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探索和研究不能脱离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漫无目的的随意发挥,更不能违背唯物史观。否则,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入误区,成为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教学。

[实习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课程标准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教育部出台《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