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意义 培养数感

2009-04-08 10:05李彦璇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09年9期
关键词:数感细节能力

李彦璇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0各数的认识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认识10”的编排与前面认数教学基本相同。如,先出示一幅主题图,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和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法。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容易陷入与前面认数教学相同的简单化、程序化的模式。那么,如何在10的认识教学中有所突破,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口。

一、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策划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师在教学10的认识时,制定的教学目标一般是:“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学会10的数数、认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教学目标虽然包含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但弱化了知识间的联系,忽视了前面学生认数的基础和经验;偏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缺乏科学性。鉴于此,我们在充分研究学情和教材特点的情况下,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认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正确数出数量是10的物体,会认读数10;知道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并掌握10的组成。

2.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初步渗透数位概念,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的写法。

3.培养有序观察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

这样的教学目标注重了10以内认数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学习计数单位“十”作孕伏,明确了继续培养有序观察和语言表达这一能力目标,同时融入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科学性、全面性。同时,反映了整堂课在教法、学法上的指导思想,较好地体现了教师对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理解和把握。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

人教版一年级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能力发展的较大空间,“认识10”就是其中典型的一课。因此,教学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和创新空间。

活动一:认数后,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用这些小棒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之后,学生互相介绍自己摆的是什么,彼此欣赏,在开放的活动中感知10,印象会更深刻。

活动二: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数10以内的数,既要能熟练地从0顺着数到10,又要能从10倒数到0;既会两个两个地数,又会五个五个地数。这样数数,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三:比较10与9的大小时,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当学生填完10>9后,教师不应停留于此,可以问:“10还比哪些数大?哪些数还比10小?”引起学生的思考,于是学生根据经验知道框中还可以填0~8的数,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加深了对数的顺序的理解。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新知,还与前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活动四:教学10的组成时,老师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简单的问话燃起学生的创造欲。学生可利用学具自由表现他们的发现,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当学生利用学具拆分得出很多的方法后,教师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请你想办法把各种分法排排队,让老师和同学们一听都能记住。这时,学生就能从小到大或“一对一对”地进行汇报,激发了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10的组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数的直觉不断增强,强化了数感,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关注教学细节的处理,体现教师的智慧与灵感

教学中细节的处理有时候会成为教学的闪光点,成为学生思维的开启点,成为教学难点的破解点,学习习惯的矫正点,培养素质的落脚点。本课教学中处理好以下细节能让教学更加合理,更加精确,更富有智慧。

细节一:出示生活中“10个为一体”的东西,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把10个“东西”包装在一起?学生自然就能感受到10个一包或10个一捆的“东西”数起来方便。然后再通过“我们也来捆1个十”,让学生动手实践捆小棒,认识到“10个一是1个十”。最后再安排拨计数器,使学生已感受到的“10个一是1个十”的思想再次得到运用。

细节二:认识10主题图中蕴含的丰富内容。学生找出10的组成后,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找一找主题图中还隐藏着哪些关于10的组成的内容,并指导学生用三句话来表述,在对10的组成进行巩固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更为今后教学“解决问题”作了准备。

细节三:教学10的写法时,应先让学生观察10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通过形象生动的“1”和“0”坐位子的游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位,为什么写10要占两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10的写法,同时初步渗透了数位的概念,再次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细节四:对一年级孩子来说,寓教学于游戏中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比比谁数得对,看看谁摆得巧,听听谁说得好,说10的组成对口令,同桌互伸手指凑成10等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

认数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数,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数感。只有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和活动基础上,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主动发展。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明通小学

◇责任编辑:李瑞龙◇

猜你喜欢
数感细节能力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巧估算 妙解题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