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企业及其评估的逻辑视角

2009-04-13 02:38刘东旭
税务与经济 2009年2期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

田 波 刘东旭 孙 哲

[摘要]创新型企业是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是已经具有且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以持续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型企业评估可以从“创新型企业创新综合素质评估”、“创新绩效评估”、“素质一绩效协调性评估”三个逻辑视角,来反映企业创新程度。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评估逻辑视角;企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09)02—0057—05

一、创新型企业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创新型企业,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型企业的内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但迄今仍未有一个得到公认的权威定义。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型组织就是把创新精神制度化而创造出一种创新习惯。这些创新型组织作为一个组织来创新,即把一大群人组织起来从事持续而有生产性的创新,他们组织起来使“变革”成为“规范”。曼彻斯特商学院关于创新型企业的概念,根据其实际的含义,将之定义为:所谓创新型企业,是指那些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能够以不断的技术、管理、营销、执行等一系列创新行为,成功应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获得持续性生存和发展的企业。陈春明、金大伟等认为,创新型企业是指以不断创新的观念和组织文化为指导,以良好的组织创新活动为支撑,以自主研发或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手段,以创新成果的转化利用为创新目标,以不断创新作为激发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新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以上专家学者们对“创新型企业”的定义内涵有不同理解,给我们的研究以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创新型企业,就是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其基本内涵是:(1)以产品创新为中心;(2)创新是持续的、动态的、相对的;(3)先行开发,具有技术储备,即根据市场状况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4)创新型企业具有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

二、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

根据以上对创新型企业概念及内涵的界定,笔者认为创新型企业的主要特征为:已经具有且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创新素质;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以持续创新为手段,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型企业具有综合创新的素质和能力

企业综合创新素质是指满足企业创新的本质要求并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内部各创新要素的禀赋及其有机构成。企业综合创新素质包括企业创新人才的素质、保障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创新决策与管理的素质。企业创新能力包括理念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技术与市场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与能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型企业具有核心创新能力。

能力理论认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从熊彼特对创新定义的角度理解,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能力。企业能力的基础是企业资源,而企业的重要资源一般指人、财、物、信息等。所以,企业创新能力主要指人力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能力。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是以企业特有的知识和资源为基础,支持企业创新战略,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创新型企业已经具有且在不断提高核心创新能力。核心创新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作用体现在:核心创新能力是支持创新战略的基础;核心创新能力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核心创新能力是提升创新素质的重心。

2创新型企业具有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的能力。

创新型企业以自身的创新综合素质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机会的监测、识别、选择,发挥自身的核心创新能力,持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来实现持续创新发展。其一,创新型企业持续开发新技术。从熊彼特关于创新的五种类型可以看到,科学技术在企业创新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持续开发新技术。企业要想形成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发展,必须集中力量对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企业通过新技术开发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世界百强企业,正是由于持续地开发新技术,不断创新才走到了世界企业的前列。其二,创新型企业持续开发新产品。企业的基本社会功能就是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产品的持续开发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创新型企业需不断开发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新产品,使整个产品结构改善、产品附加值提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就是要持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国外名牌企业通常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不断变化和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而走上富强之路的。对于创新型企业,致力于开发新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真正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心里想一个”,不断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取得竞争优势,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其三,创新型企业持续开发新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型企业以市场为根本导向,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进行新市场研究、开发、组织与经营管理活动。从市场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来看,只要改变市场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就可能引起市场变化,开辟出新的市场。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是实现市场创新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企业还可以通过改变市场定位、市场组织结构、市场需求状况、市场营销渠道和客户等方式,改变现有市场状况及其特征,从而开辟相应的新市场。创新型企业创新的价值就是不断发展核心创新能力,满足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为市场客户服务。创新型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支持创造新市场。例如,海尔的透明酒柜因创造了自由式酒柜的需求,占美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55%以上,被美国销售大师科特勒称为“没有对手的产品”。市场创新的结果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新的服务,表现为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利润的增加等。

3创新型企业具有持续提高经济实力的能力。

熊彼特对利润来源提出了一个独特的看法。他认为利润既不是来自对劳动者的剥削,也非来自于资本的收益,而是来自于创新,正是创新导致了企业所得收入中超过其支付的部分,它应该归于企业家——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家利润(或称创新利润)。熊彼特还指出,创新利润中就包含有垄断利润成分或超额利润成分,而垄断利润来自创新,是发展的产物。“由于在新产品问世之初,企业家没有竞争对手,新产品的价格完全是,或者在某种范围内,按照垄断价格的原则来确定。因此,在资本主义内,利润中包含有垄断成分。”。如果企业进行了某项创新,而没有任何模仿者追随,或者模仿者难以与之竞争,那么,企业就会获得一种垄断地位和收入,比任何其他企业都具有更高的经营绩效。这样,这些主导产业创新的企业家(创业者)就将赢得垄断性的企业家利润。可见,创新利润是企业基于创新的超过正常回报的利润,通过获得创新利润,企业可以持续提高经济实力。“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是过去20年中一些成功企业所奉行的信条,

是它们崇尚创新和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研究表明,排名前列的积极创新的20%企业所获得的股东回报要比排名在后的20%的企业高出近4倍。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是一个过程,即持续创新过程应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创新型企业通过持续创新,持续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主要表现在:一是持续创新有利于企业根据需要不断创造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经济实力。二是持续创新促进了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形成、维护、积累和发展,使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增强,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三是持续创新使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持续增长。创新经济效益(利润)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是检验创新成效的唯一准则。通过持续创新应获得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能否实现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是检验企业持续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尺度。四是持续创新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巩固了企业经济实力。持续创新不仅给企业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获得了相当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而且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即使面临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也不容易垮掉。相反,一旦困难过去,它往往可以有能力重新获得发展。

(二)创新型企业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

具有完善的创新体系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保证。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体系是创新型企业为促进创新实现,将具有不同地位的创新元素藕合而成的有机系统,是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的支撑和保证。它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管理上的发现、制度上的变迁、市场中的机遇等,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以及有关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新的变革,并促使变革成果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以创新谋求发展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企业创新体系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体系包括创新思想体系、创新资源体系、创新保障体系和创新对象体系。其一。创新思想体系是企业创新体系的统领,在创新体系中主要起决策作用。它决定了创新资源体系中人财物如何运用;决定了创新保障体系中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根据创新思想体系的要求进行完善;决定了创新对象体系中创新对象的目标和内容。其二,创新资源体系是企业创新体系的基础,资源的拥有与充分发挥是企业创新的基本保障。创新资源体系是创新思想体系决策的基础,企业根据自身的环境和条件才能做出适宜的正确决策;创新资源体系是创新保障体系优化的对象,使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创新资源体系是创新对象体系中实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资源保证。其三。创新保障体系是企业创新体系的保障。创新型企业要完成持续创新活动,需要有一定的创新保障。创新保障体系是实现创新思想体系的条件,只有在一定的保障体系下,才能使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战略得以实现;创新保障体系是创新资源体系优化的手段和工具;创新保障体系是创新对象体系中市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基本支撑。其四,创新对象体系是企业创新体系的结果。创新对象体系是创新思想体系的目标;创新对象体系的实现需要创新资源体系提供资源保证;创新对象体系要求创新保障体系提供保障支撑。在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体系中,四个创新子体系,即创新思想体系、创新资源体系、创新保障体系、创新对象体系,相互作用,协调互动,使创新体系成为不断变化、自我更新的有机体,在变化的环境中演变,不断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促进企业创新。

(三)依靠持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型企业依靠持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适应市场要求。企业以创新寻求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动态发展的,企业进行创新之后,如果不进一步开拓进取,原来的创新成果就会由新变旧,这就要求创新型企业必须适应市场要求,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型企业在持续创新中实现其持续发展。二是适应企业持续发展,建立培养创新型企业家接班人的机制。创新型企业在长期的持续创新过程中,应形成一种有效的创新机制,这种机制一方面能有效地激励企业家致力于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则致力于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企业家接班人;同时,通过有效的创新体系来推动企业动态地创新发展。创新型企业在一代企业家退位时,能够保证企业获得新一代优秀企业家,继续有效地推进企业持续创新,使企业“基业长青”,实现持续创新与发展。三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中国企业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积累还不足,因此,应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通过持续创新逐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可保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四是创新型企业具有创新管理和管理创新的能力。创新管理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包括创新管理制度、组织体制等。没有相应的创新管理,不可能实现创新。为此,企业必须具有高水平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这是创新型企业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管理创新是指随生产技术的进步,管理手段应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以保障企业创新活动和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管理创新更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同时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和现代化管理手段。

三、创新型企业评估的逻辑视角

不是任何企业都称得上创新型企业,只有在产品开发、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才是创新型企业。每一个企业对自身进行评估,是否达到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对提高企业素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创新型企业评估,笔者提出“创新型企业创新综合素质评估”、“创新绩效评估”、“素质一绩效协调性评估”的逻辑视角,来反映企业是否为创新型企业以及创新程度。

(一)创新综合素质评估的逻辑视角

企业创新综合素质是指满足企业创新的本质要求并决定企业创新能力的企业内部各创新要素的禀赋及其有机构成。笔者认为,企业创新综合素质评估就是对所确定的反映企业内部各种创新要素本身数量和质量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测算,得到企业综合创新素质测评值。企业综合创新素质评估是评估创新型企业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企业内部创新综合素质的考察,判断企业自身所具备的创新要素对创新本质满足的状况及程度,为下一步创新综合素质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打下基础,也为企业能够进一步有目的地提升创新素质,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做好前期准备。创新型企业创新综合素质评估的作用可以体现在:(1)考察适用程度。通过对企业创新素质要素进行梳理和测算,可以考察其创新综合素质对创新目标等的适用程度,即企业自身的创新综合素质能否满足企业创新目标、创新过程等要求。(2)考察先进程度。通过对企业创新素质要素评估,可以考察企业相关素质要素的先进程度,即在当时同类中所处的位置。(3)考察充足程度。在适用程度和先进程度的前提下,考察其相关创新综合素质的充足程度,即在“质”和“量”两方面满足创新要求及具有潜力程度。(4)考察经济程度。通过相关创新综合素质评估,考察创新要素的获取成本及其合理性,即功能价值比。

一般认为企业素质主要包括企业人员素质、企业技术素质、企业管理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考虑相关

内容,笔者认为,企业创新综合素质评估可以通过创新理念、创新能力、创新机制三个维度反映。第一,创新理念是创新的源泉和关键。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决策等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激发每个员工的创造意识,发扬革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对于开展创新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尤为重要。第二,创新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和条件。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估企业创新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企业的重要资源一般指人、财、物、信息等,依此展开企业创新能力维度,即人力资源、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信息处理等。人力资源指标主要考察研发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数量、水平和能力;经济实力指标主要是企业资金总额、研发资金投入能力等,体现企业自身实力和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实力指标主要用科技装备数量、科技装备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反映企业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合作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信息能力指标主要由微机总数、使用计算机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微机应用水平等组成。第三,创新机制是创新的动力和保障。创新机制的评估指标有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管理水平等。

(二)创新绩效评估的逻辑视角

创新绩效是创新活动效果的主要衡量指标。笔者认为企业创新绩效是企业创新活动对绩效的贡献。创新绩效评估是一项对企业创新的效果与效率进行监督管理的方法和制度。创新活动对绩效的贡献,既能够表明企业创新活动的强度,又能反映创新活动的效果,因此许多研究组织创新的文献均以创新绩效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笔者认为创新绩效评估主要评估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创新绩效评估既是对过去创新活动的总结和评估,更重要的是服务现在和指导未来,为企业创新活动服务,更好地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因此,企业创新绩效评估将直接影响企业创新的成效和管理创新的效率,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相同的投入不一定有相同的产出,而企业的创新资源十分有限。企业要想将有限的创新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就要对自身的创新绩效做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估,找出对创新绩效影响最大的环节,有的放矢地提高创新绩效。对企业创新绩效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估,有利于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状态并进行合理的创新决策,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并正确度量创新实施效果,分析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减少创新风险,从而使企业逐步对创新系统进行改进,采取最有效的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的创新绩效评估主要指对企业绩效和社会绩效的评估。企业绩效评估主要包括对经济绩效、科技绩效、发展绩效的评估。经济绩效评估主要考察企业创新对企业产值、利润、效率等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绩效评估主要考察企业创新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发展绩效评估主要考察企业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社会绩效评估主要评估企业创新对地区的科技水平、经济实力、人文素质和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三)“素质-绩效”协调性评估的逻辑视角

企业创新发展与创新素质密切相关。又通过创新绩效反映其结果。所以,本文从企业的创新素质与创新绩效两个方面评估创新型企业,还需考察创新素质与创新绩效系统间的协调性。按照系统理论,所谓“素质一绩效”系统协调发展是指在创新型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中,素质和绩效两个系统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循环、有序运行、协同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创新素质系统与创新绩效系统之间在企业创新发展演化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称为其协调性。

通过创新“素质一绩效”协调性评估,可以深入分析影响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的创新素质与创新绩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推动企业进入创新的良性循环,使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在现实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企业创新素质似乎相当强,但却并没有取得良好的创新绩效;反之,创新素质似乎较差的企业,却取得了较好的创新绩效。如果企业创新素质较好,但创新绩效较差,说明企业应加强创新管理,优化创新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产生创新设想、创新融资、创新技术开发、创新市场分析、制定计划、试验、投资建设、组织生产、营销策划等。创新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正确地规划、有效率地去完成,提高管理效果,最后达到获得较好创新绩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创新型企业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识别模型研究
我国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财务保守战略下的创新型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法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企业开放式创新特征的归纳性分析
我国橡胶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创新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
以技术创新集群提升河北省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