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王庙随想

2009-05-31 02:32倪效宽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09年51期
关键词:刺字全传正殿

倪效宽

暑假期间到杭州游玩,我特地去岳王庙参拜,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踏进岳王庙,首先看到的是正殿上方那块金字牌匾,上书“心昭天日”四字,这四字分外显眼,昭示着岳飞那颗精忠报国的赤胆忠心。

往里走,是一座大殿,大殿内是岳飞英姿飒爽的塑像,塑像周围是展现岳飞故事的壁画,诸如“沥泉得神矛”“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等。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塑像透露着岳飞的威严,也使整个正殿显得庄严肃穆。

走出正殿,向左走,便能看到岳飞的陵墓了。整个岳飞墓呈矩形,正前方有一大一小两座坟墓,大墓即为岳飞墓,墓前石碑上刻着“宋岳鄂王墓”五个遒劲的大字,旁边小墓里埋着岳飞的儿子岳云。

墓两侧立有石兽,墓前面是秦桧、王氏、张俊、万俟卨四大奸贼的铸铁跪像。这四座跪像的后面是一座“精忠桥”,沿着此桥再向后,即是“尽忠报国”四个大字。

看到这四个字,我不禁想起了《说岳全传》中“岳母刺字”的情节。书中说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的四个字是“精忠报国”,以前也与同学争论过,到底那个更准确。我想,应该是“尽忠报国”四字更准确,更符合语法,因为“尽忠报国”是联合短语,且“尽忠”“报国”均为动宾结构,意为竭尽忠心报效国家,而“精忠报国”中“精忠”是联合短语,“报国”却是动宾结构,不符语法规则,且意思不通。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之见。

看着“尽忠报国”四个字,“怒发冲冠,凭栏处”,我不禁回想起《说岳全传》中所述岳飞跃马舞枪杀敌的情景,想起他在战场上令所有敌人胆寒,但在朝廷里却屡遭权贵暗算,不禁扼腕长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朝廷朝赐他财物,午赐他府宅,但却在黄昏赐他一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忙于出征,忙于布阵,忙于厮杀,却未曾留意天子的夸奖是带回钩的暗器;“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虽然他醉心于将战表化为捷报,却不曾注意到金銮殿上那不露声色的檐角,已勾画出风波亭的雏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然而那十二道金牌,一道接一道,连成一线,恰似风波亭内勒死岳飞的麻绳。我想起后人道出岳飞命运的那个谒子:“岁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荼毒。老柑腾挪,缠人奈何?切些把舵,留意风波!”“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话犹在耳边,然而此刻我亦想起了他在黄龙府前的犹豫,想起了……

岳王庙,使我真正感受到了那永存天地间的浩然正气,更感受到了英雄空有一腔热血却报国无门、空有志气却无明君赏识的悲哀。我的灵魂得到了一次洗礼。时值杭州高温天气,最高气温39摄氏度,地面温度58摄氏度,然而,站在岳王庙前,我却感到阵阵凉意,“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我仿佛看到“白首为功名”的岳飞“起来独自绕阶行”,哀叹“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身影……

【作者系江苏省射阳中学高一(1)班学生,指导教师:倪同刚】

猜你喜欢
刺字全传正殿
岳母刺字
“信、达、雅”的藏译实践
——关于藏译名著《水浒全传》中的人物绰号翻译
破译童年成长的心灵密码 让灿烂的阳光温暖童年的梦——《小香咕全传》
古人刺字为哪般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日本新天皇即位将“恩赦”55万犯人
《胡雪岩全传》创作手法的启迪
岳母刺字
《说岳全传》的文本传播与接受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