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应用开源社区学习模式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研究

2009-05-31 08:24原建伟薛伟贤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工学结合高职教育

原建伟 薛伟贤

摘要:对开源社区学习模式与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传统学习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将开源社区学习模式与高职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引入开源软件,可使学生接触开源社区与开源企业,从而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

关键词:开源社区;学习模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

引言

开源社区开源软件(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简称FLOSS)是相对于商业软件而言的,它不但免费而且开放源代码,任何用户都可以下载其源代码进行修改、组合并重新发布软件,同样,新发布的软件也遵循源代码开放原则。目前,开源软件发展迅猛,从Linux操作系统到Firefox浏览器,可以说开源软件几乎渗透到了计算机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其使用量也在不断攀升,不断地与商业软件争夺市场份额。很多知名IT企业也在不断地参与到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当中。IBM、Sun、微软等IT公司也都在发展自己的开源项目。这表明开源软件的使用与普及将成为一个大趋势。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问题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因此就业备受关注。由于教育体制、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高职学生在学校获得的能力与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对于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而言,这个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IT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传统行业,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更新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使知识结构落后的人被远远抛在后面,另一方面为新生力量创造了大量获得成功的机会。能不能适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新的技能,积累实践经验,把握机会,成为就业的关键。陈旧的专业教学体系和知识结构很难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实践学习环境,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就是工学结合。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企业里进行实践,一方面积累理论知识,一方面提高实践技能。这符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精神。工学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致使很多高职院校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对于规模较大的IT企业而言,接收大批量学生进行待岗实习是不现实的,而中、小企业的接收能力有限,因此,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工学结合只是形式上可以实现,实质上没有真正的效果。而开源社区有自由开放的环境和众多技术精英,在这样的一个社区里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实践方式。

研究方法笔者通过对比开源社区学习方式与传统高职教育模式的差异,拟提出一种将开源社区的学习模式引入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思路。

开源社区学习模式分析

开源社区是个特殊的群体,在地理上分布于全球各地,但却可通过一个虚拟的社区进行项目开发、技术创新及学习提高。因此,开源社区成员的行为模式与传统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具有明显的不同,在学习模式上也与传统的学习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学习材料学习材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载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材料主要是教科书、参考书以及教师已经组织好的其他资料。如果广义地定义学习材料,那么以前学生的作业、考卷等都可以作为学习材料。由于传统的学习材料是经过一定时间积累和继承而来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已经被认可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样的学习材料在学习开始前就已经被预先定义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是被限定在这样相对封闭的学习材料当中。在开源社区中,学习材料的广泛性远远超过传统教育,这些学习材料来源于社区本身、各种文献、讨论、FAQs,甚至仍然在开发和改进中的软件代码本身也可以被看作学习材料,而这些开放性的、片段性的材料是采用松耦合方式通过虚拟社区进行整合的。在开源社区中,学习者选择怎样的学习材料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判断或者社区的推荐,因此,学习者往往通过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寻找适合自己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要优于传统教育。

学习方式在传统教育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真正实现案例教学,课堂讲授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作为授课主导的教师虽然可以将自己参与的项目引入课堂,但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依然有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是有困难的。每一个开源社区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这个过程包含了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技巧。因此,在开源社区中,学习是真正基于案例教学的学习,在这里可以获得最为鲜活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体系。

评价方式在传统教育中,对教育的评估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通常由教师或者某个组织在实施教学之前就已经给定。而在开源社区中,评估过程主要是自我评估,有时候也会有对等评估。参与开源社区的人所拥有的必要知识和技巧不一定能够在项目的生命期中有效地贡献给该项目,加之新技术、不可预期的新问题或新需求可能需要参与开源社区的人重新评价其学习需求,从而可能导致其落后于项目进程。

高职计算机专业与开源系统结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可能性(1)原有课程的相关性与网络条件。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绝大多数学校都可以提供最基础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教学和相关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开源软件的开发与维护而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不同的层次是不同的。开源社区项目的进行完全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虚拟社区的形式进行项目开发与维护。因此,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是提供学生接触和深入了解以及进一步参与开源软件开发的硬件平台。从目前国内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来看,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都已具备最基本的硬件条件,学生参与开源项目所需的硬件环境不存在问题。(2)开源社区的自由性。开源社区自由开放的氛围是开源软件赖以生存的根基,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开源参与者是维持这种氛围的重要保证。开源社区以电子邮件或者BBS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彻底打破了地理位置的限制,这样的存在模式给工学结合提供了良好条件,学生不必亲自去地理学意义上的工作场所进行实践,而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社区中的其他人员交流学习,通过这种远程交流进行实践活动。(3)源软件就业市场。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在2007年的预测表明,至2011年,80%的商业软件中都将包含开源软件,与开源软件相关的就业形势具有乐观的前景。从CSDN 2008年初对Linux人才需求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随着国内使用Linux的用户越来越多,相关人才的需求随即产生,并且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从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显著高于Unix从业者,并且已不逊于Windows。调查中还发现,从事Linux领域的工作对学历要求并不苛刻,只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Linux基础,就可以在工作中成长起来。在所调查的8516个招聘岗位中,虽然本科学历是目前招聘企业主流的学历要求,所占比例达到78.9%,但是,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学历要求”一栏中填的是大专,这部分企业所占比例为18.3%,有的甚至具备中专、技校学历即可。由于高等教育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仍然以Windows平台为主,因此,熟悉开源软件的人才数量严重缺乏,很多从事开源软件工作的人多是走出校门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的。

必要性学生通过实际参与真实项目开发、维护及推广,可以得到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得到的技能和经验,这是工学结合的主要目标。通过参加开源项目,学生可以更真实地接触实际环节。与此同时,学生参与到开源项目的过程中,会改变自己以往的学习方式,通常会变得更加主动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开源社区这样一个虚拟环境中,成员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邮件列表或者BBS这样基于Internet的工具进行交流,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式是建立在搜索与交流的基础之上的。而这种搜索加相互交流的模式要求学习者有非常主动的动机才可能完成学习,因此,在这里不一定要求教师布置任务来驱动学生学习,学生在达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

高职计算机专业与开源系统结合的方式

学生参与到开源项目中,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精心设计参与计划,精心挑选参与项目。

有计划、有层次地参与开源项目应尽早介绍学生进入开源世界。学校的教育体系都是以微软的软件环境为主,学生很难接触到非微软的其他软件,接触开源软件的机会就更少了。因此,在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就应该为其准备最基本的开源软件的相关介绍。学生在学习了相关专业课程之后,已经具备了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此时可以适时地为学生介绍一些开源项目,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开源项目。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情况为学生确定一个适合的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某个开源软件的应用、推广,也可以是参与开发,但不能指望所有学生都以相同的要求进入开源社区。

合理选择开源项目开源社区自由开放的氛围是开源软件赖以生存的根基,但是,这种自由开放的氛围并不是没有条件。对于不同的开源项目,其开放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选择开源项目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是随便找一个项目就可以让学生参与进去,如果选择不当,结果就有可能使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无法真正利用社区的优秀资源,从而达不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在选择开源项目的时候,应先根据相关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选择,如某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侧重于网站建设,则可以选择流行的内容管理系统(CMS),如WordPress、Joomla或Drupal等。其次,选择的时候还要了解开源社区的活跃程度和社区友好程度。此外,要考虑开源系统能否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机会,这也就意味着选择开源软件应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应提供良好的开发接口,以适合更高级用户的要求。

积极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开源社区中的知识建立在丰富而松散的学习材料之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缺乏相关知识及对社区学习环境的陌生,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学生参与开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学生完全依赖于开源社区进行学习,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进入社区学习之前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辅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估,以克服社区自我评估带来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更加了解开源社区及相应的开源系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在开源社区中顺利地学习与实践。

开源软件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信息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可以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开源软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闫荣春,温欣荣.导师制工学结合——基于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工学结合的深入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9).

[2]Martin Weller.Andreas Meizsner Repor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 FLOSS-like learning community in formal educational settings [OL].flosscom.net http://flosscom.net/index.php?option=com_docman&task=cat_view&gid=14&Itemid=116 2008.02.29.

[3]Jon Brodkin.Open source impossible to avoid,Gartner says [OL].Network World http://www.networkworld.com/news/2007/092007-open-source-unavoidable.html2007.09.

[4]webmaster.2008中国Linux从业者职位分析报告[OL].CSDN http://www.lupaworld.com/viewnews-42579.html 2008.03.

作者简介:

原建伟(1973—),男,河南沁阳人,硕士,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源软件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工学结合高职教育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