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言的初探

2009-07-04 05:0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风趣激励性情感

叶 萍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和评价,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等,都离不开课堂语言,更离不开教师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知识的接受和学习的效果。评价语言是课堂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激励。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数学教学往往显得比较枯燥。因此,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就成了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广大数学教师长期为之实践研究的一个课题。提高数学课堂语言,特别是评价语言的质量,是克服数学教学的枯燥性、增加趣味性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数学课堂的评价语言,往往因为教师的一时疏忽而造成一些教育教学的缺憾,如因为评价不准确而产生误导、因为缺乏激励性而导致效能平平、因为不够幽默而使学生产生腻烦心理,等等。在学生主动参与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数学教学课堂中,使用评价语言时不能只关注对课堂的调控和对教材的把握、处理,而应更多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性、激励性评价,且态度要真诚,语言要幽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小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赏识与激励,让学生充满自信

激励性评价语言应是课堂教学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评价语言,正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评价是权威的,教师说好就是好,教师说不好就是不好。因此,教师的每一句评价都会在他们心中引起波澜,短则影响一节课的情绪,长则可能影响一生,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核心在于激励情感,唤起学生的自信,所以只有增强评价语言的激励性,才能使学生在自信心的驱使下,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正确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需要一个前提,即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情感,而赏识情感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爱。只有当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其评价语言才具有激励性,反之,如果对学生存有恨铁不成钢、麻烦、讨厌等情感,就不可能说出具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即使说出也显得十分勉强。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爱。”因此,要保证激励性评价语言中确实含有对学生的爱,如当学生发言显得十分紧张时,可以说:“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当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发表不同的想法时,可以说:“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当学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时,可以说:“你的思维很独特,很有创造性!”例如,笔者班上有位学生,成绩很好,也很聪明,可是胆子特别小,总不爱举手。有好几次,笔者见到他都是想举手又不敢的样子,就点名要他回答问题。当他回答正确后,便立刻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正确!老师真希望能再次听到你完整的答案!”这样几次之后。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就变得又大方、又积极了。而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千万不能说“你答错了!”“不对!”“真笨!”等贬义语言,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如可鼓励他“你虽然只答对了一半,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赶上来!”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不应一棍子打死,而可以说:“你的答案虽然和正确答案有差异,不过没关系,你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已经很了不起了!”等等,这些评价语言真切感人、爱意浓浓,学生深受鼓舞,从而在师生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情感的桥梁。

二、风趣与幽默。给课堂带来欢声

人们喜欢幽默,因为幽默中带有风趣,风趣可以产生快乐。在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性语言,就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给他们带来亲切,带来快乐,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一些幽默、生动的小例子,往往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从而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利用爸爸、妈妈和“我”来比作a、b、c三个不同的数。这样把(a+b)c=ac+bc这个公式形象地说成了:爸爸和妈妈爱我=我爱爸爸+我爱妈妈。学生笑了,他们在欢笑中轻松地理解了乘法分配率的涵义。

由于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教育情景的不可预测性。教学过程中难免要使用一些批评性的语言,因此,如何恰当使用批评性语言,促使学生反思、纠正就成了教学中的一个实际性问题。而幽默就具有排除消极、对抗的作用,批评中带点幽默,就会显得温和而不伤感情。如刚过完“十一”长假,学生回来后上课不专心,课堂纪律不好,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了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说“今天孩子们真认真啊!看,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指出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唤起他们注意。同时,若发现有学生东张西望,可提醒他“小心!你是不是掉了东西?”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就马上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教师达到了批评的目的,学生也不会反感,可谓两全其美。

风趣幽默的语言会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发现,学生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他们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从而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关注与首肯。为学生送上温馨

人的认知过程要以情感为依托,只有这样,认知过程才能完善,认知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如认知过程中断了,认知能力就无法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反映,重视对他们的情感评价。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通常都是满怀热情的。然而,当他们真正进入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或有了一两次不佳的成绩之后,本来十分乐观的态度就会变得非常失落、消极,且常常会表现出不喜欢上学,或对某一课程失去信心,在课堂上表现也不再积极等现象。此时,若能适时地给这些学生一些鼓励,并抓住教学中的切入点,运用生动的语言进行及时评价。就能重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当学生重新进入状态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注意及时评价和鼓励,使之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努力追求上进,并对学习持有较强的信心。

例如,笔者班里有个学生,在刚入学时脸上总是洋溢着自信的笑脸。可是,几次小练习她的成绩都不理想。之后,她在课堂上就很少发言了。因此。在课堂巡视时,就特别关注他,有一次,笔者发现许多学生都做错了“左与右”的判断练习,但是她做对了。于是,就有意请她来交流,并追问她是如何思考的,当她轻声说出模拟图片的手势来判断时,笔者立刻表扬了她的思考方法好,并称赞她会通过实践体验来解决问题,同时,还鼓励她:“要是回答的声音响亮那就更棒了!”她有了初步的成功体验,情绪开始好转,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了提高。在那以后的数学课上,笔者时常关注她的学习状态,为她提供更多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很快她就重新找回了自信,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糖,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铁,但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中,它让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一张张阳光灿烂的脸,听到的是欢声笑语,体悟到的是他们的个性飞扬。

猜你喜欢
风趣激励性情感
Books that change my life 改变我一生的书籍
建立和实施企业激励性年金制度探讨
情感
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运用与思考
台上
浅谈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风骨
军人激励性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周恩来的外交风采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