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语文应养成的几种习惯

2009-07-04 05:03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课外初中生习惯

苗 军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谆谆告诫我们,“学语文,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兴趣自然而然地提高。繁重的学习将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有利于自身语文素质的提高。所以,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具体应培养初中生养成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每一节语文课,教师都应向学生明确提出下列要求:不论是作业、课堂、笔记本,还是其他形式的书面材料,都要书写规范,字体端正,字迹清楚;不写繁体字,不写简化字,不写异体字。教师要通过及时摸底,了解全班学生的书写情况。对于书写基础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字体端正、字迹清楚的基础上,力求书写美观大方。写字基本功较差的,在加强基础练习的同时,务必把字写清楚。对于这方面的训练,应不厌其烦,不厌其细。此外,,教师在这方面更要做出表率,特别是充分利用上课的板书,对学生起引导作用。教师还应利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临摹字帖,开展写字指导,举办写字展览,激发学生写好汉字的愿望,在班内形成写字、练字的氛围。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学生写规范汉字的习惯会逐步形成。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积极、能动地学习和探求知识,以自我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学习方法。还学于生,让事于生。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当前,一些中学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普遍只重视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受训,不重视自己的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创设语文学习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可以组建“助学小组”,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环境,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让学生勤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感悟、体会,以主动学习语文。一是让学生补续故事,联想叙述。以《最后一课》为例,设想韩麦尔先生在祖国沦陷后,为捍卫祖国语言与侵犯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几年之后,终于有了“开头一课”这种补续,要把握原文,依据人物性格,合情合理地展开想象。训练时既限制。又不限制。让学生在质疑、探讨中各抒已见,充分发挥学生钻研教材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二是让学生仿说对话,表情达意。以《背影》中父亲送“我”时父子之间的对话朴实、自然、贴切,父亲处处担忧,事事安排周到,从而体现父子深情。以此仿说父亲或亲友送“我”上初中的情景。重点放在“叮嘱”上,这就要求学生说真话、诉真情,要用细节表现感情,等等。通过以上途径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一定的情感活动,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初中生可以有选择地阅读各类书刊,通过文字媒介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学习语言。诗词歌赋、中外名著白不必说,不少语文类报刊、文摘类报刊也很适合初中生阅读。美国前总统夫人罗斯福曾说,“我们必须让我们的青年人养成一种阅读好书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一种宝物,值得双手捧着,看着它,别把它丢掉。”如果你每天阅读30分钟,这意味着你将一周读半本书,一个月读两本书,一年大约可读20本书,一生可以读1000甚至超过1000本书。不要小看这自觉阅读,它可以累积成为你一辈子的财富。如今,大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都很差,阅读面也相对较窄。有的学生阅读只注意故事情节,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就丢在一边了。书倒是看了一些,但没能较好地理解和吸收,收效不大。因此,读书要养成“求甚解”的习惯。在读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读物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一读再读,每一篇都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选择读物其实比阅读读物更重要,读书在精而不在多,一本好书就是一位益友。

2阅读课外书,要善于抓住本书的中心,要有明确的目的、重点。阅读一本书,可以了解它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维,编写段落提纲,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学习书中的某些写作方法,摘抄好词佳句;可以朗诵以至背诵某些精彩段落,等等。究竟学习哪一方面,要看这本书的特点和自己学习的需要来定。只有有的放矢地看书,才算真正地阅读。

四、培养学生课外观察积累的习惯

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更多的能力培养要靠课外。课外读是一个重要途径,课外观察积累也很重要。养成记观察笔记的习惯。是锻炼笔力和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方法。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两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茅盾指出:“在开展写作的时候和以前,就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在哪里,你要竖起耳朵,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外界事物不但千姿百态,而且千变万化,有些事物的形态、特征以及观察者头脑中闪现的念头等,都会稍纵即逝。所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记观察笔记的习惯,把观察到的内容随时记下来。成为写作的原始材料。通过认真地记观察笔记,可以锻炼笔力,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记观察笔记,可详可略。初学时,可随意一点,不必太拘泥于形式,目的是抓住观察对象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有特点的地方。二是搜集道路标语、站牌广告、民间故事、人物谈话锦语等,也可积累很多语文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五、培养学生课外练笔的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练笔习惯对语文的写作尤为重要。课外练笔一直是语文教学大纲倡导的内容之一。课外练笔的形式不拘一格:一段思想火花。一则日记,生活学习中的灵感,观看电影节目后的小评论,跟父母的交流,跟亲朋好友的通信,跟同学之间的一次误会,等等,都应让学生以练笔的心态对待。这些都是生活的记载,是学生成长旅程中的串串脚印,教师应鼓励他们去创作,通过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促进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

总之。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才能能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课外初中生习惯
习惯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上课好习惯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好习惯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取经之路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