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作文初探

2009-11-03 06:02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9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探究性鲁迅

黎 云

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也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能力。人们运用它来进行交际,以求得生存与发展。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这并不能让学生爱上作文。抽样调查显示,我校喜欢写作文的同学只占20.6%。不喜欢写作文的占21.3%,持有中间状态的占59.1%,大部分学生主要是迫于升学压力为“作文”而作文。作文成了许多学生沉重的心理负担,成了语文教师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写作呢?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阅历浅,对生活缺少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阅读面窄,没什么素材积累,写出的东西自然少了生活底蕴,没什么实在内容。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新课标在这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就是把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改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性作文模式。

一、什么是探究性作文

探究性作文是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和研究之后,将其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记录整理而写成的作文。它具有以下特点:

1作文教学主体是学生

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作为课堂的“权威者”出现,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某种目的强行要求学生写某个作文题,并要求在40~60分钟内完成。学生如果对此不理解或者没兴趣,那么抄袭文、拼凑文、残文就会出现,但是探究性作文首先是发挥学生主体性,让他们动起来,如在某节作文课上,教师想让学生研究当地的地域文化,她首先给学生看一段展示当地衣食住行特点的录像,当学生发现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具有研究的价值后,马上兴趣大增,这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进而决定研究的方向。在好奇心、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展开深入的探究并最后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2作文内容具有开放性

探究性作文题材广泛,可以是社会现象、日常生活、天文地理、历史文化、乡土民俗、文学作品等等,它们打通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作文教学联系,实现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经验和研究条件的不同去选择合适的题材,教师也可以把探究性作文与课堂探究性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如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时就可以让学生先交流初步阅读的感受,再共同讨论分析,确定选题有:①谈《荷塘月色》比喻手法的使用;②《荷塘月色》炼字艺术例说;③分析《荷塘月色》中“我”的形象;④《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利用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展开研究。在新课标下,其实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可以展开类似的探究性作文教学。探究性作文概念的提出为学生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作文过程在于实践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探究性作文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作文,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探究活动中去,在“讨论定题”“设计研究方案”“实地考察”“实验研究”“合作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如一次作文课上,教师让同学们就“肯德基在中国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展开研究。学生自然就得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设计活动方案。如到图书馆、展览馆、书店等地方从有关书籍、报刊、文献中查找相关资料;到网上去收集有关事例、数据、照片等;向肯德基的经营商咨询,获得该课题的背景知识、发展过程、最新商业策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到当地肯德基分店发放问卷进行实地调查,获取顾客对肯德基钟爱的原因;在获得了资料后再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把对信息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本次研究的成果。

二、探究性作文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要想使学生探究性作文有效展开,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教师最清楚教学中哪些篇目适合开展探究性作文,也明白哪些问题是最佳探究方向,并对学生最终成果有一定的预知性,所以他们在一开始就是问题设计者或者情景设计者。当确定好所探究的课题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分解命题,拟订方向,写好提纲,并做好组员分工。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援助,教师可以事先核实研究资源再指导学生或查阅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或进行问卷调查、抽样访问或实地考察感受体验,并教给他们相关的知识。如果学生需要查阅资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确资料可来自图书馆、书店、网络,了解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方法;如果学生要展开问卷调查,教师就要指导他们如何抽样,如何设计问题,如何让被调查者接受调查,如何统计调查数据,如何整合分析所得到的有用信息。探究性作文中,教师不是“甩手掌柜”,而是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

三、探究性作文实例

最近开始上必修③的小说单元,一开始就是鲁迅的《药》。鲁迅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也正如钱理群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普遍高中生都感到鲁迅作品很难懂甚至无法懂,即使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因此在课后,我决定先开展一次探究性作文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加深他们对鲁迅的了解。

作文课堂上,我首先提出:“同学们,你们都读了哪些鲁迅的作品?”众多学生纷纷说出了所学的文章。

我见机提问:“如果让你对鲁迅以及鲁迅的作品展开研究,你最想研究其中的什么问题?”同学们有些在思考,有些在相互讨论。

我说:“大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并确定一个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小组热烈讨论了几分钟。

我说:“请各组小组长把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不多时,黑板上写了十来个,我首先把这些问题给同学们分析了一下,再把其中范围过大的或者过小的去掉。剩下了主要的几个:①鲁迅其人研究②鲁迅笔下的“吃人”现象研究③鲁迅笔下的中国大众形象研究④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我先让小组自由选定问题,然后组员内部讨论分工,设计研究方案。

大概10分钟后,每个问题都选一个代表的组长上讲台述说自己的分工情况以及方案,我借机修正他们的错误及指导他们正确的研究步骤,并传授探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

堂上指导完,课后学生开展了各自的调查,资料收集。

两个星期后的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了自己探究过程和结果,最后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己探索的情况记叙下来。

由于所写的东西都是亲身经历的,学生有话可说,积极性高,作品也很有个人见解。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探究性鲁迅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鲁迅,好可爱一爹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荷塘月色
鲁迅《自嘲》句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