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高职 (专科)院校发展学生党员的几点思考——以文山学院为例

2010-01-31 05:08马文华
文山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入党

马文华

(文山学院党委组织部,云南文山 663000)

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 (专科)院校如何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加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以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校的校风、学风、作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将是高职 (专科)院校改革、发展和稳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对文山学院 (原文山师专)近几年来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在高职 (专科)院校学生中发展党员,提出粗浅看法和对策。

一、充分认识在高职 (专科)院校中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 2263所。其中,本科院校 1079所,高职 (专科)院校 1184所”,[1]高职 (专科)院校占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52.32%。高职 (专科)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层次中较低层次的教育,但它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也举足轻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就高职 (专科)院校的特点而言:一是学制比本科短。高职 (专科)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比本科院校少一年;二是从学生结构看,高职 (专科)院校所招收的学生高考成绩相对层次较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质差异比较大,知识结构、知识功底参差不齐。因此,如何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提高高职 (专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低进高出”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高职 (专科)院校来讲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它关系到高职 (专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引导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光荣传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从而使大学生中有更多的人早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2]高职 (专科)院校要结合学制短、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特点和现状,充分运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这一有效载体,培养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学生骨干,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他们良好的个人品德、较高的思想觉悟和为同学服务的奉献精神带动和影响周围同学,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不断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二、在高职 (专科)院校中发展学生党员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高职 (专科)院校学制较短及学生层次相对较低的特点,致使高职 (专科)院校在做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存在以下难点:

难点之一:在学生班级中建立党支部工作难度大。中组部、教育部提出要努力做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由于高职 (专科)院校学制一般为三年,要在三年级即毕业班中建立党支部,工作难度大。“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3]这说明申请入党人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至少要经过一年以上的考察培养,才能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即便新生在入学之日起就递交入党申请书,也保证不了在二年级就能顺利发展为预备党员。从文山学院多年来发展学生党员的情况看,很多学生预备党员到转正时就已面临毕业离校。到了三年级,学生临近毕业才达到建立党支部的相关要求,这对于毕业班来讲,成立党支部已经失去意义。

难点之二:在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难。主要表现在艺术类学生文化功底相对薄弱。作为学生来讲,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在讨论学生入党时,发展对象的各门课程必须合格是条件之一。同时,文山学院开设了《党的基本知识》选修课,并把该课程作为学生入党的必修课,选修成绩合格方可入党。由于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类学生文化功底相对薄弱,常会出现因考试不合格而不能及时吸收入党的现象。表 1是文山学院 2006年以来《党的基本知识》选修课的合格情况,从中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表1 2006年~2009年 6月文山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情况统计表

从近三年来文山学院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情况看,除了存在以上难点外,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发展党员的作用和意义未能得到充分显现。发展学生党员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典型引导,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从而促进校风、学风、班风建设的提升,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由于高职(专科)院校学制为三年,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中通常存在刚发展为预备党员就毕业,发展党员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得到充分显现。

二是在一年级中发展党员人数较少。由于对入党积极分子一般需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和比较系统的教育、考察,在他们确实具备了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之后,方可吸收入党。即使新生在入学之日就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通过一年的教育培养,最早也要到二年级才能发展为预备党员。可这是一个工作难点,新生入学后,要通过不断地培训、教育和引导,学生才会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表2中反映的数据是文山学院 2007年以来发展的学生党员情况,从表中可看出,发展的学生党员大部分是二、三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一年级的。

表2 2007年~2009年 6月文山学院发展学生党员情况统计表

三是发展的个别学生党员质量和素质不高。由于就业形势、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入党带有功利思想,导致少数学生党员入党前表现较好,入党后由于教育管理跟不上,把自己当作一般的普通群众,没有起好先锋模范作用。相反,个别学生党员在学生中还造成不良影响。

四是各基层党组织发展党员不平衡。首先表现为各党总支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党总支发展得多,有的党总支发展得少,从表 2中反映出来的数据,可以说明发展人数和比例的不平衡性;其次,表现为班级与班级之间发展人数的不平衡,有的班级发展的人数比较多,有的班级很少,甚至出现空白的现象。

五是重发展,轻教育。多数党组织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跟踪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许多学生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还没有真正入党,没有把入党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能用更高的标准去严格要求自己,有 “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导致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打折扣。

六是少数基层党组织工作比较被动。少数党总支、党支部对认真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比较被动,存在等待上级党组织或职能部门安排布置、被动接受工作的现象。这不利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高职 (专科)院校抓好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对策

作为高职 (专科)院校,应结合学制短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进一步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机制,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活力,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把好“入口关”,扎实抓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

一是要把发展学生党员的重点 “关口”前移。在一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抓好高职 (专科)院校学生党支部及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关键。学校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发展学生党员的关口向前移至一年级,把加大在一年级中发展党员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拓展在一年级中发展党员的空间。尽管“在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写入党申请书并进行过相关培训的人员也不多”[4],但是,为加大在一年级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各基层党组织在新生入学后,要及时对高中或中专阶段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及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学生进行梳理、统计,登记造册,拟定培养计划,加强对这些学生入党前的教育和跟踪管理。对于没有参加过党校培训的,要及时安排进入学校党校培训,边培训、边培养、边考察,条件成熟时,就及时发展其入党。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入党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爱党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及早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各党支部收到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后,支委会就应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研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并指定有一定工作经验、责任心强、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师党员作为他们的入党教育联系人,做到早教育、早培养、早考察、早发展,切实加大在一年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

二是要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 “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三年学制的实际,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要科学制定每个年级发展党员工作的“三年”规划和每年的发展计划,力争使每届学生通过三年的培养教育,在毕业离校前学生党员比例超过 20%,系部在校生党员达 7%以上。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础上,要加强对发展党员年度计划的管理和实施,实行有效的目标管理,保证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效执行。

三是要强化入党前的 “三级”教育培训工作。这里讲的“三级”培训是指高职 (专科)院校党委党校、党总支和党支部培训。要充分发挥 “三级”培训的作用和功能,广泛动员学生参加入党培训。同时,各党总支、党支部也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入党积极分子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特别要加强对新生进行全员培训工作,保证所有入学的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一次普遍的理想信念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党的性质、党的宗旨等,激发他们的入党愿望,争取早日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为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提供保证。

四是要切实抓好“推优”工作。“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 (简称 “推优”),是团章所规定的基层团组织的任务之一。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指导团组织开展好“推优”工作,多与团组织加强沟通与联系,加强共青团各级团组织在推优入党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推优制度,理顺推优程序,提高推优质量,培养一支爱党、爱国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要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考察工作。没有足够量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就谈不上学生党员数量的大幅度上升,也就谈不上学生党员的高质量。各党支部要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班级和联系学生制度,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每一个申请入党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学习和实际表现等进行认真负责的了解和考察,真正把优秀的大学生及时吸收到党内来。

六是要切实把好发展党员的 “入口关”。发展党员,必须坚持按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衡量,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不管是什么情况,是什么人,都不得吸收到党内来。为把好党员的 “入口关”,必须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增加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把发展党员工作置于广大师生的监督之下,有效克服和纠正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程序不清、培养时间不够、提前发展等问题,有效坚持发展党员标准,遏制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七是要认真做好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工作。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入党介绍人要加强与预备党员的沟通联系,及时了解其在预备期的表现。各党总支、党支部要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改变重发展、轻教育管理的问题,帮助预备党员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和素质。预备党员预备期满能否转正,要以是否履行党员义务、符合党员条件为依据,不能降格要求。同时,要防止和纠正平时不教育、不考察,到期草率转正,或者随意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错误做法。

八是要加强沟通与联系。党委组织部作为抓党员发展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与沟通,经常深入基层党组织调研,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各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切实改变过去被动接受工作的局面,增强各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

[1] 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13.jsp?tablename=1068&infoid=1262244458513828,2009-07-17.

[2] 张友培.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4):22-24.

[3] 中组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试行)[EB/OL].http://www.docin.com/p-23994144.h tml,1990-09-01.

[4] 刘付华.关于师专基层党组织发展教育学生党员的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5):26-28.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学生党员入党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村、社区党委能审批预备党员吗?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预备党员能否提前转正?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