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分析

2010-02-10 11:22鲁德祥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岁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鲁德祥

昆明市寻甸县功山卫生院(655208)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MP可以引起患儿的肺部感染,同时也可引起患儿其他系统的损害。在临床上,MP肺炎的表现轻重不一,常常容易引起漏诊或者误诊。为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现对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寻甸县功山卫生院收治的2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均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169例,女117例,年龄9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6.07±2.99)岁,<1岁的患儿有27例(9.44%),1~3岁者有56例(19.58%),3~6岁者有71例(24.83%),6~12岁者有132例(46.15%)。发病季节:在春季发病者有86例(30.07%),夏季发病者有43例(30.07%),秋季发病者有48例(16.78%),冬季发病者有109例(38.11%)。体查肺部体征多数的患者可以听到干湿性音。

1.2 临床症状

本组患者中有256例(89.51%)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症状,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为持续性的发热和咳嗽,其中发热到37.4~38℃者有29例(11.33%),38.1~39℃者有132例(51.56%),39.1~41℃者有95例(37.11%),不规则发热患者有183例,弛张热者有58例,稽留热患者有15例;伴有咳嗽的症状的患者有150例。在本组患者中,以肺外症状为主者有30例,其中有腹痛症状者有12例,胸闷心悸患者有7例,腹泻呕吐者有7例,皮疹者有3例,关节痛者有1例。

1.3 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者(>10×109/L)有84例(29.37%),白细胞正常者有182例(63.64%),白细胞低于正常者有20例(6.99%);血沉升高者有193例(67.48%),血沉正常者有93例(32.52%);血小板减少者有14例;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显示,6例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8例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13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0例羟丁二酸(HBDH)升高;尿常规检测显示,尿蛋白阳性(+~++)者有5例,尿潜血(+~++)者有8例。

1.3.2 X线胸片检查

本组患者X线检查的表现多样,其中176例(61.54%)患者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以及斑片状渗出;47例患者呈大片状阴影;63例(22.02%)患者肺门增浓并模糊。伴有肺气肿者有15例,肺不张者有23例,胸腔积液者有14例。

1.4 肺外并发症

心电图异常者有43例,其中29例表现为窦速,12例表现为T波改变,2例表现为关节痛;心肌受损的患者有136例;肠炎者有13例;尿路感染者有17例;荨麻疹者有6例。

1.5 治疗

本组286例患者中大多数在疾病初期曾经用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来进行治疗,效果较差,在确诊为肺炎支原体后我们给予患者静脉滴注红霉素,25~30mg/(kg·d),连续用上4~6d,待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后,改为口服。个别患儿,我们给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来进行治疗,5~10mg/(kg·d),连续3d后改为口服。在治疗过程中,个别患儿有高烧不退并且频繁咳嗽的现象,考虑到是由于合并有病毒感染,加用抗病毒药物后,患儿的体温均很快恢复到了正常。

2 结 果

本组286患儿住院天数,最短者为6d,最长者为24d,平均治疗天数为12d。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3 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无细胞壁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的肺部炎症,婴幼儿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低热、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与细菌或者病毒性肺炎的非常相似[3]。该病起病常较为隐匿,临床症状较轻,病程较长,也常无明显的肺部体征。因此,若无实验室的依据,在临床上很难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相互鉴别,从而易造成误诊或者延误诊断,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胸腔积液、胸膜炎、脑炎等。该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常可以引起小的流行,但在全年均可发病,冬季较为常见[4]。

近年来,随着实验室检测支原体手段的不断进步,研究发现支原体肺炎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到30%~40%[5],并且患儿年龄有逐渐趋小的倾向,值得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重视。本组患者中,发病年龄为9个月~12岁,其中<1岁者有27例,1~3岁者有56例,3~6岁者有71例,6~12岁者有132例,其中冬季发病者有109例,占38.11%。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刺激性咳嗽,在本组中有256例,占有89.51%。在实验室检查中,本组患儿中有29.37%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但是有67.48%的患儿血沉升高。

随着肺炎支原体肺炎患病率的逐年上升,其肺外合并症也呈现增多趋势,且常伴有全身各个系统受累。本组286例患儿中,心电图异常者有43例,心肌受损者有136例,肠炎者有13例,尿路感染者有17例,荨麻疹者有6例。

支原体由于没有细胞壁,所以对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壁合成来发挥作用的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影响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非常敏感,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相关研究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以抑制移位酶的活性,导致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障碍,进而可以抑制支原体的生长及其代谢。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对该病的疗效较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有较好的疗效,经过红霉素的治疗,本组286例患儿均痊愈出院。

总之,肺炎支原体肺炎在X线及临床表现上与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肺炎没有明显的区别,实验室诊断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在诊断明确后,要立即给予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1]杨莉,李海浪,李丽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12): 975-976.

[2]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

[3]辛德莉,韩旭,魏田力等.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8): 616-617.

[4]李延壮,杨洪江,张桦等.聚合酶链式反应诊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灵敏性及咽拭子标本检测研究[J].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11.

[5]辛德莉,罗红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4):250.

猜你喜欢
岁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残留分析的新型荧光检测物》图版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SCD和室性心律失常风险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