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治疗

2010-02-10 11:22王再军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外旋上臂外展

王再军

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474350)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病,多是外伤导致的,而肩关节前脱位常见,后脱位较少。河南省内乡县人民医院于2000至2010年采用外旋、牵引、外展、过顶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64例,都成功复位,报道道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4例肩关节前脱位,男42例,女22例;年龄16~65岁,平均29岁;左侧36例,右侧28例;盂下18例,锁骨下16例,喙突下30例;另有18例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18例,脱位时间30min~3d。复位前都有X线摄片确诊。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于治疗床上,术者站在患者外侧,嘱其肌肉放松或给予手法按摩,以松弛关节周围紧张肌肉。术者左手握住患肢肘部,右手握住患肢腕部,使患肢外旋并屈肘90°,慢慢沿上肢纵轴方向向下拔冲牵引,外展上臂至前臂过头顶,即可感到肱骨头回纳感觉或响声,复位后检查肩部畸形消失,Dugus征阴性,并X线摄片复查已复位。

1.2.2 复位后治疗

将患肢上臂保持内收内旋位,屈肘60°~90°,前臂紧贴胸前,上臂用绷带包扎固定于胸壁,前臂用三角巾悬托于胸前,固定2~3周。固定期间作手部各关节活动,并给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物治疗。解除固定后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2 结 果

64例患者均一次性整复成功,无血管神经损伤及骨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1年都没有再次脱位。

3 讨 论

由于肩关节本身不稳定的结构和活动度大,因此它是临床最常见的关节脱位。又因为肩关节囊前下部缺乏肌肉和肌腱加强而薄弱,因此肩关节前脱位多见。

肩关节脱位治疗原理是肱骨头沿原来脱位的路径,经过关节囊的破口处还纳复位。外旋、牵引、外展、过顶法是利用这个原理使其复位。复位前使肩关节周围肌肉放松,可采用按摩手法,必要时用局部麻醉,使肩关节周围肌肉松弛而容易复位。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方法很多,但各有优缺点,如拔伸足蹬法、膝顶推拉发、卧位杠杆法、牵引回旋法等[1],在这些方法基础上通过探索和实践后归纳出外旋、牵引、外展、过顶法,其优点有:①患者痛苦小;②用力均匀、小、适度和动作小而避免血管神经损伤;③只需术者一人即可;④此法适用各层次医生掌握。因而此整复方法在肩关节前脱位中较为方便、适用。

[1]马常青.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的流派及发展动态[J].中国骨伤,2006,19(11):686-688.

猜你喜欢
外旋上臂外展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保留外旋肌群微创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特定肩关节康复运动对肩外旋肌的激活效应
少林小武功(二)
一种可调节的限制结构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