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比较

2010-02-10 11:22向根余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普伐他汀辛伐他汀低密度

向根余

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421400)

老年高脂血症是造成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如何有效降低血脂,减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课题。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等。有关学者指出[1]:不同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存在相对差异。本文观察了普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同期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探讨两种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的治疗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80例,均来自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67.5岁。病例入选标准:全部患者均在接受治疗前未服用其他降血脂药物,全部患者空腹血清胆固醇(TC)≥5.89mmol/L;血清三酰甘油(TG)≥1.43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1.04 mmol/L,女≤1.17 mmol/L。均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药物性和家族性血高、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他汀类药物过敏者。以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停用其他调脂药物,对于有合并症患者,服用药物可与治疗前服用方法保持一致。普伐他汀组患者给予普伐他汀每晚顿服,剂量:10mg/d,疗程:3个月。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每晚顿服,剂量:20mg/d,疗程:3个月。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常规体格检查,主要观察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情况,并测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心率、血压等情况,以观察其副作用。

1.4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10. 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方法: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有显著提高,且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说明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方面均有明显效果。经统计普伐他汀组在降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幅度依次为-25.5%、-14.3%、-33.5%,辛伐他汀组为-27.9%、-14.8%、-35.8%。两组在调脂幅度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方面均有升高(普伐他汀组为+6.1%,辛伐他汀组为+5.9%),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不良反应

普伐他汀组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腹不适、腹胀患者1例,辛伐他汀组在用药后出现轻度恶心1例、失眠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等方面均无明显变化,用药期间心率及血压均未见异常。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已得到广泛认可,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均为临床较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新型的3轻、3甲基戊二酞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并抑制肝脏内靶器官胆固醇合成,使血清胆固醇(TC)水平下降通过反馈调节增加低密度脂蛋白(LDL-C)受体的合体,从而血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得到及时清除[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方面均有显著疗效,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治疗3个月后均有显著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有显著提高,说明两种药物均有较好的调脂效果。在所有观察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下降最为明显,普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调脂幅度稍小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药物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方面疗效相当。高密度脂蛋白(HDL-C)可有效保护动脉,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延缓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下降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本次研究发现: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均能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普伐他汀组+6.1%,辛伐他汀组+5.9%),两组升高幅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均在保护动脉、延缓冠心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两组在用药后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均有一定下降,且下降幅度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虽然降低幅度较小,但对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均有一定作用。关于普伐他汀、辛伐他汀两种药物的安全性有关报道指出[3]:他汀类药物总的来说是安全的,但前提必须在胆固醇治疗指南建议的范围以内使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普伐他汀组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腹不适、腹胀患者1例,辛伐他汀组在用药后出现轻度恶心1例、失眠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未影响继续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等方面均无明显变化,用药期间心率及血压均未见异常。说明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高脂血症方面均较安全。

综上所述,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且服药方便、副作用小,是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较佳药物。

[1]郑东诞,高修仁,杨伟权等.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09,20(5):367-369.

[2]饶中和,姚小刚,陈伯超等.降脂药物普伐他汀的临床应用[J].新医学,1998,29(1):42-43.

[3]张旭明,伍卫.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5-8.

猜你喜欢
普伐他汀辛伐他汀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普伐他汀对子痫前期预防及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松南气田低密度低伤害随钻堵漏钻井液技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普伐他汀在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普伐他汀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影响及其协同吉西他滨的抑瘤作用
普伐他汀对脓毒症大鼠模型TNF—α的影响和心肌保护的作用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