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初探

2010-08-15 00:51曹胜强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世界史德育世界

曹胜强

(枣庄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 枣庄 277160)

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初探

曹胜强

(枣庄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 枣庄 277160)

世界史教学体现出国际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世界史教学德育价值的发挥有赖于科学的有特色的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的构建。研究世界史学科教学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体系是构建该学科德育体系的首要任务,在内容体系上可以将其划分为六大板块,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德育内容和价值。结合大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和世界史教学德育价值的特性构建世界史学科的德育目标体系,将有助于增强其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①

世界史教学在国外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已经体现出其国际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是必须的,但是世界史教学的德育地位也应当受到重视。笔者曾剖析过世界史教学的德育价值,以期提高学界对其所蕴含的德育价值的重视程度。[1]但是要顺利发挥世界史教学的德育价值和功能,我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应当尽快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本文意欲对该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的探索。由于德育体系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笔者仅就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由于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客体(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主体(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所以研究世界史教学中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是构建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的首要任务。根据多年从事世界史学科教学的经验,有关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的价值内容可以划分为六大教育板块。

一、世界文明史板块展现了世界历史长河中各种文明的流动、发展和变化,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精神和政治成果。

“文明史”涉及的领域相当宽泛,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技术、科学、商业、战争,甚至是二战后从意识形态的对立到全球化竞争和经济一体化趋势。这样的内容选材基本上勾勒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发展变化和世界各地区的联系,以及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可以说,世界文明史以文明为研究单位,展现了在历史长河中各种文明的流动、发展、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发展和增长并不是纯粹而单一的欧洲经历,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过程,文明之间通过互动,相互交融,共同创造了当今世界。

通过对世界文明史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全面地认识世界上所有文明在过去岁月里对影响后世的全球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并通过广阔和全面的历史参照,使得我们增强对中华文明起源、本质和方向的感悟。世界上“所有伟大文明体系的互动”明确告诉我们当代世界文明是所有民族的共同贡献,这有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全球性视野和宽广胸怀。

对我们而言,教导学生对自己文明进行欣赏和肯定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必然目的,但是仅仅这些却是不够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商业、通讯、技术领域日益加快的发展节奏,这个世界的每一部分都与世界其他部分发生着更加紧密的接触,即使是世界上最偏远角落发生的经济和政治事件都可能会对我们每一个个体产生影响,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在各个方面体现出强烈的全球化倾向,一个最简单的体现是包括音乐和电影大片的美国文化已经越过国界传遍全球。当过去那种远方发生的事情可以在孤立状态中自生自灭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时,仅仅理解和欣赏中华文明已经远远地不够了。另外,世界文明史是所有不同的文明走到一起组成多层面的世界文明的历史,了解其他文明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通向未来的不同道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我国以外众多文明的历史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认同,这是我们在世界史德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予以强调的。

二、世界资本主义史板块展现了世界资本主义近400年的发展和繁荣、停滞和危机,使学生认识和理解资本主义的特征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世界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的历史,同时又是一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历史。同此前的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空前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以往任何社会所不可比拟的。对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P277)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但是它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代资本主义在二战以后所体现出的新发展、新情况:在占有关系方面,资本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从传统形态的私有制向现代形态的私有制转变;在交换关系方面,市场经济的调节和运行机制的更新;在分配关系方面,西方资产阶级在国内特别是海外获取的高额利润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用以调节国内分配,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经济、军事、世界市场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地位,创建、操纵、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巩固、扩大北约等军事同盟组织,牢牢掌握着世界科技、资源、金融市场的控制权、主动权,获取为过去所不能比拟的高额利润,加剧了世界南北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应该看到,现代资本主义通过自身调适和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人们在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问题上,对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迷惘、困惑和怀疑。我们需要正确认识现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情况,需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世界资本主义的本质命运。

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板块展现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思潮、运动与制度、经验和教训等,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两个必然”及其长期性和艰巨性。

1848年2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进程。从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由一国实践发展到多国实践,并随着东欧和亚洲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形成了以苏联为领导、以中苏同盟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包括一国的胜利和多国的壮大在内的社会主义的每一次变动,都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可以说,在过去的500年里,“唯一对欧美主导的话语体系构成严重挑战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但是,2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在东欧和苏联出现“多米诺骨牌”现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受到很大挫折。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东欧和苏联的剧变仅仅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今天中国模式的社会主义还在实践和发展。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从历史变动中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可以说20世纪的社会主义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和历史上的其它社会制度一样,社会主义走过的也是一条曲折的道路。

从总体上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但是无论社会主义遭受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在世界格局中的上升地位、改变不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PP382~383)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这就是20世纪初俄国用事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和20世纪末中国用事实打破了资本主义统一天下的局面所力图证明的。

四、世界和平与战争史板块展现了和平与战争两种趋势的较量与嬗变,认识和理解多元世界下构建“和谐世界体系”的重要意义。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人类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世界和平与战争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的人似乎都可以贴切地感受到它,一位研究中世纪历史的历史学家说,“欧洲的版图是在战争的铁砧上锤出来的。”[5](P93)即便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这个世纪无疑是人类有史以来的一个伟大世纪,但是仍有人将其定义为一个充斥着战争和杀戮的世纪,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血腥、最为恐怖和最为野蛮的一百年。20世纪共有1.67亿至1.88亿人死于战争这种有组织的暴力行为。也即,每 22 人中就有一人死于战争![6]单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言,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多达7000多万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约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12倍多。[7](PP148~149)

可以说,战争带给那些亲身经历过它们的人无法愈合的创伤,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影响世界和谐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我们有理由反对战争,国际社会也极力遏制战争,整个世界出现了一些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积极因素。世界性规模的大战在短时间内是不会爆发的,世界将是和平的、稳定的。可以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

陆游在梁益时,总以过去与故乡的美好,而反观反衬当前与他乡的落魄,但他离开西州不久,到了叙州,就开始追忆成都等“西州”的美好生活,所谓“浣花行乐梦西州”(《叙州》之《锁江亭》),“行乐”与“流落”显然有些冲突。

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世界史学科的德育教育登上了更高的层次、挖掘出更深的德育内涵,即在新世纪,和平与发展问题更为重要,要让每一个大学生通过历史和现实充分地认识到:由单一霸权主宰世界、用单一价值观改造世界的想法应当尽快抛入历史垃圾堆,从而逐步树立起同其他民族一起平等地建立一个文明、公平与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五、世界大国兴衰史板块展现了世界大国的崛起、霸权与衰落,认识和理解大国兴衰中相通的规律以及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

大国的兴衰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古老话题。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罗马、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不同时期的霸权国。在20世纪,美国一跃成为一个拥有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全球性大国。

一个又一个国家缘何成为所向无敌的霸主?缘何其霸权维持一段时间之后逐渐衰落?这种大国兴衰的历史进程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探索。反思历史上大国兴亡盛衰、成败得失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大国的崛起与衰落是一种周期现象,大国的兴衰更替也有一定周期,大国崛起的模式是有章可循的:一方面,大国的崛起都伴随着战争和冲突,另一方面,一些挑战霸权的国家往往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大国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从地理环境看,世界大国必须是有“安全盈余”的岛国或半岛;从军事力量配置看,世界大国必须是海军强国;世界大国最充足的条件之一是,具有能够控制全球范围内的海军力量;从国内政治进程看,世界大国的国内政治必须是开放而稳定的;从经济科技因素看,世界大国必须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在中国日益走向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走在崛起的道路上,但是我们走的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道路”是对大国武力崛起模式的彻底摈弃,是一条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实现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的全新道路。“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也意味着中国在世界秩序构建中的角色发生了变更,即由原来的反对者和革命者转换为世界秩序的支持者和塑造者。[8]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应该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平等互利的原则下同世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积极推进世界各国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六、世界现代化史板块展现了世界各地区形式各异的现代化历史进程,认识和理解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道路和不同模式。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世界现代化史,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是现代化。

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包括农奴制解体、城市与商业的发展、环球航海等等在内的巨大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重商主义的发展等大规模的文化运动,同时也看到前所未有的国家统一战争、民族独立战争、国家间的争霸战争等暴力活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

世界现代化历史化进程和现代化模式的多样性启示我们,各个国家在启动和推进现代化时应慎重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确定现代化的模式。选择的依据,既要遵循共同规律,又要考虑本国国情。

从以上世界史德育教育的六大板块内容来看,世界史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有着重要的德育价值,但是世界史的德育教育价值长期以来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究其原因,不仅仅是认识不到位,缺乏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更主要是由于没有建立起明晰的世界史教学德育目标。我们以2004年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即中央16号文件为准则,根据世界史课程的特性提出了世界史学科教学的德育目标,逐步构建世界史教学德育的目标体系。

中央16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第一,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第二,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第三,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第四,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在以上四项任务中,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因此我们从世界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在两个层次上实现对于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对于全体大学生,都要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于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我们认为对自己祖国和民族的热爱和欣赏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必然目的,但是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今天,这个世界的每一部分都与世界其他部分发生着更加紧密的接触,即使是世界最偏远角落发生的经济和政治事件都会对我们每一个个体产生影响,因此必须要培养大学生了解中国以外众多文明的历史,了解其他诸文明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不同的通向未来的道路,从而获得对于我们文明在前进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理解。对于公民道德和素质的培养,这大体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除了要完成该文件要完成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我们认为还应该包括对公民发展所需素质的一种培养,包括自由平等的意识、权利义务观念以及道德民主法制化等个体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条件。

该德育目标既有对原有德育目标的明确界定,又结合世界史学科的具体特点进行了有效扩充,为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指明了具体方向。德育教育目标的完善,有助于推动世界史教学德育价值的实施,使高等教育的改革向着素质教育课程化、目标化、法制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综上所述,我们对世界史学科德育体系的理论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希望我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共同关注世界史学科的德育价值体系,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积极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担负起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认真抓好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世界史学科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1]曹胜强.应当重视世界史教学的德育价值[J].枣庄学院学报,2009,(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达巍.从权力的“三张面孔”看美国的地位走势[J].现代国际关系,2010,(2).

[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R.A.Brown.The origins of modern Europe[M].London,1972.

[6]Niall Ferguson,the War of the World:History's Age of Hatred,Allen Lane,2006.

[7]李巨廉.战争与和平:时代主旋律的变动[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8]潘忠崎.中国在世界秩序中的参与、受益和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3).

[9]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J].历史教学,2001,(2).

[责任编辑:张伯存]

On the Moral System of the World History Subject

CAO Sheng-qiang
(Dept of Politics,Law and History,Zaozhuang University,Zaozhuang 277160,China)

World History teaching has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ts moral values rel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system of the world history teaching.The Prio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contents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sections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and significances.Its objective will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moral education,which base on the basic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lue of the world history teaching.

World History;Subject;System of moral

G633.52

A

1004-7077(2010)06-0007-05

2010-10-18

曹胜强(1963-),男,山东乳山人,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历史与国际政治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世界史德育世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家国情怀素养在世界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
百件文物带你玩转世界史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