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人才资本运营的具体措施

2010-08-15 00:45郭明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动力资本机制

郭明明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试析高校人才资本运营的具体措施

郭明明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城建学院,吉林 长春130000)

高校既是投入人才资本的重要领域,又是产生人才资本的重要基地。高校做好人才资本运营,必须要建立一套具有制度保障的运行机制,全面创造适合创新人才引进与成长的宽松、良好的环境氛围。

高等教育;人才资本;机制;措施

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资本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资源和动力。从人才战略角度出发,高校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建立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一整套具有制度保障的运行机制。

一、塑造管理文化,创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

管理文化包括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其核心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管理文化揭示了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反映了组织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对增强组织成员的凝聚力和持久力,保证组织成员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实现人才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管理机制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也就是说,要加大对高校教师的人才开发投资力度,创造“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理解人、开发人”的氛围,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创业环境,达成“用管理留人”、“用感情留人”的目的。

二、构筑创新团队,创建大师汇聚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从战略高度全面认识师资队伍建设机制的重要性,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抓手,带动整个师资队伍建设。一要培养和汇聚一批帅才、将才,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二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三要大力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实践证明,学术大师加创新团队是一个成功的模式,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战略抓手。要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进行管理机制创新。要探索和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和构筑学科基地的机制,组建一批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以院系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为突破口,搭建科技创新大平台。这种科技创新大平台可以是灵活的、开放的、跨院系的,甚至是跨学校和跨国界的。

三、强化绩效考核,创建公平高效的动力提升机制

量。二是榜样动力。通过树立榜样,特别是对有杰出贡献的人才隆重表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三是目标动力。把个人的目标、工作目标融于大学的总体目标中,帮助人才设计职业生涯,使人才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四是环境动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逐步引导广大教师实现价值共识。

四、鼓励人才交流,创建进出有序的自由流动机制

一所高校的人才构成越多样化,越易形成民主、自由、创新的氛围,这是所有国际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高校教师和科研队伍的构成应向多元化发展,高校可以选择教师,教师也可以选择高校。高校人才聘用可探索灵活多样的模式,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扩大流动编制、兼职教师和非长期聘用人员的比例。有条件的高校应进一步研究多种形式的跨地域智力服务及其流动方式,采取柔性引进方式,重点引进海外高级专家和顶尖人才。坚持人才引进国内国外“两翼齐飞”,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两轮驱动”。实行人事代理聘用模式,使人才流动与管理具有契约化、法制化等现代管理的特征。

有效的动力提升机制必须要灵活,要有针对性,即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人的需求偏好以及工作绩效来考虑动力因素的侧重点;同时,认识到它的动态性,应能适应校内外情况变化。在注重动力提升的同时,压力机制对人才的成长也是必须的。当前,高校正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需要将这种压力分解到内部所有组织及成员身上,使每个人都能居安思危、居危思进。

有效的动力提升机制应重视人的生理、心理对目的、动机、需要三者的影响,以便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重视物质利益动力。尽可能满足人才的物质利益需求,对特殊贡献人才实行重奖等利益倾斜政策,使优秀人才真正成为高校的核心力

五、提倡公开竞争,创建择优选拔的评价任用机制

高校要顺应市场法则,以竞争保持活力,真正建立起公开、平等、择优的评价任用机制,给优秀人才提供可以展示其才华的大舞台。创建择优选拔的评价任用机制,就是建立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选人用人方面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以业绩为重点,对人才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高校应倡导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适用”观,充分认识和照顾到人才的主体性。在人才评价考核中,既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又要不拘一格选拔任用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1]张英林.关于人才资本运营的几个问题[J].中国培训,2004,(5).

[2]张济顺.高校必须在人才建设中在有作为[J].上海教育,2003,(7).

[3](英)马尔科母·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管培俊.关于高校人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5]卢圣泉.人才资本运营解析[J].中国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

[6]李巧玲.浅谈人才资本及高校人才资本的建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

B

1671-6531(2010)06-0068-01

2010-09-16

郭明明,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动力资本机制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金茂资本 上地J SPACE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资本策局变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第一资本观
动力船
VR 资本之路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