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组织在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中的路径选择

2010-08-15 00:45刘舒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校团委师范大学吉林

郑 帅, 刘舒文

(吉林师范大学 团委,吉林 四平136001)

高校团组织在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中的路径选择

郑 帅, 刘舒文

(吉林师范大学 团委,吉林 四平136001)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师范生成才和就业至关重要,高师院校团委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始终把训练、提高学生的从师任教技能作为服务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吉林师范大学团委明确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和思路,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精心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高校团组织;教师职业技能活动;路径选择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于师范生成才和就业至关重要,“是高等师范学校各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的,是学生必修的内容”,是一种“生存技能”。高师院校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始终把训练、提高学生的从师任教技能作为服务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几年来,吉林师范大学注重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围绕学校办学特色努力打造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活动的品牌项目,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从教技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一、明确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和思路

创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模式,是教师专业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产物。吉林师范大学培养的大部分学生将来要服务基础教育,加强学生从师任教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毕业前能初步完成专业化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开发,是教师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高低正是衡量高师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因此,吉林师范大学坚持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从师任教的技能培养。在思路上,以综合化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全程化的“教学—训练—检查”运行体系为途径,以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依托,强调将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实施,培养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一直以来,吉林师范大学始终把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方面,主要围绕学生的“五能”(第二课堂教学技能、第二课堂指导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技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一话”(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师职业口语表达)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活动。

二、建立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保障机制

1.建立纪律严谨的制度保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吉林师范大学逐渐形成了学生处、校团委、职教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制定了《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方案》,提出了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学生从师任教技能,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措施方法,并制定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2.聘请优秀教师做技术指导。教师的技术指导是开展职业技能活动的关键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任教师队伍,目前从事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任教师有41人,其中承担基本技能教学工作的教师10人,承担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31人。

3.利用现代化的训练设施。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师范大学就成立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2002年,学校又拨专款,建设了设备更为健全的“教师教育训练中心”,该中心设有微格教室和训练教室等。

三、精心开展师范生职业技能活动

教师职业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性特点,若要有效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就要求必须加强实践环节。为此,吉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学生社团联合会以及一些学生社团在学生中的积极带动作用,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紧紧围绕“五能”、“三字”、“一话”来设计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提高学生从教技能的第二课堂活动和培养学生实用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1.加强常规训练活动。根据师范专业特点,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离校,师范专业的学生每人一块小黑板,统一规定书写内容,每日写一板,校学生会实践部委员定期检查,计入各学院的评比细则。职教部老师对学生的黑板字进行审核,写下批注给学生以指导。校团委通过开展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从各班级选拔职业技能水平过硬的学生作为“小先生”,负责班级日常训练活动的组织、服务与检查。请专业教师每周定期对“小先生”进行专门辅导,“小先生”负责对本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活动进行指导,形成“上传下达、少数带动多数”的形式。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专业的辅导,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提供保障。另外,通过“课前十分钟演讲”(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课前演讲,每天2-3人进行演讲)、“三角”(班级黑板设语音角、新闻角、外语角,用粉笔字书写,每天1-3人完成,每天一换)、“三报”(校、院、班三级组织的墙报、黑板报、手抄报)、“三写”(学生每日都写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等训练形式,确保每个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2.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根据吉林师范大学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由校团委联合教务处、职教部举办每年一届的“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采取班级初赛、院内预赛、校级决赛的形式,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参赛选手通过讲课等环节展示教师从教能力。同时,校团委定期开展“学生三笔字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辩论赛、“大学生外语节”以及每年的校、院、班三级“模拟课堂教学大赛”等活动,用竞赛的方式推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同时,通过每年三月份的教师技能训练活动月开展演讲、朗诵、书法、绘画、外文短剧、课件制作、体育竞技等活动,激发学生从教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从教技能。

3.加强学生的“实战演练”。学生成长成才的真正目的是要服务社会,社会可以使学生对从教技能发挥到极点,也可以大幅度完成学生从教技能的提升。为此,吉林师范大学定期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到附近农村实践基地义务授课。每年暑期“三下乡”时期,都组织几十支社会实践分队奔赴农村中小学,不仅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做教师的真实感受,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专业技能。近几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高师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吉林师范大学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之首。自2004年社团节创办以来,每年5月份,吉林师范大学举办与教师职业技能相关的社团活动。成立了校级社团——“教师职业技能协会”,此社团聘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围绕学生“五能”、“三字”、“一话”进行系统的指导,协会的优秀成员经常举办汇报演出,并代表学校参加省市级教师职业技能比赛,屡获佳绩。各学院的技能类社团也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提高学生从教本领,如“演讲协会”、“书法协会”,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和喜爱。

突出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完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活动体系,提高学生从师任教技能,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创新。事实证明扎实的学生从教技能训练,系统的教师职业素质教育,培养了吉林师范大学学生“朴实、坦实、务实、现实”的教师职业品格和“五能、三字、一话”的职业技能,学生以基础厚、潜力大、能力强、素质高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高声誉。

[1]教育部师范司.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大纲(试行) .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王嘉毅.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07,(1) .

[责任编辑:何 岩]

G416

B

1671-6531(2010)06-0075-02

2010-10-17

郑帅,男,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团委辅导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舒文,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人事处干事,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团委师范大学吉林
高校免费为女生送出3000双高跟鞋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红色教育在高校团委中的应用策略
吉林卷
吉林卷
哈尔滨工程大学团委组织开展“奋力书写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时代新篇章”主题党课
浅谈校团委学生会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