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2010-08-15 00:45胡运哲赵婧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人员

胡运哲,赵婧娅

(1.长春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胡运哲1,赵婧娅2

(1.长春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素质待提高、创新意识需提升,本文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高校教学队伍建设的构想。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正常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工作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和使用是否合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发展是否协调,日常教学工作的安排及实施是否高效、有序等多个方面。教学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是成正比的,并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只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就可以解决问题。事实上,教学质量的提高与高校教学工作相关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与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紧密相关。目前高校教学管理队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

1.队伍不稳定。许多高校院系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教学管理工作仅由一名专职人员承担,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加,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再加上不少主管领导由于教学、科研任务较多,无暇更多地顾及教学管理工作,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和压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些教学管理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大、调动频繁;年轻教师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相对不足,且缺乏教学管理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培训;有的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不能安心本职工作,寻求机会转行;老教师忙于繁重的日常工作,缺少深造机会,管理水平跟不上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学管理队伍的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教学管理的质量。

2.结构不合理。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学历、专业、职能四个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差距较大、所学专业五花八门及职能混淆不清是目前一些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基本现状。这种状况难以满足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

3.素质待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主要表现在职业信念、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三个方面。职业信念淡薄、专业知识贫乏、业务能力较差可以说是目前不少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基本状况。究其根源,更多的应该还是体制方面的原因。由于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对职业前途失去了信心,计较个人得失。因为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不同,又缺乏岗位培训,再加上整天忙于处理烦琐的日常事务,没有机会也没有精力参加继续教育,造成教育和管理专业知识严重不足,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不注重经验的积累和对教学管理课题的研究,袭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缺乏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这种状况,明显滞后于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4.创新意识需提升。许多教学管理人员由于长期以来被动地执行有关政策,机械地完成相关工作,已经养成了简单服从领导意志的习惯,只记住了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忘记了教学管理的指挥功能。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新思路、新方法,墨守成规、不求进取,这种状况根本无法实现新形势下教学管理改革的目标。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构想

1.建立一支全新的教学管理队伍。首先,我们要树立大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队伍的概念。教学管理不仅仅涉及教务管理,从院长到各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从教务处到系(部、中心)、再到教研室,都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因此,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仅仅是教务处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还应包括各系(部、中心)负责人、办公室主任、各系(部、中心)教研室负责人及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管理的不同岗位建立相应岗位职责、工作规范、考核评估办法和评优办法,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从政策、待遇、晋级、职称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安心工作。教务处、各教学系部要根据教育部本科水平评估的指标要求,逐步调整、充实教学管理队伍。凡新进从事教学管理的人员,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要逐步增大具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院教学管理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因此,学校各级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切切实实地做好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选用、培训、待遇、晋升等工作,使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得以提高,工作条件和环境得以改善,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氛围。要转变以往认为不论学历高低、能力大小、素质好坏都能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旧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把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到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合理、懂管理、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学管理队伍。

2.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作为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教育学,而且要懂得心理学和管理科学。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人员参加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掌握教学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是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管理素质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要进行现代教育理论、教学管理理论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素质、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学校还应对新上岗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学习和掌握教学管理的基本专业知识、内容、方法,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岗人员要通过岗位培训和自选培训,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管理理论、政策法规、应用技术,以更新管理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不断提高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教育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工作要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服务,要为教师教学工作服务,要为教学部门和其他工作部门服务,要为实现学校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服务。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和教学服务的思想,爱岗敬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牢固树立以服务为本,一切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深入细致、求真务实,要真正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全心全意、真心真意为师生服务,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真正做到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与时俱进。

3.建立有效的机制。学校应该吸引优秀管理人才投身教学管理工作,从而巩固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学校的有效机制应该包括:一是岗位责任制。落实编制,明确责任,通过检查监督约束教学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执行规范,完成目标。二是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优化组合,使教学管理人员保持开拓进取精神,创优质管理与服务。通过竞争,激发教学管理工作的活力,使整个教学管理队伍显得生机勃勃,富有朝气。三是利益机制。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业绩考评应与个人收益挂钩,建立公平、合理的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定制度,逐渐提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以保证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四是激励机制。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手段,以推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不断优化。

4.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是一流教学管理水平的保障。先进的管理水平也需用先进的装备来武装。在配置各种设备时应充分考虑教学管理工作的需要,教育经费使用应首先考虑为教学服务,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不能以官本位的思维模式来考虑高校办公条件和教学设施。要彻底改变行政式管理的旧观念,建立和促进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学管理新观念。

5.加强内部建设,强化教学管理的角色意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求,建立健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高效管理。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教学管理的工作状态反映出一个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状态。首先,要树立“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的管理理念,形成全力为教学服务的新局面。其次,应健全各项工作的计划管理。教务处是全院教学工作的指挥中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教风学风建设等重大问题,均应由教务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意见,给予宏观指导。同时,对整个教学全过程的宏观监控、学籍管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也是教务处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教务处在每学期初应对各项工作做出相应的计划。要制订学年计划,还要制订学期计划,统筹安排、协调一致,使得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第三,建立定期召开例会的制度,每月末应对本月工作及时总结,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提出下月的工作计划;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学科、专业、教材等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应形成一定的制度,将教学管理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从而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为配合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与发展,保障教学质量,高校在加大硬件建设投入力度,抓紧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高水平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拥有一支敬业奉献、优质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将对学校的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1]夏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6.7-8.

[2]陈文贵.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及队伍建设[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43.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4]王跃.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学秘书队伍建设的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4):124.

[5]游佩林.试论高等学校院(系)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J].平原大学学报,2003,(4):118.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

B

1671-6531(2010)06-0077-02

2010-08-22

胡运哲,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教师;赵婧娅,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人员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