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 00:45张红宇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讲授经济学

张红宇

(渤海大学 政法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张红宇

(渤海大学 政法学院,辽宁 锦州1210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笔者针对该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求教学艺术的对策建议,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创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全国高校两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渤海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在专业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不少学生对这门课程存有偏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有“厌学”情绪。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一、创新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时代、实践相结合

1.注重课程内容的发展和完善,体现课程的时代性。目前,我国各高校所采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其内容基本上仍主要由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主要来源于《资本论》,“帝国主义”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在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础上增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及其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也需要不断地加以深化和拓展。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还要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而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以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深化新时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和认识。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企业理论”、“产权理论”等问题时,也同样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注重理论在新时期的时代性。

2.增加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容,注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科学成果的理论,它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都是在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而且,西方经济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它的许多理论,如均衡价格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等都值得我们加以借鉴。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中所采取的很多政策、措施都借鉴了西方经济理论中科学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只有科学增加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容,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分析,才能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整个经济史的发展进程,用科学的理论去武装人。例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时,笔者向学生介绍其理论来源——斯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时,着重介绍其与萨伊的“三位一体”的分配理论及现代西方主流按要素分配理论的比较分析;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向学生介绍其理论来源——魁奈的《经济表》。通过在这些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评价西方经济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目前,很多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过时,不能解释当代经济社会新出现的很多经济现象和问题,不符合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而且,由于这门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很多教师大都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忙碌讲授、学生紧张记录,从而导致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延续和扩大,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在熟练把握课程内容由浅入深讲授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组织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弥补传统的单纯由教师讲授方法的缺陷和不足,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中来。

1.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在讲清概念及理论渊源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一问题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并结合目前我国劳动力的现实状况,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劳动力所有权问题;在讲授马克思主义“资本循环理论”时,可以结合我国曾经出现的“三角债”、“产品过剩”等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加速资本周转的重要意义以及两大部类保持比例协调的重要性。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的学术文章,让学生写出一些小论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于100多年前,它在当代的适用性是讲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证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政治经济学有关理论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用当前发生的经济事件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时,可以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与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矛盾;讲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时,可以联系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讲授“资本主义工资”这一定义时,可以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其价格也就是工资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素质,即劳动力商品的质量高低以及给买主带来的预期收益的大小。

3.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于1924年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及需要,把实践中真实的情况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案例。通过学生独立或集体地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及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最初应用案例教学起因于2003年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他们所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非常抽象,不好理解,也没意思,能不能多举些实例来说明相关问题。针对学生的要求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笔者开始认真研究案例教学,通过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并置于一定的实际之中,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通过“北大方正资产界定”的事例来说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性;以“华西牛奶倒入下水道”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4.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多媒体教学是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的好处绝不仅仅体现为节约板书时间、保证板书规范或减少教室粉尘污染上,更主要的是信息表达方式的丰富性、生动性及功能的多样性。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图、文、声像、动画等多种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为了说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实质,笔者展示了一系列图片来生动地说明工人一旦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之后,“原来的货币占有者作为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占有者作为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同时,通过放映卓别林《摩登时代》的部分片段,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理解。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卫兴华,林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黄丽惠.关于《政治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再认识[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3).

[责任编辑:贺春健]

G642

:B

:1671-6531(2010)06-0104-02

2010-09-17

张红宇,女,吉林长春人,渤海大学政法学院教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政府经济学。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讲授经济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简明经济学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经济学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