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2010-08-15 00:45付春红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级我院

付春红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论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付春红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甘肃 兰州730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所需要的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为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真正的英语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作为独立学院,我院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于2008年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改革——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本文将针对独立院校的学生特点,讨论独立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和不足。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语言输入假说”

一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2007年8月7日教育部办公厅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通知中明确表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并提出了大学英语的“三个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在这“三个要求”中分别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推荐词汇量做出了不同的要求,我院的分级教学正是根据“三个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所招收的学生是介于普通本科与专科之间的“三本”学生,高考成绩低于普通高校学生,分数差距虽然不能完全代表其知识水平,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反映其学习基础,从其高考的英语成绩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差距非常大。由于独立学院招生层次不同,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独立学院要想让大部分学生都能真正的学会并吸收所学的知识,就应该根据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含义

分级教学是指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学生水平的条件下,通过对学生的客观分析,对他们进行分级之后实施分级教学,分级评价,并协调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使教学要求与各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互适应,促使各级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达到分级发展的目的。

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1.“语言输入假说”。Rod Ellis在其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提到了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同时,戴炜栋,何兆熊(2002)在其主编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十一章特别提到了S.D.Krashen的输入假说对二语习得的作用。S.D.Krashen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i+1是指高出语言习得者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这是最易接受的语言输入。如果语言输入远远高出语言习得者的语言水平,即i+2,或者是接近甚至低于语言习得者的现有水平,即i+0,学生就不能获得理解性的输入。“语言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因材施教。育教学思想最早出自于在《论语·颜渊》。樊迟、司马牛、仲弓、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同一问题给出了4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后人对其教育教学事例与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自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之后,中国许多其他的教育家也曾多次使用这种方法。我国伟大的教育家科学家周培源在教育第一线的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运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由此可见,因材施教从古至今一直是教育家们所钟爱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从2009年我国实行高考扩招以来,我院招收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学生,由于学生的生源,所受各地方言的影响以及所接受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出现了不同层次上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之下,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则更显其合理性。

四、我院分级教学的实施手段

我院对2008级本科生实行英语分级教学。新生入校后,参加了英语分级考试,此次考试分数在60分以上并且高考分数在90分以上的同学分为A班,考虑到分级教学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及我院的具体情况,我院决定将其余的学生统一分为B班,因此,2008级学生总共分为6个A班,25个B班。A班学生除了接受课本知识外,还增加了多媒体课以及其他授课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B班则以精讲课本内容为主,为学生打好英语基础。在成绩考核方面,A班的试卷以课外内容为主,检测学生各方面能力,B班的试卷则以课本为主,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五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意义和不足

(一)分级教学的意义

1.分级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英语基础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接受水平。作为一线老师,我对这一点的认识比较清楚。在没有分级的课堂上,我经常发现有学生睡觉,这种现象暗示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目前的英语教学方法不适用部分学生,二是长此下去,英语水平差的学生会越来越跟不上,英语水平好的学生会越来越没有学习英语的欲望,久而久之,这两种水平的学生都会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可想而知,如果把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放到一个班里授课,会有多少学生因为少讲而“吃不饱”,多讲而“吃不消”,而无论“吃不饱”还是“吃不消”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当然学习效果也就差。面对这样的英语教学状况,分级教学法无疑是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实施分级教学后,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讲授不同的内容,以前那种“吃不跑”和“吃不消”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将成为过去。

2.分级教学可以让老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英语分班之后,老师对于学生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掌握,可以灵活地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和班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我院的分级教学而言,针对基础相对较好的A班学生,授课老师除了讲解课本知识外,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传授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以及开阔学生的视野。此外,A班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多媒体课程来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对于基础较差的B班学生则以精讲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同时系统的给学生补充语法知识以及讲解篇章结构。上课所采用的语言也是英汉结合,甚至遇到难以理解的课文要以汉语为主。由此可见,分级教学让老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对课本的讲解程度有了更准确的把握。A班老师完成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任务,B班老师也实现了为学生打好基础的目标。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英语分级教学确实为一线英语老师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实行英语分级教学后,我院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有所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授课效果有所好转,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也会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无论是对于学生,老师还是学校都有很大的意义。

(二)分级教学的不足

分级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分级教学让A班的学生产生了优越感,使B班的学生的出现了自卑感和心理焦虑等问题。与此同时,分级教学也给老师的考勤,成绩的考核造成了问题,增加了学校的排课,考试,试卷审核等方面的教学管理上的困难。

六、结语

分级教学的确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可否认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各个学校应该在肯定分级教学的同时,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更好的发挥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作用。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0)06-0114-02

2010—09—22

付春红,女,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级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分级诊疗路难行?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