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计算机课堂教学对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2010-08-15 00:45李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师范生

李晶

(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谈计算机课堂教学对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培养

李晶

(吉林师范大学 辽源分院,吉林 辽源 136200)

师范院校作为教师成长的摇篮,专注地执着于促进学生的专业化成长,计算机学科教学是师范学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师范生专业化成长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本文从计算机课程的课堂教学角度,讨论了如何对师范生实施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

课堂教学;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所谓专业人员,是指必须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活动的群体。由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集中表现在专业情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方面(徐建华,2005)。师范生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是师范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构架师范学生专业成长平台,促进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师范教师与师范学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师范学院教师是师范院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实施者,所有的师范教师都有责任为学生打造专业技能发展的平台,计算机学科的教师也应为此而研究探索。

计算机学科是师范院校的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师范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包含计算机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现代教育技术等几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直接训练了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技能、信息的搜索技能、计算机应用的技能、课程资源的开发技能等等。大多数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计算机技术的传授,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直接实现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很多其它重要的师范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经过多年师范学校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计算机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不但直接对师范生实施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的培养,而且通过教师本身的影响、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也可以实施其它师范生专业化的培养,以下几点是笔者关于师范生专业化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一、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引领学生专业情感发展的方向

情感作为心理学的名词,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全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包括人的喜、怒、哀、乐、恐、惊等六种基本的情绪体验。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指都是对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和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对待工作职责的情感(李志英,2008)。

中国的古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美国的学者傅雷曼认为:教师的人格特质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它比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设备技术等都重要。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和引路人,是学生最好最直接的学习榜样,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注重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熏陶学生,对他们严格要求,就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传递,更加有效地教育学生,并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和未来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教师既具有所有教师共性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的素养品质,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耐心细致的指导、计算机教师对机器设备的小心爱护、计算机教师为了跟上科学的发展不断的学习、计算机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的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渊博的先进的专业知识,这都将引领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专业情感,感染师范生也要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去对待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

二、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渗透教育教学专业知识

师范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有广博扎实的学科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专业知识。计算机学科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没有太多的直接关联,那么要渗透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认识,就要在教学中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恰当地渗透教育教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创造性地、合理地根据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选择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意识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材料,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讲授文档的编辑与修改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选择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小学的语文课文、小学的课程标准等;讲授表格的编辑与修改时,可以选择课程表、值日生轮留表、带表格的教案等;讲授文档的综合知识时,可以选择编写一份小学语文或数学试卷。在讲授《二维动画》时,可以多引领学生做些小课件,讲逐帧动画时可以选取按笔顺书写汉字为实例,讲动作动画可以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追击问题为实例。教师有效的选择教学内容,一方面成功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创设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情境,使学生不但形成计算机知识知识构建,也形成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意义的构建。教师作为学生知识构建的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保持下去。创建学生、教师、计算机知识、教师专业知识几者相关联的情境,在情境中学生获得新的知觉、理解和意义,积累专业知识。

三、课前说话练习,训练学生表达能力

“课前三分钟“是师范院校的光荣传统,也就是在正式授课之前安排学生自拟题目站在讲台前,面向全班学生练习讲话(罗青平,2009)。但是大多只有语文课堂上进行练习,计算机学科也可以进行训练。“课前三分钟”的目的是让学生练习普通话,习惯在众人面前讲话,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是师范学生训练的重点科目之一。计算机课堂上进行“课前三分钟”训练可选择与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内容,比如计算机相关的名人轶事、学生自己喜欢的技术技能、学生自己总结的小窍门或技术要点等。实践证明,开始的时候学生只是选择在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比如:介绍比尔盖茨、介绍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介绍某软件游戏,后来大家渐渐转移到当前所学的内容,有人讲整个表格居中的技巧,有人讲如何在表格中插入序号等,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学习气氛浓厚,不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这也成为学生计算机知识共享,知识分享的平台。另外,“课前三分钟”训练要注重效果,教师要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仪态、表情、语言表达、音准、知识技巧的正确性给予适当的点评,尽早发现学生语言表达方面的缺点和坏习惯,锻炼学生敢于大方地与众人交流。

四、改进教学方法,锻炼学生专业技能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李秉德,2001)。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常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练习法等等。在原有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上应该不断的改革创新,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研究学习,在课堂上以“小教师”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即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巧,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课程的优势,同时也锻炼学生备课的技能、组织教学内容的技能、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也是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平台,师范生早些进入到教师的角色中去。

师范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好坏,决定了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早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工作职责,关系到未来的小学教育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专业化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也不能顾此失彼,分不清主次,要以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为主,实施专业化培养为辅,两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需要在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实践。

[1]徐建华.对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

[2]李志英.谈教师的职业情感[J].教师教育研究,2008,9.

[3]罗青平.师范课堂教学“师范性”特点例举[M].陕西教育,2009,10.

[4]李秉德.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B

:1671-6531(2010)06-0121-02

2010—11—20

李晶,女,吉林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讲师。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药学专科学生专业技能考核评价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