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营企业集团内审建设的探讨

2010-08-15 00:45蒋荣梅江苏涌鑫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1
当代经济 2010年8期
关键词:内审民营企业人员

○蒋荣梅 (江苏涌鑫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00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民营企业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民营企业家抓住发展契机,多渠道获取资金,扩充业务范围,壮大企业规模,逐渐形成了企业集团的形式。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管理问题也引起了企业家的重视,如何不断优化自身的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避免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成为企业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防范风险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加强内部审计,预防和纠察潜在的及现实的风险,稳定企业发展步伐。实践也证明,加强内部审计对民营企业集团的发展至关重要。

1、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实施企业风险管理

市场经济环境瞬息万变,民营企业受自身资金实力和发展规模的限制,很多管理和运营的制度建设不够成熟,需要在后期的发展中不断完善。但关于风险的预防和避免始终是管理焦点。而风险管理恰好是内部审计的重要职责。再加上内部审计人员职位的特殊性,使其比较熟悉本企业的经济业务和经营环境,能够很便利地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风险分析,发现风险存在的隐患,然后根据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全面又符合实际的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相比任何形式的监督控制都更直接、更有效。

2、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民营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实力

虽然目前民营企业身份已经得到认定,国家对其发展的扶持政策也相应出台了一些。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从制度安排的推出到制度安排实施需要一个很长的渐进的协调过程。这种背景下的民营企业,自身具有天然的落后性和不成熟性,还不是完善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其他经济形式的企业对其威胁较大。在我国加入WTO之后,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民营企业竞争压力更大,多数民营企业寻求各种方法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实力。而这时,规范内控管理成为增强实力的重要措施,通过内部审计查找经营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强化企业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经济效益,很明显地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达到了其他监督部门无法实现的效果。

3、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规范民营企业集团的行为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增加,分支机构增多,控制权较分散,遇到的管理问题比较多,管理难度加大。要想合理、有效地管理众多的分支机构和下属企业,规范其经营行为,维护内部秩序,坚守本企业集团的管理权威性,团结全体精力,实现企业目标,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时刻监督和管控各层级工作质量,把握企业经营发展的动态状况,确保企业行为的效益化与合法化。

4、开展内部审计有助于民营企业集团建立严格的有限责任制度,确保财产安全

开展内部审计的初衷就是尽可能地防范企业发展中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确保企业的发展动力。通过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建立严格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有效地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有关的经济责任,鉴证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和投资者权益的实现情况,为投资者的下一步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企业家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利益。

二、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的时间并不长,整个制度的建设还需要随着实践不断完善。民营企业集团应用此种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更是任务艰巨。总体来看,目前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以下问题。

1、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使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

目前民营企业的独裁或家族式管理模式成为其显著特点,对内部审计还处在一种非理性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如何设置、审计人员怎样合理配备完全取决于企业所有者个人的意识。这种管理改变了内部审计应有的机构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交叉,审计人员与其他财务人员重叠,严重削弱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并且审计人员没有实质性权利,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尊重与信服,在审计过程中不予配合,甚至设置障碍,造成内部审计权威性的丧失,内部审计职能无法实现。

2、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方法落后、范围较窄

目前国家对民营企业如何设计内部审计制度,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其他社会制度体系中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和准则为其实践做指导。民营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财务审计,审计人员无法适应信息技术对传统操作过程提出的挑战,对计算机运用极不熟练,许多审计活动仍沿袭传统手工查账的方式。审计手段的落后,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效率低、准确率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簿、凭证及相关经济资料,现代风险管理要求的经营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根本就不涉及,重点错位,很多问题发现不了,为后期的工作埋下隐患。

3、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审计质量不高

民营企业同其他性质的企业相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因为大都采用家庭管理模式,整个企业管理的科学性都有待提高。在岗位配置上直接派亲戚担任大部门职务,尤其是审计部门。这种岗位聘用制度直接影响了整体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准,导致内部审计队伍的非专业性,这种人力资本结构使得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失去保证。

4、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重点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表现为因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不合理,责任落实制度不完善,审计人员缺乏主动性。我国现在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领导体制没有统一的要求,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随意性较大,或直属厂长经理,或直属总会计师,也有的与财务部门合二为一……这些模糊、混乱的内部审计领导体制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责任不明确,权利不具备,各部门积极性不高。其次,敷衍了事的民营企业内部审计主要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经济效益等领域,没有达到预防风险的效果,审计重点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

三、改进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对策

内部审计对民营企业来说,还是比较新的管理制度。在目前实践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加强内部审计对民营企业集团的继续发展壮大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为此提出以下几条改进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的对策。

1、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家族式管理模式

最有效的提高管理制度效率的措施就是企业终级管理制度的定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而当前民营企业的家族管理模式制约内部审计作用发挥的根源就在于两权。民营企业应大胆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家族式的垄断模式,将权力适当下放,做到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激发审计部门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内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2、提高民营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当民营企业家做大做强,使企业发展到集团规模的时候,其管理的重心之一就应该是风险管理。尤其是在房地产业务方面,受宏观政策影响较大,市场波动性较明显,因不动产贷款不能如期偿还引起的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如何尽可能避免市场风险,维持业务开展的流动资金,应该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所以民营企业家首先应发挥一把手的权威性,高瞻远瞩建立与企业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内审结构。当企业规模较大形成企业集团时,可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或董事长领导下的审计中心,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同时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企业的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为全企业的内审工作奠定基调,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然后将后续的制度改进与完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3、丰富内部审计手段,充实审计内容

方法和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配备过硬的软件、硬件设备,提供内部审计人员更新知识体系,学习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的机会。然后引导审计人员学以致用,将内部审计的内容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扩大审计范围,由传统的被动式的事后审计转向参与式的事前控制为主,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对高风险暴露点进行识别、分析,将分析的结果与预定可接受的风险的金额水平相比较,为民营企业认清市场发展优劣势、做出进一步发展计划提供决策支持。以汽车销售板块为例,汽车行业面临的主要是市场风险,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压力同时来自国内外竞争对手,应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市场动态,收集足够数据,分析风险点,掌握市场行情;通过完善内部审计程序,改造汽车板块业务流程,提高市场反应灵敏度,降低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增强竞争力。

4、全面提升审计队伍的素质,提高审计效率

首先,为克服内部审计人员非专业性导致的审计质量较低的缺陷,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必须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上岗资格的获取条件,同时多渠道、多专业地选拔审计人员,保证整体素质能够满足开展工作的正常需要。其次,要重视内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制定完善的内部审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使内部审计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保证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5、优化审计环境,内审与外审相结合

审计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创造不仅包括企业自身制度建设的完善,还包括政府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将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也纳入内部审计协会管理,通过法规的完善、政策上的引导支持,促进其内审工作的开展。另外,处理好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将两者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发挥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作用。而对于条件有限的民营企业,也可以在企业设立内部审计长,将内部审计工作通过投标等方式向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发包,审计长监督审计业务的执行。这样可以借助专业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对企业做出客观的评价,得到切合企业实际的建设性意见,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赵继艳:试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J].审计文献,2009(7).

[2]汪俊、余莉: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8(8).

[3]薛芳:构建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5).

[4]黄怡芝:浅析民营企业的内部审计叨[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4).

[5]何红玲、庞颜玲: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2007(29).

猜你喜欢
内审民营企业人员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