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语言的用声技巧

2010-08-15 00:54李建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双唇白石语气

李建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有声语言的用声技巧

李建玲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承德 067000)

作者主要从有声语言角度介绍三种用声技巧,即巧用气息控制,使声音优美动听;巧用口腔控制,使声音清晰悦耳;巧用语气调节,使声音色彩丰富,力求使有声语言的用声更加悦耳动听。

有声语言;声音;技巧

有声语言,顾名思义,是以声音形式为载体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字正腔圆、清晰持久、刚柔自如、声情并茂。而这一境界的获得,除注重内容外,其声音形式是否优美动听、清晰悦耳、色彩丰富也同样重要。那么,如何使声音达到这一要求呢?关键在于“巧用”。

一、巧用气息控制,使声音优美动听

我们平时听人说话、讲课、或是演讲、辩论等,常会感到有些人声音要么过高、过亮,要么过低、过虚,要么过挤、过扁或过紧、过僵,听着很不舒服,更谈不上美感,其原因关键是用声时缺乏气息控制。要想使气息得到有效控制,使声音响亮、持久、通畅、圆润,需要进行科学的气息训练,这既是声音训练的基本程序,也是需要长期坚持、慢慢体会、反复领悟的过程。

气息训练,从呼吸练起。为使声音有所依托,开始训练时,需面向墙壁或镜前一尺远,立定站稳:挺胸;收腹;提臀;抬头;下颌微收;目视前方;两肩放松,自然下垂。想象自己正处在鲜花丛中,面对香气扑鼻的鲜花,随后用叹气的方式 (深深地叹出一口气),把胸中余气放出,接着双唇微张,用口、鼻同时慢慢将花香深深地吸入肺底,寻找沁人心脾的感觉。这时会感到后腰部位渐渐撑开,小腹肌肉渐渐紧绷,不凸不瘪,这便是气入丹田了 (丹田在肚脐下三指处)。这种吸气状态保持几秒钟,仔细体会后腰部位和小腹肌肉的感觉,然后带着这种感觉慢慢平稳、舒缓、均匀地把气息渐渐呼出,这便形成了一个吸、呼的循环。

吸气练习需注意不要抬高肩膀或伸长脖子,胸部也不要起伏。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要放松下来重新练习;呼气练习关键在于控制,即不要让吸进的气一下子全放出来,要保持住小腹的收缩感,随气流的慢慢呼出小腹渐渐放松,但仍不失去收住的感觉,最后逐渐恢复自然状态。可以用均匀地吹开桌面灰尘而土不飞扬或吹蜡烛让火焰小而不灭的方式作呼气的辅助练习。这种呼吸的气息状态要反复练习,仔细体会,找到正确感觉。随着练习的逐步加深,吸气动作会逐步加快,直到瞬间完成;呼气动作也逐步顺畅自如。在找到正确吸气感觉后,可练习下列内容:

1.发“啊”(即单元音a)的延长音。声音由微弱开始,逐渐加大音量,逐步找准自己最舒服的声音状态,尽量延长时间。此时两肩放松,喉部放松,丹田用力,气息畅通。如果发声途中某处紧张,如胸部发堵或喉部发紧则不正确,需重新体会。

2.数数;数枣。发标准饱满的1、2、3、4、5……,先慢数,约一秒钟一个,数6-10个。后逐步加快,数量逐步增多;按同样要求由慢及快,由少及多数枣:一个枣、两个枣……十个枣、九个枣……,1—10个枣循环着数。

3.喊人。用开口度大、发音响亮的音组成的人名如“阿毛”、“小兰”作练习,设想被喊人的距离由近及远,声音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短到长,直至有回声的感觉。

4.字词练习。先多练开口度大的音节,如:昂扬、长江、百炼成钢、花好月圆等,以后逐渐练习其他字词。

5.古诗词练习。先练习比较短小、类型比较单一的古体诗,如:轻快型的《鹅》、高亢型的《登鹳雀楼》、低缓型的《静夜思》等。练时要随古诗的韵律走,一般一句一吸呼,注意尾音拖送。以后逐渐练习其他类型的诗。

6.绕口令练习。先慢练短小的,一句一吸呼,然后在保证吐字清晰的基础上逐渐加快。

7.篇目练习。可自选朗朗上口的作品练习。

在作字词、古诗词等项练习时,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藏的词的内涵和情感分量,要依据词义内涵和情感分量的不同对气息的深浅、缓急、强弱加以调节,让每个字音得到夸张和舒展,使所发出的声音与所表达的词义及情感相吻合,达到以情调气,以气托声,以声传情的气息运用的高级阶段。如练“百炼成钢”,气息要饱满、有力,表现出久经锻炼、异常坚强的含义。练“花好月圆”,气息就要轻柔、舒缓,以表现出十分美妙的情感。练古诗《鹅》,用气以平和、轻快、舒缓为主,表现出鹅儿在水中浮游嬉戏的情景。练古诗《登鹳雀楼》,用气以高亢、饱满为主,表现出壮美博大的气势。

以上练习需每日天天练,持之以恒;练时要循序渐进:先练气,后发声;先弱声,后强声;时间由短(10-15分钟)及长(20-30分钟);要掌握技巧:练“好”(感觉正确)不练“坏”(感觉不正确);练“慢”(仔细体会,找对感觉)不练“快”(盲目张口)。在“好”、“慢”的基础上,逐步达到吸气从容适度,呼气舒畅自如,使声音通畅自然、优美动听。

二、巧用口腔控制,使声音清晰悦耳

有人说话字正腔圆、吐字如珠、清晰悦耳,而有人说话如同嘴里含着棉花,温温涂涂、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这其中的关键在于用声时口腔能否得到控制。要使口腔得到有效控制,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需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口腔开度要大;二是唇舌力度要强。

口腔开度要大,是指发音时口腔张开的幅度要大。这并非简单地把嘴直接张开,让口腔呈鸭嘴型,而是要求在张开嘴的同时把后牙上下之间的距离也拉开,即打开后槽牙,上牙有向上提起的感觉,让口腔呈倒马蹄形,这样可以增大口腔空间,丰富口腔共鸣,使声音美化,圆润悦耳。练习时可用“半打哈欠”的感觉作引导,体会此时口腔的状态,感受一下双侧上后槽牙是否提起,整个舌面是否向下凹,如果正确,则以正确的呼吸方式发单元音α(啊),并着重练习以α为韵母的音节,如:bα(八)、pα(啪)、fα(发)等,以及开口度大的字词,如:发达、打靶、安然、昂扬、来龙去脉、来日方长等。在此基础上,练习《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江雪》等比较空远大气的古诗,练时要注意字字拉开,气息支撑,尾音托送,同时注意与诗的意境相融合。绕口令可练习开口度大的,如“八百标兵”(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大。)等。

唇舌力度要强,是指发音时双唇和舌头要有一定的力度。声音发散、吐字不清的最主要原因是双唇和舌头缺乏力度。要使双唇发挥出力量,需要给双唇的运动找到依托,这便要求双唇,尤其是上唇需展开贴住上齿,并把唇的力量集中到唇的中央和唇的内缘处,这样可以使声音集中、明亮、干净。可练以u、ü或i为韵母的音节,如:葡萄、读书、语句、序曲、笔记、稀奇等。绕口令可练习“吃葡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等,练时注意不要圆唇,更不要撅唇,要平展双唇,唇贴齿面。

声音是否清晰、集中、明亮,舌尖的作用更为重要。发音时整个舌体要取收势,不要随意平摊在嘴里。练习时可以想象自己的舌头很小、很细、很尖、很有弹性、能收能缩、灵动自如。可先练习舌尖部位起主要作用的字词,如:打倒、特点、来电、流利、玲珑等。绕口令可练习“打特盗”(调到敌岛打特盗,特盗太刁投短刀。挡推顶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等。

唇舌力度练习,需注意不要把字音咬得过紧、过死,更不能“咬牙切齿”,要遵循语言自身的表达规律,依据词义内涵和感情色彩,错落有致地安排字音,使其表达自然流畅、清晰悦耳。

三、巧用语气调节,使声音色彩丰富

有些人讲话,如果单就内容而言,本属言之有物、头头是道,理应吸引人、打动人,可是听起来却单调乏味、毫无生气、令人生厌。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声音充满活力、色彩丰富,对语气做适当调节,不失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

语气往往蕴涵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之中,而语言表达都有其特定的语义内涵和感情色彩,同时也赋予了相应的气息状态和声音形式。不同的语义内涵和感情色彩需要不同的气息状态和声音形式来体现,以突出声音色彩的丰富性及生动性。其中的相互关系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曾做过精辟的概括和具体的描述,在此不妨引用如下:

爱的感情——气虚声柔 憎的感情——气足声硬

喜的感情——气满声高 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欲的感情——气多声放 惧的感情——气提声凝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冷的感情——气少声平

怒的感情——气粗声重 疑的感情——气细声粘

这是各种不同感情色彩在气息声音上显露出的特点,在具体表达中,要依据具体的思想感情选用相应的语气,以表达出丰富的内在情感,体现出丰富的声音色彩。当然,语气的色彩不是孤立单一的,而是交错结合,并有主次之分,练习时要准确把握主要情感所显示出的相应语气,以便使声音能准确细致地传情达意,显示出相应的生动色彩。

开始练习时,可选用语气比较单一的简单语句,如针对“你叫什么名字”这一同样话语,设想不同情境的问话形式,练习用不同的语气和声音形式表达出相应的情感。如:

阿姨对三、四岁的可爱孩子的询问;(喜爱;语气亲切、柔和)

老师对学生的疑问;(关切;语气亲切、平和)

某人对陌生人:对普通人的询问;(关注;语气亲切、平和)

对需要答谢的人的询问;(感激;语气恳切)

对侵犯自己的人的质问;(斥责;语气生硬、冷淡)

警察对犯人的讯问:(严肃;语气平淡)等。

在此基础上,可选用感情比较丰富的文字作品,运用相应的语气和声音形式反复训练,直到生动感人,尽情达意,这时的声音色彩也便绚丽多姿,尽如人意了。

H018.1

A

1005-1554(2010)03-0012-02

2010-07-06

李建玲(1963-),女,河北承德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双唇白石语气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条纹双唇兰,中国兰科双唇兰属一新记录种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倾心之吻
语气不对
白石塔
注意说话的语气
红砖白石五店市
水漾蜜桃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