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2010-08-15 00:54达丽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以人为本核心科学

达丽美, 杜 萍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达丽美1, 杜 萍2

(1.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把握以“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的提出不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还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观。作者将围绕着“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的核心地位,初步探析“以人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依据,“以人为本”处于核心地位的体现,以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现实中所发挥的意义,从而促进我们更好的认识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核心地位

一、“以人为本”核心地位的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谓的核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其它因素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科学发展观若离开“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就失去了目标和灵魂。“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表现为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围绕人,发展的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等方面。

1.发展为了“人”

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单纯的物质财富增长。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科学发展观,就是通过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此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的终极目标,而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发展,都是为了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通过这一过程关照现实的发展,从而实现科学发展。这使“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统帅,体现了人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最终目的性的地位,这种目的性也就决定了它的核心地位性。

2.发展依靠“人”

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在于社会的发展依靠人。因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求人在科学发展观中必然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人除了自身生产外,还要进行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产,这些生产形成了社会的发展,所以离开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世界上也根本就不存在独立于人之外的社会,整个历史无外乎就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是人类的历史。人是科学发展的直接行动者,是谋求社会发展过程中唯一能动的因素,没有人的参与,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也正是人的参与,人本身即有的天赋、创造性和主体能动性,才将一切社会财富由死物变成为人所用的活物。而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通过劳动实践达成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同时,人还是科学发展的评价者,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是将发展成果惠及人类,即实现以人为本。而社会发展是否科学,能否统筹到各个地方,能否兼顾到每个人的利益,则需要一个评价者,这个评价者就是人,因为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人民是否满意,是我们评价发展是否科学的标准。这一切就决定了人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十分必然的。

3.发展围绕“人”

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还在于社会的发展围绕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经济富裕、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良好条件,它着眼于通过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去推动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协调发展,就是促进社会结构中的诸多要素和社会关系中的诸多环节间的协调,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为了实现人的发展,需要创造的一个良好生态环境,发展不能只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需要,为了保证人发展的连续性,而需要保持良性的生态循环。总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中的人而展开的科学发展,离开这一核心就不再是科学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核心地位的依据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表明我们党对社会发展问题的认识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是由群众史观、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1.群众史观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P103这表明他认为,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了群众史观,将群众史观作为理论依据,坚持尊重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以党的群众史观为指导求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强调人民是发展的目的,是发展的动力,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标准,人民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决策正确的手段。此外,理解和把握群众史观,关键是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机统一起来,而这恰恰正是贯穿科学发展观始终的基本立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这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着本质的联系。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2.党的宗旨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2]P279也就是说,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有。不难看出,以人为本是与我们党的宗旨完全一致的,是我们党的宗旨在社会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以党的宗旨为依据而提出来的。

3.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国家的政治权利来源于人民,又造福于人民,此外人民还掌握着国家生产资料的支配权,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最高权力,享有对国家重大事务的最终处置权。因为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和国家权力的主体,理所应当的处于授权者的地位,在关键时刻理应由人民发挥最终的处置权。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必须遵从人民的意志,由人民担当管理国家的主体,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最终所服从的理应也是人民的意志,这就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完全一致的。事实上,以人为本就是站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社会主义的性质为依据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和主体地位。

三、“以人为本”核心地位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理念,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

执政合法性即政党执政,要获得民众授权,获得足够多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要想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就必须推进民主建设,因为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社会主义民主既是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它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直接关乎民众对党的态度,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执掌国家政权是每个政党共同的目标,每一个政党要想巩固执政地位,就要争取民众的支持和授权,也就是获得执政合法性。然而,民众要授权和支持某一政党执政的话,主要是从自身利益的实现程度来对政党进行评价,进而决定是否支持这一政党执政。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社会的一切发展都是围绕人来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的利益,使人民高兴,让人民满意。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促进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而提高我们党的执政合法性。

2.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善于依靠群众,不善于同党内外的人员合作,那就无法把工作做好。”[3]P114邓小平也强调:“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4]P4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些足以证明,人民是否有积极性,对我们党完成各项重大任务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以人为本就是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人民的利益,维护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因而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吸引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来,进而实现我国的各项宏伟目标。

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在发展。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增强了人类的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思想,回答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指明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由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决定的,而要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就要重视人民利益的全面性,做到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在协调中向前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才能迈的更快。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On“People-oriented”Core Posi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Da Limei1,Du Ping2
(1.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 2.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

In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the key is to grasp the"peopleoriented"core.The view of"people oriented"not only reflect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Marxism,but also develops the socialist development concept.Based on"people oriented"in the core statu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e basis of"people oriented",embodiment and significance so as to promote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people-oriented;core position

A8

A

1005-1554(2010)03-0048-03

2010-04-21

达丽美(1985-),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

本文为2009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化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02055

猜你喜欢
以人为本核心科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科学拔牙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