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止咳糖浆的制备和质量研究

2010-09-06 08:36刘华为武警陕西总队医院药剂科西安710054
陕西中医 2010年8期
关键词:桔梗清肺黄芩

陈 江 刘 凯 肖 引 曹 锐 刘华为 武警陕西总队医院药剂科(西安 710054)

清肺止咳糖浆为本院制剂,处方组成为麻黄、薄荷、杏仁、川贝母、桔梗、黄芩等 13味中药材,具有清肺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深受患者喜爱,尤其适于儿童。为提高产品质量,我们用薄层层析法对桔梗、黄芩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对黄芩苷进行定量分析。操作方法简便,专属性强。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LC-10Atvp输液泵,ShimadzuSPDM10Avp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lass-vp工作站),三用紫外线仪 UV-8(BEI JING XING CHENG)。

1.2 试剂与药品 试剂均为分析纯,黄芩苷(715-9204)、桔梗(1028-200103)对照药材、麻黄碱(714-9202)对照药材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清肺止咳糖浆(本院自制,批号 051012,051015,051018)。

2 制备 2.1 处方生石膏、鱼腥草各 80g,苏子、川贝母各 64g,黄芩、桔梗、杏仁、僵蚕各 48g,薄荷40g,麻黄、甘草各 24g,绿茶 15g,细辛 8g,蔗糖 600g,尼泊金乙酯 1g,以上共制成 1000mL。

2.2 制备方法 以上 13味,切段(1~2cm),其中细辛、薄荷、鱼腥草 3味,加 10倍量水,浸泡 3h,用蒸馏法提取 6h,收集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弃去;其余九味加水煎煮 2次,第一次加 10倍量水,煎煮 1.5h,第二次加 8倍量水,煎煮 1h,2次煎液与上述细辛、薄荷、鱼腥草 3味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的清膏(60℃),加乙醇使含醇达 60%,静置 24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约 500mL,加蔗糖 600g,煮沸,放冷,滤过,加入挥发油,混匀后加入尼泊金乙酯 1g(加少量乙醇溶解),加水稀释至 1000mL,即得。

3 质量标准 3.1 性状 取本品数批样品,观察外观性状,均为深棕色澄明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3.2 定性鉴别 3.2.1 桔梗的 TLC鉴别:供试品溶液:取本品 30mL,蒸干,残留物加氯仿 30mL,盐酸5mL,回流 2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氯仿 2mL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取桔梗对照药材2g,加水 100mL,煎煮 20min,过滤,取滤液 10mL加盐酸 1mL蒸干,残渣加氯仿 2mL使溶解,即为对照药材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取除黄芩制成的阴性对照液 30 m L,其余同供试品液操作。薄层色谱鉴别:吸取上述三液各 5 μL,分别点于同一块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环己烷(2:2:4)为展开剂,展开,晾干,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样品液与对照药材液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未显斑点。结果见图 1。

3.2.2 麻黄的 TLC鉴别: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30mL,用氨试液调 PH值至 9~10,用氯仿提取 2次,每次 20mL,合并氯仿层,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即为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取盐酸麻黄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1mg的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取除麻黄制成的阴性对照液30 mL,其余同供试品液操作。薄层色谱鉴别:吸取上述三液各 2 μL,分别点于同一块硅胶 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氨水(20:5:0.5)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在 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样品液与对照药材液在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未显斑点。结果见图 2。

3.3 黄芩苷含量测定 3.3.1 色谱条件:色谱条件[4]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柱:Lichrospher C18柱 (4.6mm×150 mm,5μ m),柱温 35℃;流动相:甲醇-0.2%磷酸溶液(44∶56),流速 1 mL◦ 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 10μL。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 2500。色谱图见图 3。

图1 清肺止咳糖浆中桔梗 TLC鉴别图

图2 清肺止咳糖浆中麻黄 TLC鉴别图

图3 对照品(A)、样品(B)及阴性样品 (C)HPLC色谱图1 黄芩苷

3.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 60℃减压干燥 4h的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30 μ g的溶液 ,即得。

3.3.3 阴性样品溶液:按处方配比取除黄芩外的其他药材,制成缺黄芩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样品溶液。

3.3.4 测定波长的选择:取黄芩苷对照品,加流动相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 200~800nm波长处扫描,结果显示黄芩苷在 277.50nm、246.50 nm和 314.50nm处均有较大吸收峰。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黄芩药材含量测定项下的检视波长为 280nm,故本法也选择 280nm作为检视波长。

3.3.5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 1m L含黄芩苷 29.86 μ g的溶液,精密吸取该溶液 2、5、8、 10、12、15 μL,注入 HPLC仪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黄芩苷吸收峰面积,以黄芩苷吸收面积的积分值为 Y,进样量为 X,线性回归,得线性方程:Y=3× 106X-54540,R=0.9998。

3.3.6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吸取取本品 5mL,置 100m L量瓶中,加入甲醇约 80mL,超声处理20min,放冷至室温,再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取上清液,用 0.45 μ m的滤膜,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3.3.7 精密度试验:取对照品溶液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共测定 6次,以黄芩苷峰面积计算,RSD=0.54%,精密度良好。

3.3.8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051012批)6份,照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按以上色谱条件测定,计算每份样品中黄芩苷含量,并以黄芩苷含量计算,RSD= 0.82%,试验重现性良好。

3.3.9 溶液的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每间隔一定时间,精密吸取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一次,共测定 6次,以黄芩苷面积计算,RSD=0.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15h内基本稳定。

3.3.10 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051012),精密称取 6份,每份 2.5mL,分别置 100mL量瓶中,再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分别加入样品中,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并按样品测定方法测定回收率测试,结果平均回收率为 98.52%,RSD=0.61%。

3.3.11 含量测定:取三批样品,分别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按以上色谱条件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见附表。

附表 清肺止咳糖浆含量测定

以上三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本品每 mL黄芩苷含量在 0.495mg~0.565mg之间,三批样品中黄芩苷含量的平均值为 0.529mg/mL,故根据测定结果规定每 mL以黄芩苷计,不得低于 0.40mg。

4 讨 论 在做黄芩苷含量测定的稳定性实验时,发现 3 h以后黄芩苷含量下降速度较快。经初步稳定性考察,与黄芩苷的光不稳定性有关。故在检测时避光直照并缩短操作时间,且对产品采用棕色瓶包装,经室温留样考察比较,产品稳定性因素有了很大提高。

[1]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11.

[2]苗明三,李振国.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 (技术)[M].人民出版社,1997:248.

[3]张建春,冯向庭 ,陈鼎继.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儿安金丸中黄芩苷的含量[J].西北药学杂志,1997,12(1):6.

[4]王晓娟,程 斌 ,曹 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热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3,19(3):202.

猜你喜欢
桔梗清肺黄芩
桔梗皂苷D在抗肿瘤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思考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冬清肺火用橄榄
桔梗及其种植技术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桔梗之真伪
——辨别味之苦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