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发现式教学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0-09-08 00:52王利钢李小燕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步法手法

王利钢,李小燕

(包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指导发现式教学理论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

王利钢,李小燕

(包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为创新羽毛球教学方法,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运用发现学习理论设计以学生自我为主的学习羽毛球手法、步法练习模式,采用对比实验教学法进行实践应用教学研究。实验结果取得了显著教学效果,解决了困扰羽毛球教学的各种矛盾,改变传统教学,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高效率地掌握羽毛球动作技能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观察、判断、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发现式教学;羽毛球教学;应用研究

羽毛球是体育院校专业课所开设的一个学科课程,羽毛球的手法和步法持球练习又是专项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掌握这些基本技术对于提高羽毛球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如何创新羽毛球教学方法,设计出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手法、步法练习模式,并配以简便、易行、好操作的辅助性教具,以解决困扰教学的各种矛盾、缓解压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是此文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为达此目的,本研究依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1],设计了羽毛球手法与步法教学实验内容,其理论与教学实践主要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强调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善于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尽量让学生练习时在想中做,边做边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向自己能力挑战,培养内部动机的重要性。指导发现式教学理论应用于羽毛球教学目的在于使羽毛球教学实践活动更加符合当今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包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5级羽毛球专修课学生64人为实验对象,其中32人为对照组,32人为实验组。两组分别按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前对教学对象进行相关内容的测试,两组学生各项指标未见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教学实验前对研究对象相关内容测试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实验方法 实验组按所设计的“自我持球为主的练习法”的手法练习进行教学实验,每学时课保证单独持球练习间为20min,对打练习为15min,总练习时间为35min,共进行18周72学时。

1.2.2 对照组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示范、讲解、徒手模仿练习及双人对打等传统教法进行教学;步法也按着表2所选择的内容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在规定的教学时数中完成手法与步法练习。

表2 羽毛球步法练习类型及适合练习场地选择范例

在进行步法教学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练习表现,将两组学生各分成3个练习小组,分别在不同场地进行步法练习,完成总练习时间35min,并在规定的教学实验时间中完成步法教学任务。步法教学内容可在3个教学阶段中完成。将所学动作进行多种组合,选择适合场地,每次练习完成2线4点6击动作,这样的择点练习可进行多种类、多点的组合练习,如在“+”、“X”形场地做2线4点6击的练习。

1.2.3 实验检测方法 当两个教学实验组完成规定教学内容和实验时数后,采用两组随机交叉配队单局比赛(7球制胜)和“米”字形场地移动击球(确定相应的步法测试内容)的两种测试方法对实验对象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实验后的单局比赛结果

表3 实验组与对照组单局比赛得分统计 N=32

表3是教学实验结束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名学生随机配对所进行单局比赛小组获胜局及小组得分的情况对比,从表3可见,经过18周72学时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比赛总成绩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2.2 教学实验后移动击球相关指标测验结果

表4 实验组与对照组移动击球相关指标测验结果 N=32

表4是对教学实验对象在击球移动过程中的移动速度、合理步法、合理手法及球到位率等反映手法、步法教学效果指标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除移动速度指标外,其余3项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组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效果讨论

2.3.1 教学设计选择的出发点 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突出自我意识和发现,强调内部机制的重要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向自己能力挑战的主动学习精神。

2.3.2 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 实验组在进行手法与步法教学之前,可以通过观看技术录像、动作图片,同时结合教师的示范,预先使学生对所学动作有一个正确的感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讲解动作练习细节。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感性认识自我练习,体会动作,在练习过程学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提出各种问题,教师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答疑式方法来解决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发现的问题[5]。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去积极思考主动实践。教师的指导要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语言指导尽量少讲,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更多的体会动作。

2.3.3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我发现 在羽毛专项教学运用发现教学理论时,应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心理承受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练习、自我发现和自我解决问题。

2.3.4 发现教学理论的应用价值 发现教学理论在羽毛球手法和步法技术动作教学实践应用时,是让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去认识动作、体会动作、发现动作上存在的问题,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逐渐掌握动作规律和完成动作的方法。

3 结 论

羽毛球专项课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手法与步法的相关数据的测试结果都优于对照组,除移动速度1项指标外,其余各项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羽毛球应用指导发现式教学方法是以自我持球练习为主,辅助教具简便、充分利用场地、易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练习、积极探索、主动发现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发现式教学理论不只是让学生去发现,而更加强调学生的发现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只不过是更加重视学生通过自我反复练习实践亲自去发现,并通过各种途径亲自解决所发现的问题,这样所掌握的动作才会更加深刻和正确。

[1]张保华.发现法在体育健身课中的设计及实验研究[J].广东高校体育,1997,(3):89.

[2]程湧民.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特征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5):51-52.

[3]段文义.羽毛球手法和步法持球练习教学实验[J].四川体育科学,2003,(2):37.

[4]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1-102.

[5]史为临.发现学习理论在网球发球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3,(1):84.

Application Study on Guided D iscovery Teaching in Badm inton Teaching

WANGLi-gang,L IXiao-yan
(P.E.Department ofBaotou Nor mal College,Baotou 014030,InnerMongolia China)

In order to innovate the didactics and motivate the student to actively study,we use learning theory to design badminton hand strike and footwork practice mode which focuses on students.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didactics are used in investigation.The results are outstanding that it solves various contradictions in badminton teaching,changes the passive position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didactics and motivates students to master badminton skillswith high efficiency.It also improves students’observation,judgment,analysis,deduction and problem-solving capabilities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Guided discovery teaching;Badminton teaching;Application study

G841

A

1008-2808(2010)02-0093-02

book=4,ebook=43

G841

A

1008-2808(2010)02-0093-02

2009-03-20;

2009-12-16

王利钢(1976-),男,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实践。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步法手法
层递手法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画与理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七步洗手法
六步法创建有效的企业合规管理体系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