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

2010-09-08 00:52宋文利刘义峰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学时黑龙江省设置

熊 健,宋文利,吴 菲,刘义峰,曹 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

熊 健,宋文利,吴 菲,刘义峰,曹 杰

(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系,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体育教育专业要确立以培养体育师资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主题,在人才培养的规格上要紧紧围绕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着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学科交融、全面统一;发展个性、统筹兼顾;突出特色、强化能力的特征。以塑造“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实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专业目录中是建立较早的专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纵观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历程,在八十年代前基本沿用了前苏联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随着改革开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不断深入,全国的学校体育工作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当高等教育规模达到大众教育的程度,则更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切合实际。因此作为培养体育师资的体育教育专业也必将紧跟时代与改革的步伐,积极应对这些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调查显示在黑龙江省各级各类学校有10 100余所,现有体育师资约16 000人(黑龙江省教育厅调研结果)。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主渠道,就目前省内78所高校中,设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有16所,在这些学校中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时间跨度大,办学的规模也不尽相同,从而表现出培养规格、课程设置风格各异,培养出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参差不齐,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根据黑龙江省地域特点按照国家对体育教育专业指导纲要的要求,探索一个符合我省实际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及课程设置的有关文件、文章和著作,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研究。

2.2 数理统计法

将收集到的有关调查数据和文献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然后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

2.3 专家访谈法、调查法

通过走访、座谈、调查等方式,与领导及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等进行交流。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依据

3.1.1 各级各类学校对体育师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规格)的需要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将决定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的制定(见表1)。

表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调查统计

从表1调查的结果看:在受访的各级各类学校中,同意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专门人才(一专多能)的占调查总数的65.6%;同意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育通用人才(多专多能)的占调查总数的34.4%。同时调查的结果显示,学校的类别越高同意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比率也越高。

3.1.2 国家教育部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国家教育部于2004年下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宏观上规范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通知》中规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总学时数在2 600—2 800之间。在课程的分类上包括:公共课约为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必修课程(1 126学时);选修课程(880学时)等。在各类课程的设置上也有较为明确的范围和政策。

3.1.3 黑龙江省传统课程与特色课程的设立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东北的亚寒地带,四季分明,夏季雨热同季,冬季漫长,全省无霜期在100~160天,全省年平均气温在5℃~-4℃之间,每年约有4个月的冰雪期。因此在特色课程的设置上应紧紧围绕冰雪做文章。冰雪课程一直是黑龙江省冬季学校体育的特色,曾有过“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极其壮观的大型活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黑龙江省冬季学校体育冰雪课程已呈现逐渐萎缩的现象,其中体育师资的缺乏和体育师资不具备教授和指导冰雪运动的能力是主要原因之一。

3.2 分析与讨论

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结合《通知》的精神,以及前期研究的成果,可以描绘出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3.2.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就黑龙江省学校体育的现状,并结合教育部对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诠释,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体育教育专门人才。其中实用型人才应体现在顺应当前黑龙江省学校体育的现状和地域特色。

3.2.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要求 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依据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总的要求是:要突出学科交融、全面统一;发展个性、统筹兼顾;突出特色、强化能力的特征;学时总数控制在2 800学时左右;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为20%∶40%∶40%。

(1)公共必修课的基本要求。公共必修课程包含两大类,此类课程国家教育部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不论什么专业都必须在课程设置中开设此类课程。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也不例外,根据各个院校此类课程的开课情况,公共必修课的学时数一般控制在总学时数的20%左右(约560学时),课程的门类也都基本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包括:政治理论课、工具课、就业指导等课程。

(2)专业必修课的基本要求。专业必修课程由专业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组成。专业必修课的学时数约占总学时数的40%(1 120学时)左右。专业必修课程可分为两大类:即学科课程和术科课程。学科课程应涵盖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和有关教育学、训练学及体育科学研究等课程,有些课程可以进行必要的整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如类似概述内容),而浪费教学时数,学科类的学时数应为专业必修课程总数的60%(约700学时)以上。术科课程应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和冰雪课程等5类课程,其中冰雪课程为我省的特色课程;术科类的课程学时数应为专业必修课课程总学时数的40%(约400学时)左右,在各类课程的开设上,不能平均分配学时,而是要根据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内容、合理调配。

(3)选修课的基本要求。选修课程由主项提高课、方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选修课程的学时数约占总学时数的40%(1 120学时)左右,主项提高课、方向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比例为40%∶30%∶30%。

1)主项提高课。主项提高课教学时数的多少可以反映学校培养人才在“一专”或“一技之长”上的重视程度,也是强化和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因此主项提高课的教学时数应适当加强,占选修课程总学时数的40%(约450学时)左右。

2)方向选修课。课程的学时数应占选修课总学时数的30%(约350学时)左右。方向选修课在学生选课时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既可以在某一方向中选课,以发展个性或实现个人的职业规划;也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中选课,已达到全面培养和多能目的。从而使得选修课程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发展个性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3)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可分为学科类和术科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选修课总学时数的30% (约350学时)左右。在设立任意选修课时,要尽量实现课程的小型化,每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宜多,在发挥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督促其自觉学习。

(4)实践环节的基本要求。实践性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手段。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实践、毕业教育等,实践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根据不同教育阶段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建议在第7学期或第8学期不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以便安排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编写课程方案的注意事项。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要考虑到学生学习计划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各得其所;在教学时数的安排上,要均衡利用各个学期,建议各学期每周的教学时数不超过26学时,使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实践的时间;在课程的安排上既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又要注意课程的先后顺序和知识的衔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结论与建议

(1)黑龙江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培养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2)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总学时数在2 800学时左右;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应大致为20%∶40%∶40%;主项提高课要保证450左右的学时数,以实现“一专”;专业基础术科课程术应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和冰雪课程等5类课程,其中冰雪课程为我省的特色课程;专业基础学科课程要进行必要的整合,以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选修课程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进行设置。

(3)建议各个学期的周教学时数不超过26学时;主项提高课开课前要结合学生的就业趋向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引导,选修课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自主选择;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保证实践环节的质量,并将实践环节紧紧和就业联系在一起,以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04,24(3):51.

[2]王 兴,司虎克,吴 瑛.体育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7):72.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Objects and Course Set-up for P.E of Heilongjiang

XIONG jian,SONGWen-li,WU Fei,L IU Yi-feng,CAO jie
(P.E.Dept.in Harbin Institute of P.E.,Harbin 150008,Heilongjiang China)

P.E.majormust be established to train P.E teachers as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The talent training’s specification must be closely around the market for the talent’requirement.P.E tries to raise a“multiskill”sports professionals.In the curriculum,we should highlight comprehensive and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e;develop their personality,balance them;enhance prominent features and capabilities.In order to create talents possessing“solid foundation,high-quality,strong ability,practical skills”,who has a strong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practice.

P.E major;Course set-up;Cultivating objectives

G807.4

A

1008-2808(2010)02-0069-03

book=4,ebook=37

G807.4

A

1008-2808(2010)02-0069-03

2009-11-24;

2010-04-10

2009年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学工程项目。

熊 健(1963-),男,教授,学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学时黑龙江省设置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黑龙江省海伦市永和乡中心小学简介
栏目设置一览表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时数调查研究
学习不是“刷学时”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