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应用的实验研究

2010-09-08 00:52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太极拳板块实验组

王 祺

(大庆石油学院体育部,黑龙江大庆 163318)

《太极拳》网络课件的研制与应用的实验研究

王 祺

(大庆石油学院体育部,黑龙江大庆 163318)

此文讨论了《太极拳》网络课件研制的思想与方法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在增强了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网络课件;体育教学;太极拳;教学模式

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华武术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之一。太极拳博采众家拳术之长,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而具有很高的强身、攻防、医疗和审美价值。太极拳也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运动的项目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在实践课中理论讲授时间紧、不系统,技术示范动作难以规范统一、辅导学生课外锻炼不及时等问题。部份学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对太极拳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太极拳理论与技术有系统的了解;利用网络环境学生可以观看视频、图片和文字从而自主学习、掌握太极拳;利用网络环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动态更新课件的内容,还可将网上的相关资源引入课件中从而扩充学生的学习空间,并可以通过网络师生进行交流[1,2]。

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太极拳,现将《太极拳》网络课件引入到太极拳的教学中,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为太极拳教学寻找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3,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大庆石油学院2007级专选班中随机抽取6个班,3个为实验班92人,另3个为对照班91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与此课题相关资料,以借鉴与完善课题的研究。

1.2.2 实验对比法 对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测试的实验设计,以检验实验效果。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测试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1.2.4 逻辑分析法 对实验结果,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

2 课件的研制

2.1 总体结构设计

《太极拳》网络课件的总体结构是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互方式的性质来决定的,它是建立在教学内容结构基础上的。《太极拳》网络课件是根据大庆石油学院武术基础课与选项课中太极拳部分的实际需要而制作完成的。《太极拳》网络课件使用Dreamweaver制作,包括五大板块:初级板块(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完整教学);中级板块(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完整教学);太极流派板块;太极养生板块;太极交流板块五大板块(见图1)。

图1 《太极拳》网络教学课件的总体结构图

网络课件功能与界面设计的内容包括界面的层次选择,内容选择按钮和功能按钮的设计,课程内容展示方式的设计,不同媒体素材联接的方式、导航方式的设计等,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完成特定内容的辅助教学。

2.2.1 主导航即本课件的五大板块 二十四式太极拳板块;四十二式太极拳板块;太极流派板块;太极养生板块;太极交流板块五大板块(见图2)。

图2 “云手”的分解动作及动作要领的文字说明图

2.2 功能与界面设计

2.2.2 次导航 即主导航下某个板块中的导航栏,如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视频(见图2)。

2.2.3 内容讲解界面 左侧是本节知识点的次导航菜单,中部是分解动作(如‘云手’)的详尽说明,右端为相应的图片。(见图2)内容讲解界面力求教学知识点详尽化、精确化。由于网上学习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因而教学知识点易于细化,便于学生理解。如:对《二十四式太极拳》“云手”动作进行讲解时,除用图片进行详尽地分解外,还有动作要领的文字说明,并把每一个分解动作做到精确化。另外还编辑了视频录像片段进行演示。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技术评定结果 由两名专业教师同时进行技术评定,两组学生的技术评定成绩见表1。实验组基本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情况 (%)

3.1.2 实验组学生对运用太极拳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反馈意见 通过调查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动作的周期缩短,动作技术的规范性比对照组的规范性要高。由表2可以看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符合技术教学的实际要求,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内容,深受学生的欢迎。

表2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反映情况调查(N=92)

3.2 分析

(1)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进行武术的辅助教学,具有动作演示规范,解说精练易懂,音乐优美的特点,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法、步骤有深刻的印象,便于针对重点与难点进行教学与辅导,并且有助于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提高动作质量与练习效果。

(2)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明显提高,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结合讲解示范与动作练习,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发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技术动作的能力,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基本动作的掌握能够更加准确,并对太极拳的特点与锻炼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 结 论

(1)文章详细讨论了基于太极拳网络教学课件研制的思想与方法。课件的制作应遵循教学的双边规律,注重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课件应当易于教师上课操作,易于演示,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可以将课件放到网上,学生易于在网上查阅,实现网络课件传授,体现人机交互。利用网络教育技术对太极拳课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太极拳理论与技术有系统的了解;可以观看视频、图片和文字从而自主、轻松、准确地掌握太极拳;可以将网上的相关资源引入课件中,大大扩充学生的学习空间和节省学生查找资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疑难解答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交互[5]。

(2)教学实验表明,无论是技术动作的准确性,还是动作的熟练程度,实验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适用性和具有推广价值。

[1]张颖洁.基于Internet的体育教学与科研网络支撑环境[J].清华大学学报,2004,44(12): 1700-1703.

[2]张颖洁.普通高校篮球多媒体CA I的教学设计与制作[J].体育科学,2001,(5):84.

[3]杜少武.《田径运动教程》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503 -504.

[4]王军生.冰雪运动项目教学引入和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探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 (2):81-83.

[5]汪开寿.高校体育网络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4):121 -124.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Ta ijiquan”Network Courseware

WANGQi
(P.E.Department in Daqing Petroleum Institute,Daqing 163318,Heilongjiang 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Taijiquan”network courseware ideas and methods developed and applied in teaching practice,students have enhanced interest in taijiquan and learning initiative,good teaching results.W ith a view to the future can become a new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provide a basis.

Net work coureware;P.E.teaching;Taijiquan;Teachingmodel

G852.11

A

1008-2808(2010)02-0095-03

book=4,ebook=34

G852.11

A

1008-2808(2010)02-0095-03

2008-05-09;

2009-09-17

王 祺(1976-),男,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训练、现代教育。

猜你喜欢
太极拳板块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