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变化特征

2010-09-20 02: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36期
关键词:室颤利多卡因病死率

夏 澍

湖南省望城县人民医院(4102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医学中较严重的心脏疾病,该类病患时常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是导致AMI猝死的主要原因[1],为了及时了解AMI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降低病死率,现将湖南省望城县人民医院2007年至2010年来收治的25例AMI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湖南省望城县人民医院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25例患者,男性22例,女性3例;<50岁4例,50~59岁15例,>60岁6例。心律失常的具体临床表现,见表1。25例患者根据有无心律失常分为A、B两组,A组10例为合并心律失常患者。B组15例为非心律失常组,两组在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分析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

1.2 方法

25例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均进行吸氧处理和心电监控,让患者卧床休息,同时保证患者大便通畅,维持良好的身体机能,减轻疼痛,及时挽救濒临死亡的心肌,预防梗死问题的扩散并缩小梗死面积。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电解质、血脂、血流变学、凝血功能、胸片、B超检查,术前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d),波利维(75mg/d,术前至少口服300mg),经皮股动脉穿刺,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QCA法测量冠状动脉直径狭窄>50%,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表1 具体临床特征

患者发病的6h内,称为初发年轻患者[2],如果出现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以使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待早搏情况消失后,可持续静点;对于室颤的患者,需及时采取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果在除颤治疗后的效果还是较差,最好及早采用同步电复律;对缓慢心律失常,我们一般使用阿托品肌注或静脉注射。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数表示,两组比较以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结果阳性率比较(n% )

2 结 果

经过由针对性的治疗后,20例患者的心律恢复正常,2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1度AVB无变化;3例死亡,其中心力衰竭2例,心室颤动1例。

3 讨 论

AMI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局部心肌缺血、缺氧、无氧代谢增强[3],引起酸性的代谢产物增加,导致心肌梗死和周围组织的水肿,患者因此而发生电解质紊乱,儿茶酚胺等代谢产物增多,心肌的自律性增强或形成折返激动和触发活动,最后出现心律失常。所以,我们必须找准诱因,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缓解心律失常的问题,而实践发现,只要及时治疗,多数患者可以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AMI并发心律失常时,医护人员应进行严密的观察,当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正常的临床表现时,需要及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果不是持续性心律失常,发展时间短暂,血流动力学只会有轻微的改变,如果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医护人员应细心观察,预防疾病扩散。当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应积极抢救,并静脉注射利多卡因75~100mg,1~2次[4],治疗有效的患者可进行1~2mg/min静脉滴注维持48~72h,然后换慢心律450~6000mg/d,口服。对原发性室颤,通常进行电击及肾上腺素注射为主的抢救方式,利多卡因只是在确定为室颤,同时由于电击无效才可以使用。我们也认为,AMI患者一旦发现室颤,可以直接使用电流为300J电击除颤,实践证明,抢救成功了极高。AMI后使用一些止痛药物、大剂量镇静剂及溶栓治疗可以延缓AMI后并发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这在临床治疗中也被广泛的认同。

常见的几种心律失常表现:

3.1 心房颤动

临床并发率为10%~15%,患者在发生AMI前4d发病[5],一般为阵发性和自限性,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心室率,快速心室率的心输出率明显减少。心房颤动发生时应先观察,对于反复发作且心室率快、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及时使用毛花甙丙,首剂0.4mg稀释后静脉注射,严重时可每隔2~3h可再重复1~2次,每次0.2mg。而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也可首选胺碘酮300mg或普罗帕酮70mg静脉注射。

3.2 室性心动过速

通常发生率为10%~40%,一般是短阵性,早期多由RonT引发,晚期(AMI发生4~5周)多由Ron P所致,这事患者心肌梗死后猝死的主要原因,病死率是40%~50%。①阵发性:心率>150次/min,并出现低血糖和意识障碍,心室颤动为先兆,我们一般使用利多卡因l00mg静脉注射,在无效的情况下可换用普鲁卡因酰胺,每分钟静脉注射100mg,直至起效或总量达到l000mg。②非阵发性:心率<150次/min,意识清晰,血压正常,这种情况下不得随便使用利多卡因,应分析患者的实际情况,并认真观察后决定是否使用[6]。

3.3 心室颤动

该病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①原发性:AMI在4h内为多发生时间段,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紧急的非同步电除颤,其将就成功率高。第一次用200J,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再次使用400J,除颤后需要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疾病复发。②继发性:多发生与AMI 在12h内,患者常出现心力衰竭等症,且预后较差。AMI并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虽然一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及时恢复正常,但其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这也是影响AMI预后的关键原因之一。

因此,一旦AMI并发心律失常后,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加强观察、及早处理突发情况,并在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后果断使用起搏器治疗

根据相关报道,引起AMI并发心律失常的因素很多。复杂性的心理失常也是导致AMI猝死的主要因素,而一旦发生心律失常,这对AMI的预后有着不小的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也会遭到损害,其舒张期的顺应性降低,心脏负荷加重[7]。信律失常会影响患者的心脏功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对长期的生存必然产生着影响。总而言之,AMI心律失常发生率及病死率均高,各大医院应加强对AMI并发心律失常的认识,提高监护能力,降低病死率。

[1]黄宜杰,王彦炯,付强等.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上海医学,2007,3(S1):99.

[2]尹建华,孙清荣.急性心肌梗死伴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3):33-41.

[3]蔡兴彪,刘冬梅,吕阳.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附126例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2):971-1001.

[4]陈文兰,宋孚家,王家奎.AMI患者82例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3):101-121.

[5]廖湘宁.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41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9,26(2) :190-191.

[6]马建平,剧仲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心肌有效再灌注的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62-65

[7]滕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脉再通前应用阿托品对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7:54-60.

猜你喜欢
室颤利多卡因病死率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心电形态学特征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预测室颤能力的比较
1例重度低钾血症致反复室颤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室颤抢救成功1例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