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地区季节性气候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0-11-27 02:19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湖州学期气候

张 晖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艺体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

1 湖州地区气候概况及特点

浙江省湖州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东亚季风气候带,气候总的特点是: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温同步,日照较多;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受冬夏季风进退的影响,冬半年盛行西北风,气候干冷,夏半年盛行东南风,气候湿热。气候上一般以气候平均气温低于10 ℃为冬季,高于22 ℃为夏季,介于10-22 ℃之间为春、秋季。四季分布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冬季一般开始于十一月下旬,止于次年三月中、下旬。夏季一般始于五月下旬,止于九月中、下旬。季节不同,气候各异。春季:气温开始回升,但不稳定,冷暖起伏大,天气多变。初春时有强冷空气影响。四月到五月中旬,雨水明显增多,常有连阴雨天气,持久低温阴雨。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降水较少,天气相对晴好。夏季是全年降水最多的季节。初夏天气闷热潮湿多暴雨,盛夏晴热少雨多高温天气,是全年最热的时段。该时段也是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时段。这一时期除台风和局部雷阵雨外,降水较少,常有伏旱出现。秋季前期多雨、后期秋高气爽。九月是初秋多雨期,降水量多,降水强度大,以台风暴雨降水为主。十月,由于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活动频繁,气温下降,降水显著减少,多晴朗天气,白天温度高。冷得早的年份,十月下旬至十一月初最低气温可降到4 ℃以下。冬季天气寒冷干燥,是一年中气温最低,降水量最少的季节。初冬天气干冷,雨雪较少。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最低气温可降到零下5-6 ℃。隆冬是全年最冷时期,极端气温一般可达到零下7-9 ℃,少数年份在零下10 ℃以下。冬末是全年日照最少的时段,多阴冷天气,升温缓慢,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时有乍暖骤冷天气发生。

2 气候对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

注:资料来源于湖州气象网

图1湖州地区常年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统计图

影响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气候因素有很多,气温、阴雨、台风、日照等,而气温和雨天是最主要的因素。从图1可以看出,在统计的学年与学期体育活动开展期间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和特点的,气温随季节的变化而波动。在新学期9月份开学伊始,常年平均气温在23 ℃,最高37.3 ℃,最低12.1 ℃。而实际上白天平均气温会更高,特别是午后气温会出现极端高温,对任何室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极为不利。如果持续在高温晴热的天气下进行体育活动,容易引起中暑、日光性皮炎、消化不良及肠道疾病等。这样迫使室外体育活动尽量减少,教学计划和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条件没有了保障,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了。10、11月份平均气温在17.2-11.6 ℃,虽有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的天气出现,但总体平均气温适宜体育活动开展。计划中可以安排一些集体球类项目的比赛或测试类项目。12、1月份平均气温在5.8-3.5 ℃,适宜运动量比较大的项目开展,如篮球、足球、跑步之类的项目。但偶然极端低温的出现也会影响室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此极端低温下进行体育活动,容易使学生皮肤冻伤或出现感冒等身体不适症状。虽然可以对外露皮肤做一些保护性措施,但总体讲,温度极低的恶劣天气下进行体育活动显然是弊大于利,不易坚持执行计划。在计划和实施中必须考虑气温的变化对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同时从图1可以看出,第二学期的气温变化正好与第一学期顺序相反,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也要把这一变化考虑进去。

注:资料来源于湖州气象网。

图2湖州地区常年雨日(天)统计图

从统计图2中可以看出,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9个月的教学期间,总计平均有108个雨天,占到总上课时段的40 %。因此,270天的教学天数,室外体育活动天数只能安排162天,其余108天必须安排在室内进行,这对主要依赖室外开展活动的体育项目影响甚大。而且季节变化对雨天增减有极大的影响,第二学期雨天数目大于第一学期。相对而言,全年雨天最少的时间段在11、12月份,最多在3、4月份。

3 对策及建议

3.1 制定和实施灵活的体育工作计划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时必须考虑天气因素。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程度和增强体质[1],若不考虑体育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一味按照计划进行,无论教学效果或是活动质量,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甚至造成学生身体伤害或损伤,进而可能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情绪,害怕体育活动,不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阴影。所以在制定和实施计划时须全盘考虑,可以把必须在室外进行的体育活动尽量安排在气候适宜的时间段,如每年10、11月份。但同时也要考虑具体实施日期的天气变化,做好各项预案工作,随时灵活调整工作计划或教学计划。目前湖职院室外固定体育活动有:校田径运动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篮球、排球、足球室外教学,学生社团体育活动等。根据气候变化特点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协调并进,灵活实施,使体育活动的开展受气候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3.2 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

目前湖职院室内场馆相对学生数量比较紧缺,远不能满足正常教学,一旦遇到类似高温炎热、阴雨湿冷这样的气候,室内场馆学生拥挤不堪,教学质量更是无从谈起。在现阶段不能及时增加室内场馆面积的情况下,唯有提高场馆的利用率。摒弃体育课只能在固定时间段教学的陈旧观念[2]。只要在身体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目前体育教学主要安排在每天上午3、4节和下午5、6节当中(个别班级安排在上午1、2节、下午7、8节和晚上),教学班级相对集中,而其它时间相对空闲,课程安排不均衡,场馆利用率不高(以2008-2009年度第二学期体育课为例,见表1)。针对气候特点,一是每天各时段平均分配教学班级,使8节课教学班级均等;二是把可以在室内教学的部分班级尽量安排在晚上9、10节,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场馆利用率,避免气候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满足正常教学要求。

表1 全校体育课总表班级分布统计

3.3 建立每周气象预报制度

针对体育课堂教学设置每周气象预报制度,通过每周气象预报,使教学人员了解下周气候变化和特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课堂教学进行灵活安排,做好准备工作,消除气候对体育教学安排的影响。可以在篮球馆入口处设置每周气象预报栏,把下周一至周五天气情况进行通报,每天再由专人负责对当天和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做更新,为教学人员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3.4 建立体育教学网络平台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条件的提高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立体育教学网络平台,服务体育教学的条件和时机都已成熟,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可以使体育教学在室内完成而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通过网络可以实时教学,传授体育理论知识、解答学生疑难问题、进行体育理论考核等。具体可以安排体育教师在线做实时讲授,学生可以聆听来自不同教师对同一体育课程的理论讲授,也可享受不同教师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3]。体育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极大缓减气候的变化和体育场馆不足带来的教学条件压力,也可以节省管理成本,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毛振民,赖天德.解读中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0.

[2] 孙作民.兰州地域气候与体育教学[J].体育科技,2009,(3):83.

[3] 任海东.浅谈天气气候因素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7):33.

猜你喜欢
湖州学期气候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湖州练市小学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