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2010-12-08 03:15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体育院校驱动教学法

徐 薇

(哈尔滨体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任务驱动法在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徐 薇

(哈尔滨体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 150008)

目前,体育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灌输式、单向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文章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和优势,着重强调了在体育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和作用。

任务驱动法;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体育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和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为现代化日常办公服务的能力,为学习其它计算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若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就会使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又感到学习吃力。面对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有突破和创新,找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新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既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又能符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课程层次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凡之处。

1 “任务驱动法”及其优势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1]。

“任务驱动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2]。

在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如何完成这个具体任务进行。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更容易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3]。

在不断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学生在完成任务中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等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多、更深,知识面更广,提高自学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交流、团结合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一个设计任务,达到互相启发、互相鼓励、互相协作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

2 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适合采用“任务驱动法”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计算机教学面临应接不暇的难题,而且,学生获得计算机知识的信息来源增多了,体育院校的学生学习层次各异,针对这些特点,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由一个个任务个体,由点带面向外辐射,使各个层次的学生个体都得到发挥的空间。

体育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当薄弱,学习习惯较差,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自主学习更是无从谈起。因而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任务驱动法在教学的开始阶段,给学生一个鲜活生动的具体任务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并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完成任务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从而能正确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3 任务驱动法在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施

3.1 精心设计任务,提出任务

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任务的设计,教师怎么设计任务、设计什么样的任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影响着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因此,教师设计出来的任务一定要合理、要有质量。一般来说,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任务要反映出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覆盖的知识点要全面。第二,任务要求具有“双重性”,即方便教师讲解,也能通过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任务的设计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而且要注重实用性。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具有实用性的任务,通常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任务顺利完成。在这些实用性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作用,提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视,加深对这门课程应用前景的认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四,任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对于理论课来说,要对教学内容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设计一个简单的小任务,在讲授了知识点之后就把这个小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完成起来比较轻松,能更好地起到巩固知识点掌握的作用。若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完成难度大、综合性强的任务,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这样反而会打消学习积极性,产生畏难心理。对于实验课来说,一般要设计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任务,要涵盖比较多的知识点,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分析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

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每讲授完一个知识点就布置一个简单的小任务让学生来完成,任务就是针对当前这一知识点提出的,一般不需做过多的分析学生就能够独立的完成任务。而对于实践课来说,一般要设计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任务,要涵盖比较多的知识点,这时就需要教师在提出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分析出完成任务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提出任务后,教师不用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得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以及还存在哪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出现的问题分类解决。对已学知识教师应以提示为主,对于新知识点教师应及时讲授,这样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点,同时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观念和角色中转变过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个人潜能去分析并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完成。分析任务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在任务的分析过程中,教师一般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在完成了分析任务这一步骤的教学时,大部分同学已经跃跃欲试地要来完成这个任务[6]。

3.3 完成任务

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所展示的内容,当堂让学生及时练习,即边学边做。在实验课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同和任务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可选择多种完成任务的方式。简单的任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但不建议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去找寻正确的答案,对于有些比较复杂的任务,可以允许学生合作完成。可以将一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学习小组的成员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基础好的,也有基础差的,组长由基础好而且又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学生针对任务分组讨论,组长综合大家的意见,归纳出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步骤,然后各个学生再自主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4 任务总结

这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规律和技巧,将实践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总结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完成教学任务的知识点,教师可采用点评学生作业或由学生讨论集体总结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中,由于教师主要是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学生主要时间花在动手探索上,因此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内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也就不尽相同,也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采用任务驱动法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加强课堂小结和对知识点的回顾,使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或操作有疏漏的学生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达到教学要求。另外,在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后,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提交的完成任务的情况,给出确切、有针对性的评价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这样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7]。

4 结 语

通过在体育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的应用表明,采用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不适合活泼好动的体育院校学生,课堂教学不够生动,无法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过学习任务的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把书本上“死”的理论变成“活”的应用,能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明显,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1]肖洪云等.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中的应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 (3):73.

[2]刘春芝.“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煤炭高等教育,2007,(1):120.

[3]韩小详.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如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J].科技信息,2007,(26):27.

[4]马海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5):817.

[5]余明艳.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6,(8):77.

[6]韩 梅.任务驱动法在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94-397.

[7]蔡和霖.任务驱动法教学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6):25-26.

The Activity of Task Driven M ethod in Computer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

XU Wei
(Public SubjectDepartment in Harbin Institute of P.E.,Harbin 150008,Heilongjiang China)

Nowadays,the computer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till adopt traditional instillmethod and unidirectional teachingmethod,whichmake against cultivating the self-study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of students.However,the task driven method,which base on the constructivis m teaching theory,not only bring the study enthusias m of students into play,but also make for cultivating the practical ability,self-study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This paper discuss the connotation and advantages of task driven method,and put emphasis on necessity and activity in computer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ask driven method;Physical Education Institution;Computer teaching

G807.4

A

1008-2808(2010)02-0075-03

book=4,ebook=31

G807.4

A

1008-2808(2010)02-0075-03

2009-11-12;

2010-03-09

徐 薇(1976-),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院校驱动教学法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微格教学法在体育院校速度滑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