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2011-02-09 05:10罗海丰
中州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研究生个体价值

罗海丰

(广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州510006)

试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罗海丰

(广州大学 学报编辑部,广州510006)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价值取向作为价值的决定方向或因素,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着导向作用。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科研能力发展需求取向、个体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对这三个价值取向的整合,将有利于有效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作为教育高层次形态存在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坚持质量导向、注重质量提升将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

关于价值与质量有许多的论证角度,从哲学视域分析,价值与质量的高低,其实质是一种价值判断,即对研究生教育属性是否满足各种经济社会与个体发展需求及其满足程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而价值取向作为价值的决定方向或因素,将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本文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以有效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一、研究生教育属性分析

研究生教育本质是一个哲学命题,要获得研究生教育本质的可靠结论,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属性进行分析。

(一)一般属性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专科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属于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研究生教育在层次上处于第6级,属于高等教育第二阶段;本科、专科教育处于第5级,属于高等教育的第一阶段。研究生教育具有与本科、专科教育相同的一般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服务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乃是研究生教育的一般属性。

(二)本质属性

在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的同时,与本专科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具有不同于二者的本质属性。众所周知,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通过与本专科教育的对比,我们可以对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第一点和第二点明确规定: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与专科和本科教育相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第三点明确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研究生教育具有区别于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的根本属性,即研究生教育将科研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而且,这一属性并不因为研究生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改变,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

因此,基于对研究生教育属性的分析,研究生教育在满足个体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更要注意以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其核心价值标准。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

人们对质量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质量(Qu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指一给定实体的性质,只描述事实,不作价值判断或好坏区分。《辞海》把质量定义为:“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这一界定包含了评价的成份。美国质量管理协会和欧洲质量管理组织则认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内在特性或外部特性的总和,并以此构成其满足给定需求的能力。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ISO8402-1994《质量术语》标准中,对质量作了如下的定义:“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征的总和。”在高等教育领域,“质量是指在公众认同的问责和完整性准则的范围内,任务的规范和目标的获取之间的一致性。”综上所述,可以说,质量的定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本质质量,即实体的特性或特征;另一部分是评价质量,即对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能力的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质量的一种,也必然包含这两方面内容。

根据前文的分析,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一般属性是服务于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从哲学的视野分析,价值与质量的高低,实质上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各种需求主体及其满足程度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因此,从质量的定义所包含的本质质量与评价质量可以推断,研究生教育质量本身包含本质质量与评价质量两个方面。本质质量以科研能力为核心,是质量内在性的规定;评价质量是人们对培养质量在满足社会及个人的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衡量。其中,本质质量具有决定性,是最根本的要素,评价质量则是促进本质质量提高的基本要素。而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分析,将为其价值取向的研究提供基础,指明方向。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

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属性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涵分析,我们认为,与究生教育质量本身包含本质质量与评价质量两个方面相对应,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也应主要有两个层面,即本质取向——科研能力发展需求取向,评价取向——社会发展需求取向与个体发展需求取向。

1.科研能力发展需求取向

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强调高深学问是高等教育共同的逻辑起点,认为“以闲逸好奇的精神追求知识,探讨深奥的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可以说,这一观点强调高深知识本身就是高等教育的目的。正如,洪堡所言:“大学的真正成绩应该在于它使学生有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不含任何目的的科学。”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科研发展取向恰恰就体现了认识论的这一价值观念。这一价值取向强调“研究生的知识准备和为以后的‘新发现’提供准备的充分程度,学术性和研究性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主张通过科学研究来发展科学,促进新知识增长和培养有探究精神的学术精英”,科研能力将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的,而对这一价值导向的倡导,将为改善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科学能力不足的局面提供有益借鉴。

2.个体发展需求价值取向

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而言,个体发展需求这一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育家纽曼在其《大学的理想》一书中对个体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了比较明确的表达。纽曼认为,“理智训练以及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学问或学识,而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思想或理智”,因此,发展人的理智才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的所在。赫钦斯也认为:“理智方面的优点是一些习惯,它们来源于智力的训练。经过适当训练并养成适当习惯的智力,在任何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理智方面优点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不管学生将来过思辨的生活或行为的生活。”由此可见,个体发展需求作为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要素之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个体发展需求取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一价值取向强调研究生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否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将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从本质上说,这一价值取向是研究生教育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体现,它在人文主义旗帜下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更为强调个体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导向和人文导向,更为注重研究教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固有潜质的发展与自我完善的需要的满足。

3.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质量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例如,在19世纪后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实践中,时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斯就认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当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这一价值取向同样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风向标。具体而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是指研究生教育满足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程度。这一价值取向更注重于研究生教育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即研究生教育是否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价值取向以高等教育哲学观为基础,认为高校所传授的“高深知识”是作为手段而不是目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强调研究生教育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服务,旨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是判断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质量指标。不可否认,这一价值取向实质是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体现,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意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准则虽然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社会需要本身具有多元的特点,未必都合乎理性,研究生教育又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与运作机制,这样一来,过分追求某一领域“外适质量”如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时,则有可能会导致以“政治化”或“经济化”本身来剪裁教育规律,而置真正的教育目的于不顾,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进而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这也使得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需求价值取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取向的整合:多元价值取向

由上述分析可见,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价值取向,必然会引起价值需求的对立与冲突。为此必须整合不同的价值需求,对科研能力需求取向、个体发展需求取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取向进行优化整合。

科研能力需求取向、个体发展需求取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取向是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一坐标体系中的三个基本维度,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科研能力需求取向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本质体现,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取向,这是由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提升这一价值取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个体发展需求取向和社会发展需求取向的提高。而在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今天,社会发展需求取向和个体发展需求取向是研究生教育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两种需求中,个体发展需求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质量追求的终极目标。同时,研究生教育只有顺应了社会发展需求,才能更大限度推动研究生教育的适应性,为个体发展需求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有必要选择多元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使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三种价值取向得以优化整合,从而有效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1]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79.

[2]E·格威狄·博格,金伯利·宾汉·霍尔.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题[M].毛亚庆,刘冷馨,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42.

[3]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潘懋元.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演变的历程[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5]钟利琼,曾友中,朱键.论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J].科技经济市场,2009(3).

(责任编辑 刘海燕)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the quality of it has been gaining more attention.Value orientation is of decisive significance to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ttribute found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discuss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nd proposed tha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has three aspects,which ar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development orientation,individu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The conformity of these three value orientations will promote the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in China.

Key words:graduate student;education quality;value orientation

On Value Orient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LUO Hai-feng
(Academic Journal Editing Office of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G71

A

1008-3715(2011)01-0091-03

2010-10-05

罗海丰(1970—),女,辽宁铁岭人,硕士,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生个体价值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