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药价格与市场稳定性的关系

2011-02-10 17:07张淑丽陈春刘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8期
关键词:中药房青岛市药材

张淑丽陈 春刘 建

(1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中药房,山东 青岛 266300,2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中药房,山东 青岛 266100;3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青岛 266300)

浅析中药价格与市场稳定性的关系

张淑丽1陈 春2刘 建3

(1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中药房,山东 青岛 266300,2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中药房,山东 青岛 266100;3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普外科,山东 青岛 266300)

为了探讨中药价格与市场稳定性的关系,本研究对中药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中药价格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中药价格涨跌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从中发掘其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得对策。结果认为中药的价格受生产总量、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但是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督,以维持中药价格的稳定性。

中药;价格;市场稳定性

中药因其价格较低、疗效稳定一直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但是近年来,中药价格一涨再涨,并且同一种药,价格却千差万别。可见中药价格非常混乱,更甚者,在“非典”期间,板蓝根等传统的清热解毒药物竟出现了几十块钱一两的情况,中药价格虚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吃不起药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心病。中药的价格问题,对于生产企业和中药行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1]。目前国家对西药有规范管理办法和控价及行业标准,但还没有对中药材价格的规范的管理办法,而事实上中药大部分成本都比较低[2],却为何会出现这种价格虚高和混乱的现状呢?

1 市场管理的欠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中药市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近年来各种中药批发市场、中药种植基地、中药公司、药店纷纷出现,使中药市场范围得到不断扩大,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但是,某些中药的种植具有地域性,加上中药的鉴定检验不足、种植质量参差不齐、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使得中药价格难以界定和统一规划,政府有关部门的市场管理也不能到位。如果中药价格一刀切,则对对那些生产设备好、产品质量好的企业不利,容易造成企业生产质量下滑、劣质药充斥市场的后果。因而中药市场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

2 中药种植和生产成本提高

中药药材不同于西药,同时兼具药物和农副产品的特性,价格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地域、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而中药加工要经多道工序加工提纯等,因此,中药很难像化学药通过规模化生产及工艺改进促使大幅降价。冬虫夏草、藏红花、麝香、牛黄等野生贵重药材,数量越来越少,价格越来越贵。杜仲、天麻、三七、安息香、金银花、板蓝根等常用药材也在农副产品连年涨价的带动下,价格持续上涨。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消耗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药材70万吨[3]。中药资源正在被大量透支,所谓“物以稀为贵”,中药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趋势。

3 中成药被迫降价,药品以次充好

近期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药要求一律降价20%,一些经多道程序加工成的中成药被迫连续降价,出现了价格倒挂的情况,企业生产这些药品不仅不盈利,还要大量亏损,一些优质药品悄悄退出了市场,使市场上的药品以次充好,与价格严重不符,在这种不合理也不符合经济规律的定价体系下,药品市场出现了大量“有价无市”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一等药材出口,二等药材做饮片,三等药材制成药”的怪现象。

4 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质量管理,坚持优质优价

由于中药成分复杂等特殊性,同是合格品,其质量容易受到天气、地域、种质、栽培、采摘、生产条件、内控标准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出的药效相差很大,由于检测水平有限,很难将这些差别准确监测出来。因此,中药产品应坚持优质优价的原则,不能将中药不分等级地硬性统一定价或降价,要做到根据质量合理定价,提高监测水平,加强质量管理、规范中药市场管理是关健。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中药的特殊性,鼓励企业应用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提高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提高鉴定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生产出的药品安全有效、保质保量。

4.2 鼓励创新,保证质量

在价格政策上体现出创新药、原研药、名牌药、独家药的优越性。肯定“老字号”、 “中国驰名商标”的价值,鼓励和扶持中药企业的健康发展。鼓励企业改进栽培技术和生态系统,创造适宜的生产条件,扩大优质药材的生产,保证药品的性能和功效。加强药品的监管,保证中药质量,防止假冒伪劣中药流向市场。

4.3 减少中间渠道,降低成本

加强销售渠道的监管,鼓励中药经营部门以药材种植基地为进货渠道,省去中间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上药价的提高。努力提高中药的种植水平,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培养中药种植采集的专门人才,对中药的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提高专业技术本领,降低种植成本,从根本上降低药价[3]。

4.4 加强市场调研

加强市场调研,对中药材的种植和生产实现市场监管,防止资源的浪费及价格的剧烈波动。准确统计各品种药材的年正常成交总量和年供应量,分别掌握每年中药各品种药材的需求总量,力求做到国内市场供需的平衡。掌握国家对中药材的储备量,以应对自然灾害和疫情的需求[4]。

中药市场的管理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但要加强中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检测,还应可能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杜绝假冒伪劣中药的存在,才能使我国的中药市场沿着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发展。

[1] 刘燕玲. 中药价格应有合理定位[J]. 中国现代中药,2009,11.11 (11):3-4.

[2] 药市大观.中药市场混乱价格如何规范[N]. 农村医药报,2006-10-27(012).

[3] 刘广民,刘玉珠. 中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4(21):168.

[4] 姬薇. 稳定中药价格须强化市场调研[N]. 工人日报,2002-03-17(06).

R28

A

1671-8194(2011)08-0342-02

猜你喜欢
中药房青岛市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