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1-02-21 01:27费丽超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积极性情景评价

费丽超

关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费丽超

1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疑问是学生主动思维、积极探索的源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个新颖而巧妙的问题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问题情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认知规律,难易适中,能引起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愿望。可以是生活情景,也可以是数学问题,只要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就是成功的问题情景。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出示3组绳子,每组3根。第一组:其中2根绳子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第二组:其中2根绳子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第三组:其中2根绳子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来摆一摆,看能不能拼成三角形,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后,发现第一组可以拼成三角形,但是第二和第三组不能拼成三角形。此时笔者提问:为什么这三组绳子中有的能拼成三角形,但有的却不能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如此导入新课的学习,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合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已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行为与教学手段产生重大冲击。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可以形成友好的人机界面,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图像的旋转、色彩的变化、立体的呈现,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有效地化解重点,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并能将知识深化拓展加以灵活运用。

爱因斯坦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些都指出兴趣在学生求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数学学习与语文等学科相比活力不足,知识相对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稍有困难,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再不得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会丧失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谈“数”色变。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以鲜艳的色彩、动态的文字、优美的动画与动听的音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起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课前笔者精心准备,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将其制作成课件。课上,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展示4个图案,依次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人民大会堂、一幅山水画。这样的图形有着鲜艳的色彩与优美的图案,比传统教学在黑板上作画更能形象直观地再现事物。既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对轴对称图形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深刻理解、牢固记忆。

3 创设生活情景,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行教材在编排时注重知识的层次性,每个章节有需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与大多数学生较难掌握的内容,这些重难点的处理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此节内容的掌握及今后的学习,直接决定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因此,每个教师都非常注重教学重难点的处理,都对此进行精心设计。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及生理特点出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理论简单化,以便于学生轻松掌握。

如在教学“有序数对”时,此节的教学难点是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并会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内的某一点。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两个情景。1)一位小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他的电影票的座位号是10排13号,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他还没有找到座位,你能帮助他吗?2)在教室内竖为列,横为排,教师让小华和第6列第4排的学生一组,你能帮小华找到他的小组成员吗?这样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同时激起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求知欲,他们跃跃欲试,想找到10排13号是哪个座,第6列第4排是哪位同学。

此时笔者引导学生看这两个情景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归纳得出:这两个情景分别用两个数来表示某一个位置。然后教师指出这样的两个数可以简记为(10,13)(6,4)。诸如此类的用括号括起来的一对数就叫做数对。而两个数字均有特定的含义,是有顺序的,总结出有序数学对的含义: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然后让学生先找前面的数字代表的排数或列数,然后再找后面的数字代表的座位号与排数,这样他们的问题就解决了。

4 科学合理的评价,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提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可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的重要性。

首先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以往评价中学校领导或教师是评价主体,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审视与被选择的被动地位,容易产生恐惧、消极等逆反心理的现状。学校领导、教师、家长甚至是学生本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作出相应的评价,并使被评价者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真正实现评价从管理工作的外在手段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的转变。

其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新形势下的评价内容包括: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程度的评价,如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有效性等;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能力的评价,如与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与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及表达时语言与思路的评价;对学生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学习过程中思维、方法、策略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

再次,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如成长记录袋、课堂观察、作业评价等。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31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萃文中学)

猜你喜欢
积极性情景评价
情景交际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