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实验的思考

2011-02-21 01:27戴东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年13期
关键词:学时理论课高中化学

戴东风

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实验的思考

戴东风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高中的日常教学中对实验的重视和理解和此基础却有一定的偏差。通过对日常的教学思考,充分重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改善化学的教学工作。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学的一线教师,笔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管理学生,如何使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对于学生实验的思考就有限了。从自己上高中时对实验室的神秘、各种实验魔术般的变化的特殊感觉,到现在化学课前准备课堂实验的繁琐(学生实验一般由实验室教师准备),总体感觉是麻烦了,好像实验多了,不过笔者越来越担心化学实验是否在学生心中还有那样一种特殊的神秘感觉,有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1 重视化学实验吗

化学教师写论文或者说课比赛等活动时,用得最多的话是:“要重视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老师讲授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笔者总感觉平时做的和这样的语言有一定距离。课本演示实验的效果能呈现给全班百分之多少的学生?学生实验的准备一线教师中有多少参与了呢?进行课本实验时完全照搬,有想过研究改进吗?有课本之外的补充实验来辅助教学吗?家庭实验有多少学生试探了呢?有几个学生向你反馈意见了?……作为教师,笔者以为“以实验为基础”体现得不够充分,还要做得更好来体现这句名言。

2 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安排不够重视

化学教材上安排的实验数量较少,实验教学的学时在化学教学总学时中所占比率低,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数量就更少。有材料反映有些国家,如罗马尼亚化学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65%,比利时化学实验教学占总学时的20%~50%,法国化学实验教学占总学时30%,而我国新教材中实验只占总学时的15%,甚至有的教师为了赶课时或者怕麻烦,感觉上实验室是浪费时间,因而任意占用学生实验时间用来讲课或者讲实验,一学期下来学生能上实验室两次就不错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高中化学学生实验总数要比西方发达国家少得多。而且化学实验课的学时被化学理论课占用,又使原本就不多的化学实验课学时就变得更少,不能保证实验教学计划顺利完成。

另外,化学教学“双基”中有一个是对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样是“双基”之一,但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比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重视就差得多。化学实验教学通常也是由理论课教师组织实验课的内容,乃至教学的进度与理论课相对应,以验证理论课的知识为主。实验内容依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而设置,服从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忽视实验技能教学的系统性。在化学教材中,总是把实验的基本操作安排在教材实验部分的开始,目的是学生学习了基本操作后,便于做其他的实验。实际上,这种技能和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关系不大,实际教学中又常常被忽略,即使在以后的实验课中又有接触,也只是粗略了解,多数又被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复习掩盖了。技能的形成是以练习为基本途径,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通过多次训练才能被学生掌握。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说不上强,学习基本操作再脱离具体的实验练习,学与用又不能结合,可想缺乏练习和巩固的效果不会太牢固。

实验教学内容从脱离实际生活到向生活靠拢是一个好的转变,与旧教材相比较,化学新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得多了一些,但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离实际生活与社会需要的现象,过度重视实验的学科知识的展示和掌握,忽视实验的社会效应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3 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化学教材中,演示实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教材中几乎每一专题、每一单元中都配有演示实验。这些演示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演示实验技能的操作,而是为了验证化学基础知识,多数是验证性质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多数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实验中,多数教师将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反应现象、实验结论在黑板上都已详细列出,或者就是让学生照着书本做实验。这种验证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必准备,进入实验室后不必思考、分析,只需单纯模仿或重复,“照方抓药”,就可以完成实验,实验结束时有的学生连自己干了啥都不知道。笔者想化学实验除了验证,更重要的是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分配给学生任务,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做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录。如此能让学生的大脑思考起来,手真正地动起来,知识真正运用了,掌握更牢固。

此外,教学条件的改善,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用多媒体或播放录像的方式代替实验,以这种“看”或“听”的方式代替“做”的方法,在“以实验为基础”这个意义上说是一种倒退。这样的实验教学不够直观,对化学知识的验证太过直白,不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材料。而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只有在学生自己的实验活动中才能学到。看录像、看动画,做10分钟的实验1分钟就放完了,学生又能学到什么呢。

4 高中化学实验设备落后,对学生的刺激不够

有资料显示,我国仅有46%的中学建立了实验室,一些重点学校在硬件设施上基本上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有不同规格的实验室。但实验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很少,因为这些都是易碎品和易耗品,每次每位学生实验都要有一些经费的投入,而学校的财力又有限。在一些偏远和经济落后地区问题更为严重,大部分的学校至今无法开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实验内容。

另一方面化学实验装置基本上是近代化学的水平,常用的仪器大多都属于近代的化学时期常见的玻璃仪器。其特点是:设备陈旧,精密度不够,操作起来比较烦琐。这样的仪器用在现代恐怕只能展示化学装置的奇形怪状,不能对学生学习化学形成足够的刺激。这就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索然。反观发达国家,情况有所不同,所用的化学仪器也很多,如电子天平、数字式pH计等新型仪器。另外介绍许多先进实验技术,如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紫外光谱分析等。简言之,目前高中化学的实验仪器不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且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差较远,不利于学生走进化学。

5 实验教学的评价考核

实验教学的评价考核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它决定着教师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实验知识能力的测试主要在答卷上,基本等同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测试。这种方式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习惯,甚至对学生来说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效果来得更好。以至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投入时间、资源进行化学实验的学习。而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考核上,河北省高中化学实验能力的评定是高二的会考,实验的内容范围比较窄,考察方式单一,评分流于形式,学生几乎都合格,这也就难以激励学生认真地学习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实验才能充分体现化学的科学性,观察、重视生活实践中的化学才能让更多的人走进化学。希望化学教育早日走入21世纪的化学,为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10.3969/j.issn.1671-489X.2011.13.187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学时理论课高中化学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