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1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2011-03-24 06:39李宝林
中外医疗 2011年23期
关键词:回顾性途径药品

李宝林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 河南 焦作 454100)

我院1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李宝林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 河南 焦作 45410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临床各科上报的ADR报告190例,并将患者性别、年龄、导致ADR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各项情况输入Excel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岁人群ADR发病最高(占26.86%);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6.84%);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占68.42%);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6.84%)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及时分析ADR信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收集到的190例ADR报告进行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旨在引起医护人员对ADR的重视和辨别能力,提高ADR报告质量;并通过定期对ADR信息的反馈,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最终达到有效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目的。

1 临床资料

将2009年我院收集到的190例ADR报表,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通过Excel表格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其所涉及到患者的一般资料、用药情况、报告来源以及ADR的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1]。

2 结果

2.1 病例概况

表1 病例的给药途径分布

表2 引起A D R对抗感染药类别及构成比

表3 A D R病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药品及临床

190例ADR报告中,男性108例(56.84%),女性82例(43.16%);有既往过敏史40例,无既往过敏史140例,不详10例;病例年龄分布在2~88岁之间。

2.2 ADR病例的给药途径分布

本次调查病例的给药途径分布,详见表1。

2.3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构成比

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将抗感染药进行分类统计。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类别及构成比见表2。ADR病例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药品及临床,见表3。

3 讨论

在190例ADR报告中,以男性患者居多,男女比例为1.32∶1,是否与男性耐受性差有关有待考证。65岁以上的患者占26.86%,14岁以下的患者占23.15%。这可能是由于老人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的改变所致,因此医师对老年患者用药应谨慎,坚持合理用药原则,尽量减少联合用药种数,药物剂量一般情况下应小于成年人,从而降低ADR发生率。

[1]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1.

[2]郑策,梅丹,王兰,等.关注制剂中辅料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9):644.

R914

A

1674-0742(2011)08(b)-0121-01

2011-07-10

猜你喜欢
回顾性途径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回顾性分析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后牙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回顾性临床研究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乳腺疾病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