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1-04-12 21:42李燕燕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李燕燕,郝 英

(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系,武汉 430205)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李燕燕,郝 英

(湖北经济学院 体育系,武汉 43020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解读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概述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着重分析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瓶颈,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注重体育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创造投资发展的合理产业布局;打破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创意发展的不平衡;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增强体育创意产业自身资本市场的自给能力;加强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系列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体育创意产业;投资;发展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美国人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对运动竞赛实行商业营销,首次将奥运会的举办扭亏为盈,从而点燃了奥运在全球不断发展的智慧之光,而倍受关注的体育创意开始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正是基于创意的恩泽,NBA第四任总裁大卫·斯特恩把一个当年在美国不为人知的小联赛带到了今天世界上的各个角落,缔造了美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奇迹。当2008年北京奥运在世界的瞩目中完美谢幕时,其诸多创意留给人们回味与思考。随着体育创意产业的逐步壮大,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价值链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将其作为研究的热点,而体育创意产业内涵等基本理论成为探讨的首要问题。

1 体育创意产业内涵

由于创意产业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与拟定政策的相关国家力量的推动,所以世界各国对创意产业的理解不完全一致。英国是世界上最先把体育创意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和战略的国家,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将创意产业界定为“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1]。近年来,欧美、澳大利亚和其它国家发布的报告和研究成果大大丰富和推进了关于创意部门和创意产业的新观点。其中,经济学家霍金斯在《创意经济》(The Creative Economy)一书中,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2]的观点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由此,创意产业在这个意义上被用来区分传统的受赞助的艺术部门和通过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开发而具有创造财富的巨大潜能的文化产业。在我国,创意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意产业指文化创意产业,狭义的创意产业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基于以上对创意产业的界定不难看出,随着创意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创意本身和创意信息流出是创意产业赖以发展的基本要素。

如何界定体育创意产业呢?欧美体育产业发达国家认为,体育产业中的多项分支门类产业都明显表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特点,有些就是以体育特色为外在形式的文化创意产业。体育创意产业高度依赖文化创新,借助高科技传输手段,用现代传输方式争夺消费注意力,以娱乐性、休闲性和注重体验为经济形态,形成了依赖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显著特征。国内专家学者也从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角度对其进行剖析,认为体育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是“姐妹产业”,而且从大文化的范畴看,体育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重要分支,体育产业更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3]。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专家的肯定,它从文化的角度对体育创意产业进行了解读,认为体育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体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但是它对于体育创意产业的内涵和基本范畴少有比较明确的表述。本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创意产业和体育创意产业的解读进行总结归纳,将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界定为: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以体育特色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活动。

2 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2008世界创意经济报告》,世界创意产品的出口总额从1996年的227.5亿美元升至2005年的424.4亿美元,创意服务的出口增长更为迅速——从1996至2005年始终保持每年8.8%的增长率[4]。创意产业以其在新兴产业中巨大的扩张能力,以及对传统产业强大的渗透、改造和提升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重视创意产业逐步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创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体育创意产业在经历北京奥运会后,正进入历史发展的黄金阶段。

从外部产业发展政策上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另一大国家重点扶持产业。在“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产业将是北京未来的工作重点,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和体育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并提出了具体发展措施。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日前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从产业内部的成长来看,由于我国体育创意产业整体起步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不成熟,且创意产业本身横跨众多交叉行业,涵盖多个产业价值活动,分类统计亦无统一标准。但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截至2004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959.83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0.702%;吸纳就业人数为421.5万人,占当年全国就业人员的0.5%,占全国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1.5%,对比1998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仅为1 400亿元人民币,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2%[5]。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体育产业到2010年力争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商机,已成为21世纪发展迅速、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体育创意产业创造性地满足了体育营销快速发展带来的需求,创造性地服务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从而在体育产业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3 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价值表现

体育创意产业呈现的及潜在的价值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发展体育创意产业是实现体育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力措施。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育产业在促进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但是体育产业的自身发展仍然呈现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价值不突出等弊端。体育创意产业的高渗透性、高增值性以及高融合性使其能有效促进体育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挖掘体育产业的“软”实力,创造新服务、新岗位、新财富,从而成为帮助体育产业改变目前附加值不高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的有效途径。其二,体育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衍射效应,产业链条随着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北京奥运自身作为体育创意产业的代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会展、新闻出版、动漫网游等一批新兴体育行业的发展,延伸了体育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其三,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很大程度上改变区域经济格局,推动城市功能的更新。体育与生俱来的聚集效应在创意的激发下,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的有力助推器。例如,北京奥运三大理念中,“绿色奥运”促进了北京的环保产业、绿色农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科技奥运”则给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文化奥运”使北京第三产业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从而全方位提升了城市的功能和竞争力。

4 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因刚刚起步,其所显现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这和当前我国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及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目前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规模小、缺乏有创意的商业运作模式、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通过总结发现,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造成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和创意企业的构成并不均衡。2002年,北京体育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北京市体育产业总值的37.84%;2001年,辽宁省体育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辽宁省体育产业总值的22.76%。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产值的比例均超过60%[5]。显然,我国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体结构中所占比重太低,这直接导致体育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和配置不够合理。第二,竞技体育中创意产业的经济效益不高,体育创意产业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发挥不充分。我国体育的发展受奥运争光计划等国家政策限制,其自身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有限,竞技体育的经济效益被社会效应所掩盖。在全民健身的实践过程中,全国范围内体育创意产业的步伐仍然十分艰难和缓慢。第三,社会资本对体育产业的介入不够,体育创意产业的资本市场单薄,难以转化成产业优势。当前,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和支持,社会资本的筹集相当有限,使得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规模受到极大的限制,难以形成产业的发展空间。第四,相关投资发展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特别是对投资的市场准入和审批程序,相关的法律约束等没有形成系列的制度规定。

5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对策

5.1 注重体育创意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创造有利于投资发展的合理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是新世纪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只有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才能有效优化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结构,实现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2 打破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竞技体育的投入和产出将逐步走市场发展道路,竞技体育创意产业的瓶颈将逐步打破。同时,全民健身工程应成为我国体育创意产业的重要阵地,要运用体育创意产业的优势积极塑造全民健身新的推进模式。

5.3 多渠道筹集社会资本,增强体育创意产业自身资本市场的自给能力

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中社会资本筹集和使用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体育创意产业融资提供借鉴。以体育场馆为例,全国81万多个体育场地中,国有的64.4万多个,集体所有的12.6万个,公有制经济合计达到95%以上[6],民间资本投入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美、英等发达国家,除少数大型公共参观场馆属财政拨款,绝大部分的体育场馆及设施的投资几乎全部来源于民间组织和企业捐款。所以,当前通过政策杠杆引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引导各类资本进入体育创意产业领域的有效途径之一。

5.4 加强我国体育创意产业发展的系列制度建设,构建和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政府应通过制定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则及配套的改革政策,特别是按照市场规律来实现其宏观调控。现阶段,出台相应的产业结构专项政策,积极鼓励私营、个体、港澳台及国外投资者以资本、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各种形式参与开发体育赛事、全民健身、体育中介、体育培训、体育咨询、场馆服务等体育经营活动,建立创新经营实体正成为各项政策和制度的首要突破口。其次,在市场准入、工商登记、土地使用、劳动用工、信贷税收、进出口等方面提供配套优惠便利,从而全方位促进体育创意产业资本环境的优化。再则,支持优势体育企业以股票上市、发行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股权置换等现代融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为体育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融资保障。

6 结语

体育创意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内涵和基本价值,理清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充分释放体育创意产业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巨大作用。

[1] 金元浦.北京奥运与我国电视文化创意产业[J].电视研究,2008(4):35-37.

[2] John How kins.The Creative Economy[M].London:A llen Lane,2001:182.

[3] 刘牧雨,金汕.北京体育创意产业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7(4):23-27.

[4] 埃德娜·多斯桑托斯.2008创意经济报告[M].张晓明,周建钢,译.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08.

[5] “十一五”体育产业研究报告[EB/OL].[2007-03-12]. 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52/n31748/ 155170.htm l.

[6] 北京:体育创意产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点.[EB/OL]. [2008-08-01].http://www.cass.net.cn/file/20080729128806. html.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 t of Sports Creative Industries During the Post-Olympic Era

L I Yan-yan,HAO Yi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Hubei Economics University,Wuhan 430205,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s,it discusses the concep t of spo rt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rep resents an overview of China’s sports of creative industries.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investment bottlenecks of China’s spo rts of creative industries,it p rovides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focuson upgrad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create investment development of reasonable industry layout;break through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 rts and fitness sports;collecting multi-channel social capital;enhance itself self-sufficiency ability in the capitalmarket;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our sports creative industries;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institution security.

spo rts creative industries;investment;development

G80-052

A

1008-3596(2011)02-0031-03

2010-10-26

李燕燕 (1984-),女,湖北武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产业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