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季节
——我省首个“村村电气化”县见闻

2011-05-22 09:48刘喜斌
河南电力 2011年10期
关键词:长葛市电气化全村

_刘喜斌

9月的葛邑大地,又到了收获的时节,花果飘香,五谷丰登。稻谷频频点头,玉米露出笑脸,大豆、花生成熟,又是一场大丰收。

距离长葛市成为全省首个“村村电气化”县(市)已经整整一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金色的9月,笔者走进3个不同的乡村,亲眼目睹电气化带来的丰收“果实”,亲身感受群众现代化的幸福生活。

贫困村里喜事多

娄庄村位于长葛、新郑、禹州三市交界的陉山脚下,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年年靠上级下拨的扶贫款过日子。2007年年初,长葛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为该村新增一台160千伏安变压器,架设10千伏线路270米、400伏线路320米,40户农民告别无电历史。

2008年,该公司在“井井通电”工程中,投资11万元为娄庄村架设1100米高压线,在山半坡安装一台50千伏安变压器,第二年又打了3眼120米以上的深井,结束了山上800亩农田从未灌溉过的历史。2009年,在“电网完善”工程中投资22万元,对村内电杆、线路进行改造,2010年全部达到电气化村标准,又在村南新增一台250千伏安变压器,可满足娄庄村10年用电发展需要。

栽得梧桐引凤来。自从实施电气化建设后,2007年,娄庄村引进外资,在村北建成有史以来村里第一个企业——娄庄陶瓷厂,随后又建了建筑机械厂、家家乐彩金窑厂、粉皮厂,村里有200多人进厂务工,平均月收入1000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购置了电视机、冰箱、电磁炉等家用电器,不少人家还买了空调、电脑,过上了电气化生活。

“有电力作支撑,用不了多长时间,我们就可以把‘贫困村’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了。”娄庄村党支部书记娄天中满怀信心地说。接着,他又悄悄地对笔者说,“我们村两委班子已经和村民代表商量好了,最近要给供电部门送一面锦旗,还要邀请新闻单位对他们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呢!”

明星村的新生活

18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客厅、卧室、厨房、餐厅、卫生间,到处可以看到现代化的高档电器。6个房间有6台柜式空调、4台电脑、5台液晶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厨房里冰柜、电磁炉、微波炉、电饭锅等一应俱全,家里还配备有小型发电机。这是笔者在后河镇小辛庄村村民刘民德家看到的景象。

“我们能从一个人均不足4分土地、靠在土里刨食儿、年收入几十元的落后村发展起来,过上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啊!”小辛庄村党委书记陈文增说。

小辛庄村有3000多口人,汉、回村民各半,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村、河南省明星村、许昌市小康示范村。多年来,该村从生产卫生陶瓷开始,企业由少到多,烧制方式由最初的燃煤、燃气发展到近几年的用电,用电量猛增,出现了电力线路“卡脖子”问题。尤其是一到生产高峰期,企业电动机一开,村民连电视都看不成,且雷雨天气容易出现短路,造成停电。

2008年,长葛市供电公司对该村进行电气化改造,改造了3条线路,新增、调整变压器3台,彻底解决了全村工业用电“卡脖子”问题。

村委委员孙五德历经小辛庄村几十年的变化,深刻体会到电力在农民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他说:“现在全村有11台综合变压器,总容量1600千伏安,供应全村村民生活用电,人均月用电200多千瓦时。目前拥有90多家企业,2010年产值4亿多元,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1) 对于巴基斯坦等这些在抗震设防的区划与中国类似的国家,可类比采取,按照当地的地震分区划分,取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并按照我国规范采取相关抗震设防参数。

新电力服务新农村,新农村有了新发展。农民富裕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一到夜间,小辛庄村文化大院灯火辉煌,图书室、体育器材、电脑室、唱戏舞台,为村民提供了文化娱乐的好去处。村民还自发成立秧歌队、盘鼓队、模特队,每晚在文化大院排练演出,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小康村入驻企业多

在豫南第一个建成新农村电气化的长葛市英刘村工业集聚区,金英大道两旁数十家私营企业并肩林立。

“英刘村辖9个居民小组,2036口人,去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是许昌市小康示范村。2007年6月,供电公司投资建成电气化示范村后,4年多来,吸引外来新入驻企业16家,新增各种加工户8家。现在全村非公有制企业已达到56家,年产值突破5亿元。”村委会主任刘九州这样介绍说。

嘉宝实业公司生产飞镖,是入驻英刘村的第一家外来企业。他们看重这里电力供应有保证,经营环境最好,经过对3个地方选址比较,最后确定把厂子搬迁了过来。在该厂展览大厅里,总经理黄学军自豪地说:“目前,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飞镖比赛场上,都有我们嘉宝公司生产的飞镖,质量是世界一流的。2010年,我们公司出口额达到1500多万美元。”

2007年6月进行的电气化建设改造中,英刘村新增、调整变压器4台,容量660千伏安。全村主干线、下户线、进户线、电表箱也进行了全面改造,供电质量提高了,工业生产势头良好,居民用电积极性空前高涨。现在,全村月用电30万千瓦时左右,是过去的4倍。

生产小型挖掘机、吊装机、装载机等建筑机械的河南金霸建筑机械厂,电焊、切割用电量大。电气化改造时增大了线径,新增1台160千伏安变压器。现在,该厂年生产能力达2000多台,产值比过去翻了一番。产品销往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的20多个省(区),2008年,还第一次打出国门,把建筑机械产品开到了越南,被评为“长葛市优秀企业”。

2007年8月,以生产大功率、爬坡能力强的三轮车、拖车为主打产品的长葛市金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几里外搬迁到英刘村。这里电压质量高,生产能力强,山区销售旺,企业效益明显增长。总经理岳付生说:“我们月用电量猛增到2万多千瓦时,感谢电力部门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粮食加工户胡青山家有分遍磨面机、一风吹粉碎机、玉米脱皮机各一台。电气化改造时,他家附近新增了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电足了,每月可加工粮食1万多斤,用电1000多千瓦时,年增收4000余元。

实施电气化建设的4年时间里,长葛市供电公司累计自筹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全县电气化建设与改造,一路风雨一路歌。2007年,长葛市在河南省率先建成新农村电气化县(市);2009年,16个乡镇全部实现电气化;2010年,成为全省首个“村村电气化”县(市),351个行政村近50万农民群众受益。电气化为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长葛市供电公司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长葛市农村用电量2007年为1.83亿千瓦时,到2010年达到3.56亿千瓦时,几乎翻了一番。

1.英刘村一户村民家

2.小辛庄村民居

猜你喜欢
长葛市电气化全村
PPE见解:新平台是实现产品阵容电气化的重要一步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约稿(征稿)函
河南省长葛市获丰巢础加工厂
全村唯一收件人
云南:广大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 运能大幅提升
长葛市第九届素质教育手抄报活动 圆满完成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长葛市
长葛市
Beams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