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红色满荧屏

2011-05-22 09:48
河南电力 2011年10期
关键词:铁人影视战争

十月的荧屏,基调是红色的。不过,不少人一听到“主旋律”三个字就会皱起眉头,在他们看来,“主旋律”已经变成了“呆板”、“生硬”、“教科书”、“传声筒”,甚至是“洗脑”的代名词。不可否认的是,过去的主旋律影视确实存在这样的弊病,但时代在变,今天的主旋律影视已不能用旧眼光视之。商业化、娱乐化,凸显人性、关注小人物,摒弃美化、丑化,拓展题材、注重口味多元化等,是目前和今后主旋律影视发展的主要方向。

《建国大业》:这是近年来主旋律影视中的史诗巨作,上映后票房高达4.3亿元人民币。影片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那段风云岁月。华语影坛上百位明星的客串演出,是这部片子最吸引眼球的地方;领导人处理手法的突破,是这部片子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潜伏》:在初期没有任何宣传炒作的情况下,这部电视剧单凭口碑就红遍了大江南北。它仅用了60天就拍摄完成,不但为各大电视台创下收视新高,还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横扫电视剧荣誉界,将各大奖项统统揽入怀中。它最有资格说这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铁人》: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那场石油大会战,刻画了以“铁人”王进喜为首的英雄楷模。细节真实感人,不仅回顾了“铁人”的艰苦奋斗历程,更体现出了不同时代价值观的冲撞与共鸣。该片挣脱了时代烙印的局限性,被有些影评人士称之为“最好的主旋律电影”。

《太行山上》:这部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本片是到目前为止具有数字特技战争场面最多的国产战争大片,观赏时容易让人激动,至少笔者是如此。

《风声》:谍战片的里程碑之作,尽管表面看上去不像标准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但其革命志士牺牲自己完成政治理想的母题却是十足的主旋律。片中的共产党员被塑造得极为生动,完全摆脱了旧式桎梏,若推荐力度用星星来表示的话,笔者一定会给出5颗星。

《亮剑》: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剧,名气很大,大到首映四五年后还经常出现在荧屏上。该剧一改旧式军事题材片的风格,抛弃军人严守纪律的正面作风,生动地刻画出了具有另类性格的“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这样一个人物。耳目一新,是笔者对该剧的最直接感受。

《集结号》:一部战争大片,通过书写英雄的本来面目和现实思想,打破了以往英雄视死如归的传统形象枷锁,在让中国电影重新回归主流意识形态下的英雄时代的同时,又赋予其非常深厚的人道主义内涵。单就国产战争电影来说,该片确实是一部极具历史地位的作品。

《辛亥革命》:不同于一般的主旋律影片,《辛亥革命》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拍摄,力求还原战争的惨烈,增加真实感。全剧情节紧凑、张弛有度,战争场面尤为出彩。该片走的是好莱坞路线,让你在被战争、爱情等商业元素轰炸的同时,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

猜你喜欢
铁人影视战争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寻访铁人精神之旅
海上铁人郝振山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铁人远去,侠之终结
他们的战争
影视风起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