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血清h-FABP、IMA水平的影响

2011-06-28 12:56豆利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酚酸丹参自由基

邓 超 豆利华

(邢台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河北 邢台 054001)

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导致部分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其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早期溶栓可以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是重要治疗手段。但溶栓再通后,存在心肌再灌注损伤。本研究旨在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AMI溶栓再通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缺血性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在心肌梗死溶栓再通后的心肌保护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08年9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诊的AMI患者86例,诊断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1〕。上述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于发病2 h内入院,无溶栓禁忌证,于入院后30 min内开始溶栓。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40~69〔平均(60.6±6.8)〕岁;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42~71〔平均(61.3±6.2)〕岁。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梗死部位、生化指标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①注射用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150万U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于30 min内静脉滴注。②静脉泵注硝酸甘油。③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皮下注射7 500~10 000 U,每日两次。④视病情给予镇痛、抗休克、抗心功不全、抗心律失常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4 d。

1.3 检测指标 所有患者于入院时(T1)及溶栓后(T2)采集静脉血各1 次,溶栓后 2 h(T3)、4 h(T4)、6 h(T5)、12 h(T6)各抽取静脉血1次,检测h-FABP、IMA及常规血液检查。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FABP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参考范围:H-FABP<12μg/L;IMA检测采用白蛋白-钴离子结合实验(ACB),参考范围:ACB >64.7 U/m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数据以x±s表示,组间不同时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h-FABP值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h-FABP开始在血中出现,于溶栓后2 h达峰值,其后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与对照组h-FABP值在不同时点、组间、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ACB值比较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ACB值开始降低,在溶栓后达峰值,而后呈上升趋势,溶栓后12 h基本恢复正常,治疗组ACB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ACB值在不同时点、组间、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中差异显著(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h-FABP值比较(x ± s,ng/ml)

表2 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清ACB值比较(x ± s,U/ml)

3 讨论

AMI后虽然溶栓再通,但由于心脏经历缺血-再灌注过程,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心肌缺血期,心肌大量消耗ATP生成黄嘌呤及次黄嘌呤,再灌注期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增强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由于缺氧组织清除系统功能降低或丧失,无法将其及时清除,造成氧自由基急剧“堆积”。氧自由基作为单电子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活性,主要攻击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与心肌细胞膜、线粒体膜、溶酶体膜等细胞生物膜反应,发生脂质过氧化,从而使呼吸链活性受损,质膜上的膜通道和离子泵的功能失调造成细胞内钙超载,导致膜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破坏细胞超微结构,干扰心肌细胞正常能量代谢与功能发挥,引起心肌代谢紊乱以及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引起心肌损伤,导致心室顺应性、收缩力、心排量下降。严重时导致缺血心肌由可逆性损伤发展为不可逆性坏死〔2〕。

h-FABP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缺氧、缺血时,动员脂肪酸提供能量,导致心肌细胞内h-FABP大量增加,并且由于h-FABP分子量小,可迅速释放入血,在心肌损伤早期明显升高〔3〕,24 h内在血中清除。本研究提示丹参多酚酸盐能抑制血管内皮释放内皮素,增加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从而维持血管张力、改善心肌供血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4〕。心肌缺血时,局部血液灌注和供氧减少,生成大量自由基,人血清白蛋白易受烃自由基损害,使N-末端序列的2~3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从而形成IMA。上述反应在急性缺血后数分钟内即可发生,使得IMA在急性缺血后数分钟之内迅速升高。所以IMA能够快速灵敏地反映早期心肌损伤〔5〕。本研究提示丹参多酚酸盐在心肌缺血的早期已经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其心肌保护作用与丹参多酚酸盐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有关〔6,7〕。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25.

2 朱静峰,黄 冬.氧自由基、钙超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云南医药,2007;28(1):67-70.

3 陈东运,高大胜.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28(5):716-9.

4 张 良,袁冬平,徐 立,等.丹酚酸B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8;19(6):467-9.

5 刘军锋,韩雪晶,郑大勇,等.缺血修饰白蛋白在冠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应用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45-7.

6 张殿福,王明伟,王连生,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脑钠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04-6.

7 申 亮,纪洪芳,柴建国,等.对九种天然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评价〔J〕.生物物理学报,2005;11(5):332-8.

猜你喜欢
酚酸丹参自由基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