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镜介入切除直肠息肉样肿物86例分析

2011-06-28 12:56步春升陈宪秋长春八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1期
关键词:镜检查肿物大肠

步春升 陈宪秋 于 勇 (长春八一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直肠癌是人类肠道内常见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直肠癌发生率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绝大多数直肠癌起源于原发的腺瘤性息肉或腺瘤,直肠中的息肉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等多种类型,其中腺瘤被认为可发展为癌。腺瘤癌变的危险性与其组织学类型,大小以及最初检查的数目等因素相关〔1〕。本文就大肠镜下介入切除直肠息肉样肿物的疗效和预后进行临床评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我内镜中心对86例大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息肉样肿物活检病理确诊及内镜下介入切除。其中男49例,女37例,中位年龄:47(17~86)岁。

1.2 器械 Olympus-CF-H260AZI,Olympus PSD-30,德国 Soring ARCO2000。

1.3 操作步骤 常规大肠镜检查发现直肠肿物(Olympus-CFH260AZI),病理报回后,二次行肠镜下治疗,经过完全治疗后,要求病人定期复诊,行大肠镜检查。取组织病理检查。局部复发病例选择再次镜下治疗。对重度增生增加复查次数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肿瘤距齿线距离平均约6(1~15)cm,肿物直径<2 cm 68例,≥2 cm 18例。手术治疗时间平均16(7~21)min,无手术死亡,2例病人出现手术后出血,所有病例无并发术后排便、排尿困难和性功能异常。平均住院2(1~3)d。本组86例中,良性55例,癌前病变3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6例(30.2%),腺瘤39例(45.3%),类癌3例(3.5%),间质瘤1例(1.2%)及其他肿瘤17例(19.8%)。直肠息肉样肿物距齿线距离约15 cm。肿物直径<2 cm 68例(79.1%),直径>2 cm 18例(20.9%)在获得随访中,直径<2 cm 57例,有6例复发;直径>2 cm 12例,有5例复发,差异显著(P<0.01)。

表1 经大肠镜下介入切除直肠息肉样肿物临床特征与术后随访〔n(%)〕

3 讨论

大肠镜检查不但可以直观发现息肉病灶,而且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更进一步可以行内镜下治疗性切除。一般认为高达90%以上的结直肠癌死亡可以通过大肠镜筛查发现,进而切除癌前腺瘤和早期癌而进行预防〔2〕。大多数结直肠癌起源于腺瘤样息肉,通过腺瘤、腺癌序列发生癌变,美国国家息肉研究(National Polyp Study)结果显示,与过去对照相比,大肠镜筛查时切除腺瘤可使以后结肠癌的发生率降低90%,这为目前的临床实践规范提供了部分支持〔2〕。肠镜下介入切除直肠息肉样肿物且有低损伤、低并发症,低费用和保持良好的术后直肠功能及正常生活状态;能应用于治疗良性和癌前期肿物的治疗,是治疗直肠黏膜息肉样病变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目前内镜下黏膜切除方法较多且技术已非常成熟,从氩离子凝固术(APC)、电凝和圈套摘除法到透明帽吸引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黏膜全层切除,为内镜下介入治疗开辟了广阔的视角,对肠道上皮内瘤微创治疗典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微创治疗确立可靠保证。

1 Atki WS,Morson BC,Cuziek J.Long-term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fter excision of rectosigmoid ademonas〔J〕.N Eng J Med,1992;326(10):658-62.

2 Winawer SJ,Zauber AG,HOMN,et al.Perven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The National Polyp Study Workgroup〔J〕.N Engl J Med,1993;329:1977-88.

猜你喜欢
镜检查肿物大肠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胃肠镜检查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