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1-07-13 09:56周小颖曹喜才孙建中聂春晖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弹簧圈明胶脾脏

周小颖,曹喜才,孙建中,聂春晖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天津300052)

1973年Maddison[1]首次应用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减少全脾栓塞所致严重并发症,Spigos等[2]应用明胶海绵颗粒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国内外文献相继报道脾动脉栓塞术可以替代脾切除,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降低门静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预防脾动脉瘤破裂,治疗脾破裂等。为进一步探讨不同病种选择不同脾动脉栓塞方法及应用不同栓塞剂疗效,回顾性分析了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12月~2010年9月行脾动脉栓塞术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4~74岁,平均(49.9±17.2)岁。术前经 CT、CTA、彩色多普勒超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脾功能亢进7例,其中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门静脉血栓形成、脾海绵状血管瘤继发脾功能亢进各1例;脾动脉瘤3例;脾破裂1例。

1.2 方法 用Cordis公司4F脾动脉导管行脾动脉造影,明确脾动脉及其分支走行、上下极动脉及胰尾动脉等发出部位,为脾动脉插管及确定栓塞程度提供依据。

1.2.1 脾功能亢进栓塞术 将导管置于脾动脉远端分歧部,越过胰尾动脉开口,造影观察有无脾动脉以外其它动脉供血,然后将导管超选择至脾的中下极分支动脉,经导管缓慢注入抗生素与明胶海绵颗粒混合剂[或明胶海绵条、聚乙烯醇(PAV)]适量,实施部分脾动脉栓塞。

1.2.2 脾动脉瘤栓塞术 将导管选择至腹腔动脉,仔细观察分析脾动脉走行、粗细及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将导管选择至脾动脉,多角度投照,分析判断动脉瘤颈开口位置及大小。然后将导管超选择进入瘤腔内,必要时采用同轴微导管(Turmo公司Progreat微导管),经导管送入弹簧圈致密填塞,造影复查至动脉瘤不显影。

1.2.3 脾破裂栓塞术 将导管选择至腹腔动脉造影,出现造影剂外溢为脾破裂出血动脉。如血液动力学稳定,将微导管超选择至出血的分支动脉,注入明胶海绵颗粒 (1 mm×1 mm×1 mm)(或明胶海绵条、弹簧圈),注意防止出血部位形成侧支供血再次出血;如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应用适合的弹簧圈栓塞脾动脉主干,直至腹腔动脉造影脾动脉闭塞,无造影剂外溢。

2 结果

11例全部成功实施脾动脉栓塞术。4例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栓塞术后效果显著(图1、2),脾动脉栓塞前白细胞计数(0.73~2.6)×109/L,血小板(2.15~26)×109/L;栓塞后 1 周白细胞(4.3~14.6)×109/L,血小板计数(39~111)×109/L,血象均有所恢复。

图1 腹腔动脉造影见脾动脉增粗,分支增多,增粗,脾脏轮廓增大

图2 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脾动脉中下极,栓塞度为55%

1例门静脉血栓形成继发脾功能亢进,实施小面积分次栓塞,首次栓塞程度为40%,防止栓塞后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快速升高加重血栓形成,术后配合抗凝治疗血小板轻微降低;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脾功能亢进,脾栓塞70%,栓塞后综合征反应强烈,出现脾脓肿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脾海绵状血管瘤继发巨脾,栓塞术后效果不理想而实施脾切除术。7例脾功能亢进栓塞后,脾动脉造影显示脾实质不规则乏血管区,栓塞面积控制在50%~70%。3例脾动脉瘤,其中1例囊袋状动脉瘤位于脾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为完全隔绝动脉瘤,在肠系膜上动脉置入支架1枚,达到了动脉瘤的致密栓塞;1例位于中段,1例位于末段,均显示窄颈囊袋状动脉瘤,全部使用弹簧圈致密栓塞(图3、4),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动脉瘤复发。1例脾破裂造影发现脾动脉近端造影剂外溢,应用弹簧圈栓塞脾动脉主干后未再发生出血,达到止血目的。

图3 腹腔动脉造影发现脾动脉末端类圆形高密度影,诊断脾动脉瘤

图4 应用弹簧圈致密栓塞后,类圆形高密度影消失,动脉瘤致密栓塞

3 讨论

脾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技术。脾功能亢进获得长期疗效的关键在于脾栓塞部位及栓塞程度。栓塞部位通常为脾动脉分支中下极脾实质,以防止栓塞脾上极动脉,脾坏死炎症刺激膈胸膜引起炎性渗出,导致左侧胸腔积液的发生。脾栓塞程度≥50%,脾实质供血可减少50%,过度栓塞>70%易发生剧烈疼痛,甚至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3]。部分脾动脉栓塞,部分脾脏缺血坏死,外周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有所上升。本组4例肝硬化继发脾功能亢进,脾动脉栓塞术后,白细胞及血小板短期内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4-5]。本组1例脾动脉栓塞后脾动脉供血减少,经脾静脉回流入门静脉血液减少,间接起到改善门静脉高压及降低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发生。

3%~10%脾动脉瘤发生破裂,出现腹腔内大量出血,失血性休克,死亡率很高[6]。脾动脉瘤一旦确诊,应积极实行栓塞治疗。对于窄颈囊袋状动脉瘤使用弹簧圈致密栓塞动脉瘤腔,可保留脾动脉血流;对于宽颈或梭形动脉瘤应栓塞脾动脉主干,完全阻断脾动脉血流,但这种栓塞增加了栓塞后并发脾梗死、脾脓肿的风险。因此,在栓塞脾动脉主干前应造影证实部分侧支血管足以代偿脾脏的血供[7]。本组3例均为窄颈脾动脉瘤,使用弹簧圈致密栓塞瘤腔,达到预防脾动脉瘤破裂目的。

脾破裂栓塞目的是尽快止血,避免开腹手术,保留脾脏。脾破裂出血需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尽早做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栓塞时尽可能将微导管超选择至出血分支血管,止血更可靠,可保留更多脾脏组织。本组1例脾破裂出血弹簧圈栓塞脾动脉主干,术后效果满意。

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脾功能亢进,预防脾动脉瘤破裂及阻止脾破裂出血的有效诊疗措施。依据不同病种采用不同栓塞方法及选择不同栓塞剂,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护脾脏的功能,成为替代脾切除术的首选方法。

[1]Maddison FE.Embolic therapy of hypersplenism[J].Invest Radiol,1973,8(4):280

[2]Spigos DG,Jonasson O,Mozes M,et al.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splenism[J].AJR,1979,132(5):777

[3]Amin MA,El-Gendy MM,Dawoud IE,et al.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versus splenectomy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splenism in cirrhotic patients[J].World J Surg,2009,33(8):1702

[4]Zhu K,Meng X,Qian J,et al.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for hypersplenism in cirrhosis:A long-term outcome in 62 patients[J].Dig Liver Dis,2009,41(6):411

[5]Lee CM,Leung TK,Wang HJ,et al.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on platelet values for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J].World JGastroenterol,2007,13(4):619

[6]Shih A,Golden M,Mohlerlii ER.Images in vascular madicine:Splenic artery aneurysm[J].Vasc Med,2002,7(2):155

[7]李明明,倪才方,刘一之,等.三明治法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5):365

猜你喜欢
弹簧圈明胶脾脏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TG酶与单宁酸对鱼明胶凝胶强度的影响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大规格弹簧圈栓塞术在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